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参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家属焦虑程度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较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明显更短(P<0.05)。护理后,研究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辅助责任制整体护理,不仅能保障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快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家属焦虑程度以及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治疗依从性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0-0088-03 " " 文献标志码:A "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支气管肺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多因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患儿发病时存在发热、咳嗽和气促等临床症状,需要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否则会随疾病进展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到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重点为抗感染和祛痰。布地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效果良好,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可发挥降低气管高反应性、稀释痰液促进排除、保证气管通畅等效果[2]。患儿年龄较小,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当受到疾病侵害时,机体反应较大。患儿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较差,部分会出现配合度不足的情况,造成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期间积极辅助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举措[3]。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的新型护理模式,明确各项护理工作细节,将护理对象看作整体,提供全面且连续的护理服务,以实现护理目标[4]。鉴于此,本
研究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提供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的临床效益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1~12岁,平均(6.02±0.6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7 d,平均(3.02±0.33)d。研究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
20例;年龄1~10岁,平均(6.12±0.5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8 d,平均(5.10±0.35)d。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家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5];患儿及其家属接受治疗方案;对所使用药物无不耐受及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患有肺部肿瘤者;存在先天性肺部畸形者;合并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近2周内有接受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者;患有精神障碍或认知缺陷者;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予以退热、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加以由湖北葛店人福药业生产的布地奈德(国药准字H20103795)雾化吸入治疗,年龄未超过2岁患儿每次0.5 mg,年龄超过2岁患儿每次1 mg,2次/d,连续治疗7~10 d。
1.2.2 护理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立即了解病情状况,告知和协助相关检查,简要讲述疾病知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叮嘱如有不良情况及时反馈。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以责任制整体护理。(1)建立责任制护理团队。由经验丰富且工龄≥5年的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组成责任制护理团队。护士长为队长,主要负责床位分配、病情评估、护理计划制定及护理质量监控;责任护士为队员,主要负责患儿入院情况收集、医嘱执行、患儿病情变化记录及护理服务等。团队成员在护理实施前均需进行责任制护理方案培训,护理内容包括小儿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护理重点、难点和要点等,共培训2周,培训完成且考核合格后即可参加患儿护理工作。(2)时刻观察病情动态改变。从患儿入院后密切关注病情动态改变,每间隔4 h测量1次体温,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和痰液形态、颜色变化,若有异常表现及时联系医师处理。(3)强化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交流方式展开健康教育,保持亲切和蔼、热情的态度,应用卡通图片、视频等帮助患儿理解健康教育内容,积极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指导患儿家属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预防知识和护理技巧,提醒外出时注意佩戴口罩,减少病菌感染风险。(4)心理支持。针对语言功能还未完善的患儿,以温柔言语、抚摸身体等方式缓解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于语言功能完善的患儿,用玩游戏、看动画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予以心理疏导,鼓励患儿积极表达情绪,耐心倾听并解答问题。指导患儿家属用正确陪伴方式使患儿保持积极乐观态度,能够配合治疗,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5)排痰护理。在患儿清醒期间,辅助患儿取侧卧位轻扣背部,促进排痰。若痰液无法排出,需采用吸痰的方式帮助患儿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6)环境干预。了解患儿喜好,在房间内粘贴患儿喜爱的卡通图画,摆放患儿喜欢的卡片、图书等。保持病房通风、光线温和及被单清洁。(7)饮食护理。按照患儿病情、年龄和营养状态予以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上以容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高热量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瓜果,忌食辛辣生冷刺激类食物。喂食时取坐位,注意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防止呛咳发生。鼓励多喝水,帮助痰液快速排出。(8)护理质量监控。护理期间,护士长定期对责任护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指出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对工作过程中表现较好的责任护士进行表扬,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9)出院指导。出院前将注意事项制成小册子发放给家属,小册子中包括疾病预防知识、初期应对方式、家庭护理内容等。告知家属积极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定期预防接种、日常加强户外活动、保障足够的营养摄入等。
1.3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评价。患儿治疗期间能够主动配合,则为依从性良好;患儿治疗期间需要再三叮嘱后才能够配合,则为依从性一般;患儿治疗期间经再三叮嘱后仍不配合治疗,则为依从性差。治疗依从性=(总例数-依从性差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气促)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3)家属焦虑程度评价。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儿家属焦虑程度进行评价。该量表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属的焦虑程度越严重。(4)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根据医院设计的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该调查表主要涵盖护理服务水平、服务态度、问题解决效率等评价内容,百分制,根据评分划分为特别满意(得分超过95分)、不满意(得分不足95分)。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评价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比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研究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参照组显著更短(P<0.05),见表2。
2.3 患儿家属焦虑程度评价
护理前,2组患儿家属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家属SAS评分比护理前下降,且研究组SAS评分比参照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3。
2.4 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
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见表4。
3 讨论
与成人相比,小儿肺部发育尚未成熟,呼吸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入、感染,引起支气管肺炎。加之小儿免疫能力较差,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情发展快,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危害[6]。布地奈德是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高云艳[7]研究提到,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有效抑制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机体康复。布地奈德能够有效抑制患儿机体炎症介质合成与释放,阻碍气管内黏性糖蛋白释放,促使气管高反应性下降。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下,药物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更容易被肺泡吸收,能减少药物用量,确保用药安全性。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受病情影响且处于陌生环境下,患儿痛苦程度增加,常出现治疗依从性较差情况。临床在治疗该病时需要积极采取护理方案,以巩固疗效,促进患儿康复[8]。以往临床在患儿治疗期间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未重视患儿整体的身心舒适感,患儿依从性仍然较差,因此需要优化护理工作内容。
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是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实施护理服务的护理方式,主要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性整体护理。罗新辉[9]研究发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配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和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更高,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护理后家属SAS评分更低,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见,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消除,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满意度,得到家属认可。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不仅是针对患儿机体的护理,更是强调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从患儿生理、心理、生活等全面入手,积极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使患儿在身心方面均能够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在护理开展前、护理期间,建立责任制护理团队和护理质量监控,可有效确保护理专业性,提升护理质量。在护理期间时刻观察患儿病情动态改变,提供排痰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减轻患儿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抗拒性,使治疗效果得到保障。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家属参与其中,可直观感受到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以及病情好转,从而有效缓解家属的担忧、紧张等情绪,避免家属产生焦虑感,从而更好地协助护理人员开展工作[10]。提供强化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可有效增强患儿认知能力,消除不良情绪,使患儿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给予环境干预可使患儿处于舒适状态下接受治疗,给予饮食护理能够调节患儿身体状态,对于疾病康复可起到辅助作用。给予出院指导,能够让患儿出院后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避免疾病复发。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不仅能保障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快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家属焦虑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景阳,丁强,张院.小儿支气管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1):105-107.
[2] 周静,柯苗苗.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肺功能和治疗效果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165-166.
[3] 吴生美,张芙蓉,惠玲,等.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699-700.
[4] 陈林.舒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7):550-552.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4):318-320.
[6] 姚丹,李荣,汪霞,等.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979-981.
[7] 高云艳.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护理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15-17.
[8] 柳月,袁媛,王翠雪.责任制护理在阿奇霉素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5):784-786,790.
[9] 罗新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3):137-139.
[10] 谭敏,高玉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695-696.
(编辑:张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