品茗且为乐

2025-02-05 00:00:00王同举
中国食品 2025年1期
关键词:功夫茶妙玉品茗

自古以来文人就推崇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民间也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两者都提到了“茶”。上达风雅,下通世俗烟火,茶的地位之独特可见一斑。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唐代诗人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细腻地描绘了茶的形态、制茶工序以及品茶的高雅情趣,将品茗的诗意与情景展露无遗。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以夸张而奇妙的想象,描绘出了品茶时的感受,七碗茶下肚后的超凡体验,让茶的功效与境界升华到了极致。

《红楼梦》中,妙玉请宝钗、黛玉饮茶,那一番茶具、茶水、茶礼的讲究令人惊叹。妙玉用“分瓜瓟斝”给宝钗斟茶,用“点犀䀉”给黛玉斟茶,而泡茶之水竟是取自梅花上的积雪。《水浒传》中,茶也不时现身于市井街巷与江湖客栈。好汉们进店歇脚,小二端上一壶粗茶,虽无珍茗的精致,却也能解行旅之乏,在茶香氤氲中谈论江湖轶事、谋划侠义之举,那茶里便有了几分江湖的豪迈与洒脱。

南方人对茶情有独钟,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江浙一带,龙井以清香闻名遐迩。每至春日,茶农们便将精心采摘的鲜嫩芽尖制成龙井。冲泡时,芽叶舒展,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潮汕功夫茶更是独具韵味,一套精致的茶具,繁琐却又充满仪式感的泡茶工序,从温杯、置茶、冲泡到斟茶,每一步都尽显对茶的敬重与热爱。功夫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

北方人虽不似南方人那般讲究,但有大碗喝茶的豪爽气。街头巷尾,常能见到简易的茶摊,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碗茶摆上桌,价格亲民。过往行人,无论身份贵贱都可坐下,端起大碗一饮而尽,那浓烈的茶香瞬间驱散满身的疲惫与寒意。

林清玄先生说“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茶中所蕴含的哲理。泡茶的过程恰似人生的旅程,水温的高低、茶叶的多少、浸泡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茶的口感,如同人生中的种种境遇与抉择,决定着生命的滋味。

品茗之乐在其味,初尝微涩,继而回甘,再品茶香满颊;品茗之乐在其人,三五好友围坐,或谈诗论文,或分享日常琐碎,茶香氤氲,其乐融融;品茗之乐在其心,偷得半日闲暇,以茶静心、以茶悟世,在淡然与宁静之中品出生活的诗意与真味。

猜你喜欢
功夫茶妙玉品茗
品茗
科教新报(2021年41期)2021-11-04 15:20:11
妙玉那场茶事
茶道(2020年3期)2020-08-06 14:30:24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名作欣赏(2019年8期)2019-09-26 12:20:58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工夫茶”与“功夫茶”不是一回事
支部建设(2018年30期)2018-11-20 18:44:02
茶杯里的禅道
茶杯里的禅道
爱你(2017年5期)2017-02-23 08:29:19
岁月如歌 品茗知味
金色年华(2016年24期)2016-03-20 14:20:15
安溪寿星爱品茗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57
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