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视角下企业绿色转型研究综述

2025-01-01 00:00:00张美吉
商场现代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绿色转型数字赋能综述

摘 要:“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转型问题已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转型是未来研究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推进学界对该研究领域的系统认识,本文综述了企业绿色转型内涵以及转型动因和转型路径,数字赋能企业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并对国内外数字赋能企业绿色转型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列举出一些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从理论研究及实践上为企业绿色转型实施以及数字化相关支持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数字赋能;绿色转型;综述

一、前言

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48.3万户,同2022年底相比增加6.7%。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与再生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率、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乃至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环境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探索实践。

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也受到数字经济的深刻影响从而发生重大改变。“数字赋能”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予人们能力,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陈海贝和卓翔芝,2019)。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数字赋能是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予企业整体价值链以新的能力,并进行资源和能力的重新耦合与编排,从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企业与数字经济呈现日益融合的发展态势。

尽管企业绿色转型以及与数字经济相结合在实务中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学术界对其相关研究滞后于实践,更缺少系统和全面的综述分析,这阻碍了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去探索数字经济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整理数字赋能视角下企业绿色转型研究的文献综述,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认识数字化与企业绿色转型二者的关系。

二、企业绿色转型内涵

绿色转型的概念来源于绿色经济,迄今为止,绿色经济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大部分学者对“绿色经济”的定义都围绕“资源节约型和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应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改善,同时促进可持续性的消费与发展”。其中被众多学者所认可的是“以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导向,以绿色创新为核心从而实现工业生产全过程”(李平,2022)。刘学敏和张生玲(2015)认为协调和处理好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就是企业绿色转型。在此基础上,解学梅和韩宇航(2022)提出,企业绿色转型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绿色创新为核心,实现节能减排与提质增效兼顾、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共赢的一种绿色发展模式。

三、企业绿色转型的综述

近年来,围绕企业绿色转型的研究不断涌现新的成果,主要围绕2条路径展开:绿色转型的前置动因和绿色转型的后置路径。

1.企业绿色转型的前置动因

驱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前因条件主要分为内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集中于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压力,内部因素集中于企业战略与绿色文化。

基于资源基础观和企业战略角度,Leonidou等(2017)提出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可以明显驱动企业采取绿色战略,进而实施绿色转型。结合战略和资源两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有利于企业绿色转型(王峰正和陈方圆,2018)。企业的绿色动态能力能够高效整合资源和社会关系,从而推动绿色战略实施,有利于绿色转型(Zhou et al.,2018)。基于绿色文化,毕茜等(2019)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高管环保经历嵌入管理层和董事会正向影响企业绿色转型。

在外部因素方面,环境税会有效地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尤其是民营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以及高信息透明度企业(于连超等,2019)。并且强制披露社会责任通过加强企业规制合法性和规范合法性动机,会驱动企业绿色转型(王晓祺和宁金辉,2020)。从利益相关者压力角度,De Carvalho等(2020)认为竞争者的绿色行为会迫使组织走向绿色转型,上游供应商会带动下游生产企业采取相应的绿色创新行为,从而实现绿色供应链匹配。

2.企业绿色转型的后置路径

学者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后置路径研究目前有绿色创新、TOE模型、资源禀赋等视角。在绿色创新视角下,Shao 等(2024)发现企业通过数字化改善包括资源积累、利用和配置在内的资源禀赋管理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氢/绿电替代、原料/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流程再造、数字化和智能化被认为是高碳排放行业的主流低碳化策略(张锁江等,2022)。

基于TOE模型,李园园等(2023)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技术驱动式绿色转型、资源导向—创新能力协同式绿色转型、环境规范—创新能力联动式绿色转型、政府扶持—创新能力拉动式绿色转型、制度保障—多要素复合带动式绿色转型5条路经。解学梅和韩宇航(2022)认为存在4种绿色转型模式,即“产业链绿色集成模式”“供应链绿色整合模式”“多重响应绿色蝶变模式”“隐形冠军绿色追赶模式”。从自身资源角度,有学者发现企业会具体采取战略变革和创新优化的转型行为,进而厘清了“多维度因素及其交互驱动—绿色转型行为—转型绩效”的演化脉络(任相伟和孙丽文,2020)。万攀兵等(2021)认为,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的路径实现绿色转型,并且技术改造将会通过价值链条影响上游企业,进而使得上游装备业绿色转型。

四、数字赋能企业的综述

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赋能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围绕2条路径展开:数字赋能企业的影响因素和数字赋能企业的经济后果。

1.数字赋能企业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对企业数字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分为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集中于市场竞争和政策指引等,而内部因素集中于企业基础条件以及内部管理能力等。

从外部环境角度,杨卓凡(2020)发现当今消费的高度数字化,重构了客户的消费行为,改善了供应链,同时电商渠道下沉,这些社会因素都在倒逼企业进行数字改革。白雪洁等(2024)认为由同行企业数字化带来的“跟风效应”是企业数字化的主要外部因素。而从企业内部角度,企业更高的经营效率、更高的人力资本以及CEO信息技术背景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孔雯,2024)。多数学者认为数字经济赋能企业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林艳和张欣婧(2022)通过多案例研究发现,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因素对企业数字化进行驱动作用,如孕育阶段是市场、创新和政策驱动,而实施阶段是资源投入力度、组织柔性和管理机制等。

2.数字赋能企业的经济后果

多数学者对于数字赋能企业持有积极态度,认为数字赋能制造业企业将会带来企业全方位的升级。数字化转型将会重构企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边界(林琳和吕文栋,2019)。

从企业营销方面来看,根据Sulaiman等(2015)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可以扩展中小企业的价值主张,并有助于管理客户关系,降低营销成本。基于管理角度,陈剑等(2020)聚焦企业运营管理方面,提出了数字赋能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并且,企业数字化能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体企业创新升级(何帆等,2019)。加快数字化可以提升企业管理,使业务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数字化(李嵩,2020)。

五、数字赋能视角下企业绿色转型的综述

关于数字赋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起初主要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智能化生产管理方面的研究。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分析能够进行监测优化,进而降低能源密集型制造业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实现节能制造(Wang et al.,2018)。进一步地,数字经济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及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开始兴起。吴卫红等(2023)研究发现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进一步地,高志林和谭文浩(2024)利用文本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分析了区域、企业属性等异质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行了机制检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周雪峰等,2022)。肖静和曾萍(2023)则研究发现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部分学者聚焦工业领域、制造业企业,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激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Gong et al,2023)。有学者实证发现,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驱动作用呈明显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且数字基础gt;数字技术gt;数字金融gt;数字平台(曹长帅和郑琼,2023)。依托资源编排理论,曹裕等(2023)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转型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考察。

六、结语

1.数字赋能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虽然现有研究均将数字经济、数字化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主要集中于数字技术发展或从企业变革等单一方面探究。并且大部分学者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如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等,但数字经济在宏观产业层面如何赋能企业缺乏具体阐释。因此,宏微观不同层面的赋能路径如何协同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是今后可以继续探究的方向。

2.企业绿色转型成果研究较为单一

现有的研究对企业绿色转型成果都有相关讨论,但目前大多把重点放在企业绿色转型的某个方面,如绿色创新、绿色行为和可持续绩效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企业绿色转型成果不仅集中于数字赋能绿色经济绩效,也包括非经济绩效。因此,需要对企业绿色转型成果进行全面且合理的衡量,是未来应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之一。

3.缺乏数字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机制研究

现有数字经济对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其作用机制探索较少且不深入,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不仅需要将数字经济与宏观层面产业绿色转型相结合,厘清转型机制,还需要更系统地聚焦数字赋能微观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运行机制。打开数字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黑箱”,进行机制研究是未来一项重要的可探究方向。

4.数字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经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扩展不足,总体来说缺乏多样研究方法的支撑。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使用定量的多元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虽然已有较少学者通过文本分析或者多案例方法进行分析,但对于企业绿色转型这一问题研究方法的深度与广度仍然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学敏,张生玲.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6):1-4.

[2]解学梅,韩宇航.本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绿色创新中实现“华丽转型”?——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2,38(03):76-106.

[3]Leonidou L C,Christoulides P,Kyrgidou L P,et al.Internal drivers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small firm green business strategy:The Moderating role of external forc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nics,2017,140(03):585-606.

[4]毕茜,李虹媛,于连超.高管环保经历嵌入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 34(05):4-21.

[5]De Carvalho L S,Stefanelli N O,Viana L C.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A modern review[J].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20,31(02):470-482.

[6]Shao Y,Xu K,Shan G Y.Leveraging corporate digitalization for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ource endowments[J].Technovation,2024,133,102999.

[7]李园园,薛希萌,柯迪.TOE框架下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基于117家资源型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12):85-94.

[8]万攀兵,杨冕,陈林.环境技术标准何以影响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基于技术改造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1(09):118-136.

[9]杨卓凡.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短板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7):60-67.

[10]白雪洁,王欣悦,宋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OE框架的实证分析[J/OL].科学学研究,1-18[2024-01-19].

[11]林艳,张欣婧.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06):123-132,142.

[12]Sulaiman A,Farzana P,Sedigheh M,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by SMEs and its performance outcomes[J].Industrial Management Data Systems,2015,115(3):570-588.

[13]陈剑,黄朔,刘运辉.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J].管理世界,2020,36(02):117-128.

[14]吴卫红,杨帆,张爱美,等.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治理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数字化赋能理论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2):32-41.

[15]高智林,谭文浩.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24(01):79-91.

[16]肖静,曾萍.数字化能否实现企业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基于资源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3,41(05):925-935,960.

[17]曹裕,李想,胡韩莉,等.数字化如何推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3(03):96-112,126,113.

作者简介:张美吉(2000.02— ),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字赋能。

猜你喜欢
绿色转型数字赋能综述
数字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路径
让“数字”为“两业”融合赋能
人民论坛(2020年18期)2020-07-23 06:56:52
数字经济赋能临安山核桃特色产业发展
数字化赋能出口型跨境电商的价值共创研究
SEBS改性沥青综述
石油沥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赛季综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发展建议
对外经贸(2016年9期)2016-12-13 05:18:44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经济绿色转型视域下的生态资本效率研究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