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

2025-01-14 00:00:00蓝治懿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新课标高中数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其中大单元教学能够借助其特有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数学的热情,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本身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路径,这样才可以有效实现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工作应该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因此,采用大单元教学,能够利用大单元模块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吸收和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模块化内容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专注于某一知识点,并依靠大单元的关联性,让各部分知识都能够互相串联,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加强教学引导,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1新课标对大单元教学的影响

1.1新课标理念分析

新课标是由教育部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而精心制定的一套教育标准体系.这套标准体系特别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角,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而不是仅作为被动的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实际应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新课标倡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2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变化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课标强调对学习需求的关注,特别突出基础知识、重要概念以及数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性.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学生对这些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概念,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新课标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最后,新课标强调探究性学习,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通过参与数学竞赛,学生可以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竞技水平.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分析

2.1站在教学整体角度,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建设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法是一种将各个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和归纳的方法,旨在形成一个完整且连贯的学习大单元.这种方法通过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大单元教学法还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助于培养和形成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数学思维模式.具体来说,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法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将各个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有序排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地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应用.此外,大单元教学法还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孤立、零散的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审视数学知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2.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在进行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教学内容细致地划分为若干个小模块.这些小模块各自包含特定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使得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地熟悉和理解各个概念和方法.这种分模块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在大单元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逐步地掌握数学知识.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2.3能够提升教学评价效果

在进行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明确性和清晰性,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整个教学的进程.这种明确性不仅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还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由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可以更加精确地把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与此同时,大单元教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也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记忆和再现能力,而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对某个单元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互动性和灵活性使得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

3.1结合知识点进行系统教学

以高中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为例,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的教学方式,首先明确单元的主题,确保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这一核心展开.在确定了单元主题之后,教师可以将整个单元进一步划分为几个具体的模块.

例如“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基本性质”“幂函数”“函数的应用”等.在“函数基本性质”这一模块中,教师可以从集合的角度出发,对函数的性质进行初步的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对函数性质探究的兴趣.具体来说,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函数单调递增或递减的概念,并通过图象直观展示函数的单调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

例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同函数单调性的特点.在讨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求导数、分析函数图象等方法寻找函数的极值点,从而深入理解函数值域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模块化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函数性质的全面认知,还能够促进学生系统地掌握这部分知识.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函数的内在联系和应用价值,从而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函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函数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通常会采用项目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

例如以必修二第九章“统计”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统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某所学校计划举办一场高中歌唱比赛,其中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人、500人和700人.现在需要通过分层抽样法组建一个由18名学生组成的歌唱队,涵盖这三个年级.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从高三学生中抽取多少人参与歌唱队呢?这个问题紧密围绕着分层随机抽样这一核心知识点展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小组,开展项目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细致的拆解,让学生思考本题所考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部分的问题,以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会形成怎样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分层抽样的公式、常见的比例关系等知识点,进行题目的解答.通过项目教学,学生不仅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还可结合自身所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应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

3.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大单元内容设计

在规划大单元教学方案时,首要任务是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是落实教学任务的核心,也是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将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仔细审视不同单元的知识要点,确立切实可行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当区分主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最终落实到核心素养教育的层面.

例如以必修一第五章“三角函数”为例,教师可以围绕“三角函数”这一主题规划大单元的教学活动.在知识与技能层面,学生应正确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各个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应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这一目标后,学生将掌握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探究三角函数中各种不同公式之间的联系,理解函数关系,从而提升数学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概括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内在规律,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三角函数,可把握其认知规律,并理解它们与三角形、扇形等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观察等方法,形成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的价值.通过实现这一目标,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依靠系统教学,引导学生思维,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教学过程和方法构件大单元教学设计,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竹青.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21):5-7.

[2]黄大宏.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函数概念与性质”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1):131-133.

[3]吴华干.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18):18-20.

[4]张志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困境与突破[J].数学之友,2024(11):16-18.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新课标高中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未来英才(2017年5期)2017-05-12 22:29:42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