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绿色转型视域下的生态资本效率研究

2015-08-06 20:01李小芬
现代经济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绿色转型效率经济

李小芬

摘要: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主要以过度消耗现有资源为代价,导致生态资本出现短缺、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逐渐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试图寻找一条既能够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能够节约资源的经济增长之路,因此,绿色经济成为我们所共同关注的,其中,生态资本投资成为了经济绿色转型的研究的重点之一。生态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必须重视生态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资本运营机制,促进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以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所面对的巨大压力,以及资源的束缚,对此提出建立健全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基本构想和分析框架,促使我国经济的在平稳、良好的运行机制下发展,同时促进生态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经济;绿色转型;生态资本;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0-02

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甚至个人,都开始关注经济的绿色发展,这主要是基于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世界其他各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用、走绿色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其共识,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趋势。当前,世界各国正处于绿色大转型、绿色大变革、绿色大崛起的特殊阶段,以往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能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生态环境也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对此,人们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清楚地表明,国家质检的竞争逐渐从以往的政治的、军事的竞争演变为资源和能源的控制,国家安全逐渐从主权安全、领土安全上上升到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换句话说,以往,国家的强大主要在于其军事力量,而当前,则主要在于国家的经济、能源、生态等,世界正从“人类中心”到的“生态中心”变革,人类的文明正从“史前文明”到“青铜文明”到“黑色文明”再到“生态文明”发展。我国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主要包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在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来实现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在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生态资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形态,无论是何种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以生态资本与经济效益摆在首位,否则,将无法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

一、生态资本效率问题的提出

(一)生态资本投资是经济绿色转型的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效仿西欧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虽然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困扰着我们,如河流水体污染严重,空气中能够PM2.5不断攀升,肺结核、尘肺病等各类疾病纷至沓来,在无形之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向绿色经济转型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早些年,政府曾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但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并没有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为了迅速完成从手工业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增加,特别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使生态资本出现短缺。因此,经济必然会进行绿色转型,目的是要降低生态资本消耗,并且通过在生态资本方面的投资,实现生态资本的持续供给。

(二)生态资本效率提升是生态资本投资的重要目标

生态资本效率主要表现为产入与投入的比值,是生态资本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超出了环境现有的承载能力,如果一再发展经济,其恶果只能由人类自己吞食。针对此,人们需要考虑怎样以更少的生态资本消耗来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本。一般来说,人类和自然的物质交换需要控制在彼此的承受能力之内,一旦无止境的索取,其结果只能是资源消耗殆尽。因为要获得物质资本需要消耗生态资本,所以要想保持生态资本的持续供给,必须投资生态资本。目前,能共人类利用的生态资本存量不断减少,要补充生态资本存量仅通过生态资本投资已经无法满足了,生态资本效率大大限制了经济增长,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绿色转型。经济绿色转型的实质是提高生态资本效率,最终目的是高生态资本效率、低生态资本耗费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二、经济绿色转型以及生态资本运营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但我国经济面临不可持续的因素较多如资源、环境、市场等。近年来,逐渐出现了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益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差距扩大,甚至出现经济增长而就业不增长的逻辑悖论。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需要从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出发,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所谓的绿色,即指在经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平衡效益、持续的和谐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绿色经济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能够使人类和自然在和谐的环境下共处,既不会对自然进行无止尽的索取,又能确保资源能够持续供给,实现经济的增长,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的大量消耗、廉价劳动力等的投入,和发达国家相比,实有不足,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引进技术和设备,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不利于经济绿色转型。因此,要以生态资本为基础和前提,人力资本为主导和关键,物质资本为支撑和条件,社会资本为保障和助力,在各要素良性互动中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有利于“扩内需、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内外部条件。另外,需要意识到经济绿色转型于生态资本之间的关系,要将生态资本、环境进行资本化的转变,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理念,以最低的生态资本消耗,获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不断增多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如果一味地以高资本消耗作为国内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生态资本经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长期以来,过多的资本投入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旦资源出现不足,将直接导致经济成本的增长,由此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并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种环境之下,需要快速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取代传统的经济模式,我们作为经济增长的主体,要不断更新观念,重新定义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积极开展生态资本运营,以促进生态资本的有效积累。同时,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朝着绿色、可循环的经济发展,降低生产资本的消耗,合理引导群众消费,加大对生态资本的保护,促进经济良好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郑德凤,臧正,孙才志,李红英.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中国绿色经济转型预测分析[J].生态学报,2014,11(23):7137-7147.

[2]刘加林,贺桂和,王晓军,李晚芳.绿色转型视角下循环经济生态创新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J].荆楚学刊,2013,16(01):89-92.

[3]叶敏弦.城市绿色转型的产业形成机理与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0(09):36-38.

[4]杨雪星.包容性绿色经济增长指数构建与实证研究——基于G20国家数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06):42-48.

猜你喜欢
绿色转型效率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发展建议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
并购重组: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推进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12期

现代经济信息的其它文章
推行房产税改革对我国地方房市影响的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