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这是当前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数学教师要继续深化高中数学课堂的改革,提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多角度地探讨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本文着重分析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推理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对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数学教师也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规定,加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有明确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进行主动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生活情境营造,提升课堂参与度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计算,到复杂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在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之乐、数学之趣,数学的魅力,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的、深入的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教学“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一课时,教师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筒车以及“龙城之眼”摩天轮为实际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抽象出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串为导引,借助信息技术的高效手段,探索研究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函数的模型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帮助学生经历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建模过程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为目标,引导学生发展数学建模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
2鼓励合作探究,助力能力提高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思维能力的局限性,这使得他们难以深入探索和分析数学问题.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这个数学学习难题,高中数学教师就要秉持“树要成林,人要成群”的协作学习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通过集体智慧和多元化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探究能力.
例如以“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课为例,教师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思路.首先,课前通过任务导学引导学生进行预复习.正式上课时,利用视频展示双曲线的独特魅力,并引入小小探测员探究轨迹的问题情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并形成双曲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方程,最终回归问题思考和探究,总结双曲线的核心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基于新媒体的课堂氛围营造
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在做PPT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利用网络搜索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或者图像.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防止学生在课堂上分心,也可以避免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写教案、做板书.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讲课时,往往要将整块黑板都占满,而且在具体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不停地擦掉黑板上的文字,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地影响数学课堂的时间利用.考虑到这一点,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新媒体的使用,主动使用有关的网络资源,既能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又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这样,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就能跟上教师的讲解,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例如教学“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本节完整的上课视频开展信息技术融合课堂.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解说,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光学现象,如汽车后视镜、太阳灶等,引出圆锥曲线在光学中的应用.详细讲解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包括光线在圆锥曲线上的反射、折射等规律,以及光线路径的几何特征,并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证明部分性质,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4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引入实际问题,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水平.
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例如,设计一个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场景,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航空导航中的角度计算等.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实际场景中的角度变化情况,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建模和分析.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举例而言,可以考虑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并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模型,他们可以预测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样的教学实例既能引入实际问题,又能通过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和数学建模能力.
5基于教学理念转变的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要的位置,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数学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既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也会让他们缺少参与感,没有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必须以学生的真实需要为起点,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主动改革.
例如教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时,教师从呈现背景提出问题、联想激活寻求方法、提出猜想验证、运用新知巩固内化、回顾反思拓展问题五个环节开展教学,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完整自主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变式追问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际应用等角度获得新的提升.
6拓展数学文化知识
数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套抽象的符号和概念,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画卷.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机会,可以将数学与人类的历史、文化紧密融合,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深刻思考和广阔视野的窗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数学发展的历程与社会历史相联系,展示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应用.从古代的数学知识传承,到近代的数学工具发明,再到当代数学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这一连串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数学画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学“指数函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数学文化知识,将数学的抽象概念与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相融合,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广阔的数学世界.指数函数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可以被赋予更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源起和演变.数学并不仅仅是一套符号和公式,它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画卷.通过讲述著名数学家如欧几里得、牛顿、高斯等的故事,教师可以将数学的历史变迁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数学家的贡献不仅是数学领域的里程碑,更是智慧的传承,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探索精神,学生可以受到启发,培养勇于追求知识和突破的精神.将数学发展的历程与社会历史相联系也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展示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演变,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例如,指数函数在自然科学、金融领域的应用,都能够从历史中找到鲜活的案例.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7开展数学阅读活动
学校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需积极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可以定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数学阅读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阅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数学阅读比赛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解析数学经典著作、优秀科普文章等不同类型的文献,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和内涵.这种比赛不仅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需要他们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判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思维表达.通过这样的挑战,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数学的应用和价值,培养更广阔的数学视野.另一方面,数学科普讲座则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数学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机会.专家学者的讲解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这些讲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数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最终,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不再是一堆枯燥的符号和公式,而是一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科学.学生将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启发,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互动中不断成长.这样的学习氛围将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和未来的学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8结语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课堂教学方式要情境化、活动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高中数学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探索新的教法和学法,做有智慧、有学识、善研究的创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小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1):41.
[2]蒲月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01):384.
[3]杨勇,赵龙志,覃桃春,等.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解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18.
[4]陈英杰.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开展策略[J].学周刊,2022,07(07):97-98.
[5]李永林.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