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

2025-01-15 00:00:00方雷
高教学刊 2025年2期
关键词:新农科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摘"要:随着国家新农科战略的实施,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新型农业人才成为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该文以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为例,从思政背景、教学思考、设计思路、思政内容和成效评价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为培养“爱农、知农、为农”的高素质新农科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科;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2-0189-04

Abstract:Withtheimplementationofthenationalnewagriculturalsciencestrategy,ithasbecomethehistoricalmissionofagriculture-related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trainnewagriculturaltalentswithfeelingsof\"agriculture,thecountrysideandfarmers\".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isanimportantmeasureof\"threecompleteeducation\".Byintegrat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intotheteachingprocess,\"valueleading\"and\"knowledgeimparting\"resonatewitheachothertoachievethepurposeofteachingandeducation.TakingthecourseofAnimalEnvironmentalHygieneasanexample,thispaperexploresthepath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fromtheaspect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background,teachingthinking,designthink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tent,effectevaluationandsoon,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cultivatinghigh-qualitynewagriculturaltalentswho\"loveagriculture,knowagricultureandserveagriculture\".

Keywords:newagriculturalscience;AnimalEnvironmentalHygiene;curriculumideologyandpolitics;courseconstruction;teachingreform

新时代呼唤新农科,新农科赋能新农人。新农科建设已经提升到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2019年6月的“安吉共识”、9月的“北大仓行动”、12月的“北京指南”分别对新农科建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理念、推出举措、制定措施,奏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三部曲。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同时,也能注重学生“三农情怀”的培养,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1],真正成为扎根农业的“三农”工作者。而这些能力和情怀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农业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来进行。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新农科建设是思政教育的大背景

新时代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是涉农高校的使命和担当[2]。开展新农科课程思政,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履行改革发展的使命。塔里木大学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校60多年来,始终不忘屯垦戍边、服务南疆的初心,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致力于培养为国戍边的优秀接班人,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发展汇聚力量。因此,需要在农业类课程中开展思政建设,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畜牧专业科技人才。

二"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思政建设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与畜牧生成过程相关的一些主要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畜禽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掌握建设和管理畜牧场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首先,在对该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凝练出痛点问题;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和学校定位,确定建设思路;再次,结合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将“六大思政系列”融入到教学中;最后,以OBE理念[3]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思政内容和方式,确保思政建设的成效。

(一)"教学思考

1"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需加强

当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误把熟知当真知、知识的传授碎片化、忽略方法论、忽视个体价值致使内化困难、良构和裂构问题差异大而外化变形等[4]。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吹响了当代大学生立强国鸿鹄志的集结号,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社会和个体意义。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将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名知行合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畜牧学等专业认同感较低

一方面,畜牧业与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但畜牧相关专业却经常面临报考第一志愿率低、生源的质量低、专业认同感低以及“三农”情怀缺失的“三低一失”困境[5]。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三农”情怀,引导学生树立行业担当精神。

3"养殖过程中的环保意识需加强

畜牧业“承农启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6]。随着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爆发性出台,养殖者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家畜环境卫生学讲授过程中,借助课程思政这一重要载体,可以通过介绍国内外相关案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议精神,让学生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论述,帮助学生树立养殖过程中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4"新疆畜牧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许多有志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来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畜牧业是新疆的传统基础产业,也是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助推乡村振兴和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产业。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这些情况,让学生了解对畜牧业专业人才而言,新疆作为我国的畜牧业大省,建设新疆现代化畜牧业,大有可为。

5"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需加强

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也有助于大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7]。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畜牧场规划设计、畜舍环境改造与控制等章节,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现代化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6"“动物福利”意识与和谐发展理念不足

动物福利对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动物源性产品的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8],但大学生对动物福利概念的了解还较少[9]。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用地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10]。将家畜环境卫生学中的废弃物处理、牧场场址选择等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这些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阐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二)"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几点问题的思考,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责任使命入手,制定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思政内容,明确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由学生对思政实效进行评价,并据此对课程思政过程进行改善,具体如图1所示。

1"明确教学目的和使命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其核心问题是铸魂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并多次强调新时代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2"确定思政内容

结合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将红色基因赓续作为思政内容的主线,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热情;思政内容既要有传统意义上爱国教育内容,还要与时俱进地融入环保理念、法律法规等内容;从社会公德、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11];课程思政内容包括家国情怀、“三农”情怀、专业认同、工匠精神、环保意识与和谐理念六大系列。

3"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能否成功,核心就在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施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结合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知识架构,选取合适的切入点,采用隐形融入的方式渗透思政元素,既不单向灌输,也不强加观点,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后形成观念,也不会出现课程思政“两张皮”的现象。

4"成效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全面、公平、整体、客观,可以基于OBE理念、遵循“三个相结合”原则,聚焦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表象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个性化评价与规范化评价相结合[12],并依据学生的评价来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建设。

(三)"思政内容

结合对课程思政方面的问题思考,以新农科建设为背景,用“课程思政”理念构建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宏观设计,深挖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大纲,把握思政元素融入节点,探索育人的融入方式和实现路径,改进教案,将“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案例,构建六大系列课程思政体系(见表1),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更好地完成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的内在融合,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另外,充分借助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将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三农”情怀、科学精神、生态文明、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增长专业知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学牧、懂牧、兴牧”的复合应用型创新型优秀人才。

(四)"建设成效评价

课程思政的成效性关系到思政育人的任务实现,但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很难做出合理地评判,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督导、政府和企业等。另外,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堂互动、作业等过程性评价,而不仅是终结性评价;要注重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等形式的发展性评价,与操作演示、课堂汇报等表象性评价相结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差异化评价与规范化评价相结合。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成效评价,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提升思政成效。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政教育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思政课同向而行的协同效应,培养出符合“新农科”建设需要、具有“一懂两爱”情怀和“大国工匠”精神的“懂牧爱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旭,王志秀.新农科背景下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以家禽生产类课程为例[J].中国家禽,2022,44(12):121-124.

[2]李二斌,潘宏志,丰蓉,等.新农科建设与高等农林教育转型发展——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十次会议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综述[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6):1-9.

[3]郭爽.OBE成果导向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49):140-143.

[4]郑锦阳.知行合一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进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2):59-63.

[5]石志芳,李绚阳,程璞,等.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2022,39(6):73-76.

[6]李军,潘丽莎.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破解路径[J].经济纵横,2022(8):58-64.

[7]涂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1.

[8]程美玲,张莹,白华毅,等.农科院校动物类专业大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意识调查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1):150-153.

[9]刘亚培,金志娟,孙艺娜,等.大学生动物福利理念调研分析[J].学理论,2015(17):57-58.

[10]赖华,蔡华东,方智.全力推行畜禽清洁生产促进畜牧业生态和谐发展[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0(2):12-14.

[11]张博.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12]蔡其伦,李芳芳.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22,32(2):107-111.

基金项目:兵团教育局项目“‘动物科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YLZYSJ202006);塔里木大学课程思政项目“家畜环境卫生学”(TDKCSZ22304);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TDGJYB2324)

作者简介:方雷(1977-),男,汉族,四川蓬溪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猜你喜欢
新农科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7:51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9:28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6:39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