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寒冷的时期。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可见大寒时节气温很低,需要御寒保暖,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力。在此时,人们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帮助人们养阳气,晚起则是为了养阴气,将精气内蕴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
下面介绍四道适合在大寒节气吃的黔菜。
腊香拼盘
腊香拼盘是由特别腌制的麻辣香肠、腊肉,以及用老卤水卤制的豆腐香干组成,摆盘美观、菜色红润,质地软嫩、腊香浓郁,是过年时节贵州地区百姓餐桌上的必备菜肴。
主辅料:麻辣香肠150克、腊肉150克、豆腐香干100克、特制老卤水200克。
制作方法:
1.麻辣香肠、腊肉用温水洗净,放入汤锅煮10分钟至熟,取出后自然冷却,切成薄片装盘。
2.豆腐香干放入老卤水中卤入味,捞出晾凉后切成薄片,和香肠、腊肉片一同装盘上桌即成。
酸甜虾球
虾仁含有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且蛋白质含量极高,常吃有益健康。这道菜是把虾仁改刀成虾球,再用黔味菜肴小荔枝味调味的方式制作而成,油色红亮、辣香酸甜、荔枝味浓,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贵州特色菜。
主辅料:鲜活基围虾500克、姜米3克、蒜米5克、甜面酱10克、盐2克、白糖5克、生抽5克、陈醋8克、料酒5克、水芡粉10克、红油30克、鲜汤25克。
制作方法:
1.基围虾去头、剥皮,取出虾肉,在其背部划一刀,放入盛器内加盐、料酒、水芡粉码味上浆。
2.取一个小碗,放入盐、白糖、生抽、陈醋、鲜汤、水芡粉调制成荔枝味汁。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食用油烧至六成热,下入码好味的虾肉爆至断生,捞出控油。
4.炒锅内放入红油烧热,下入姜米、蒜米、甜面酱炒香,放入爆好的虾肉,倒入调好的荔枝味汁翻炒均匀,待汁液粘稠便可起锅装盘。
带皮牛肉黄豆火锅
牛肉味甘、性温,可安中益气、养脾胃。这道带皮牛肉黄豆火锅汤红油亮,牛肉和黄豆均十分软烂,香辣爽口,是非常适合冬季食用的温补菜肴。
主辅料:带皮牛肉750克、黄豆200克、干辣椒100克、花椒3克、八角2克、砂仁2克、草果2克、小茴香2克、盐5克、味精2克、酱油15克、红油20克、姜片15克、葱花10克、料酒15克、鲜汤200克。
制作方法:
1.牛肉连皮斩成2.5厘米见方块,用姜、葱、料酒码味半小时,放入开水中汆一下,黄豆用清水泡4小时,干辣椒切成节。
2.锅中放油,油热后下姜片、干辣椒节炒香,放入牛肉、黄豆略炒,加鲜汤、花椒、八角、砂仁、草果、小茴香,改小火慢煨至牛肉软烂,放入盐、味精、酱油调味。
3.将牛肉、黄豆带汤倒入火锅内,撒上葱花,连同可烫食的荤素原料一起上桌即可。
红糖核桃汤圆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在北方被称为元宵,是元宵节必吃的节令食品。这款汤圆的馅料选用特制的红糖粉和核桃仁、酥麻,外皮为用糯米制作而成的吊浆粑,色泽洁白、质地软糯、馅料香甜。
主辅料:白糯米1000克、核桃仁250克、酥麻500克、红糖粉300克、凝固猪油50克。
制作方法:
1.白糯米淘洗去杂质,用清水浸泡24小时,中间不定时换水,取出放在筛子上控水,并用湿帕覆盖,以防表层米粒失水干燥。
2.泡好的糯米用碓或磨面机磨成面,再过一遍细箩筛,置于大簸箕内,放在阴凉处晾干制成糯米面。核桃仁放入烤箱内烤至酥脆,取出晾凉,压成碎末,放入盛器内,加酥麻、红糖粉、凝固猪油搅拌均匀成馅料。
3.糯米面放入盆内,用开水慢慢冲于面里,边冲边用筷子搅拌,至干面达八成受水,洗净手插水充分揉和,使面团柔软滑润不粘手为好。将面团搓成长条,下剂子,逐个捏成扁圆生坯。再捏成窝凹,填入馅料,然后捏封口搓成如荔枝大小的圆状。
4.清水锅烧沸,下入汤圆生坯煮熟,浮于水面时捞出,每个碗中装6个,舀入汤圆原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