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龚丽珺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0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广信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脊髓神经功能、相关术后康复指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3个月,2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指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快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0-0063-04 " " 文献标志码:A "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会对患者的社会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种疾病是由于患者椎间盘纤维受损,髓核组织破裂、突出,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引发腰椎功能下降,且患者痛感剧烈[1]。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年轻化趋势[2]。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临床使用较多的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无法保证患者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且很多患者会出现复发的情况。患者术后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创伤,精神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3]。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手术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4]。本研究选取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广信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2~62岁,平均(42.71±5.43)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2.50±0.71)年。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31~65岁,平均(41.73±5.36)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2.46±0.7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症状判断及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行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重要脏器疾病或肢体残疾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腰椎曾经做过手术者;消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术前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洗和消毒,做好手术开始前的备皮工作,为患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一般的健康宣教;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肛门排气后才可食用流质食物,为患者提供康复锻炼口头指导,建议患者多卧床休养。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

术前护理。术前要让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该病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一对一谈话、发放图文卡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健康宣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配合度有很大帮助。将轴线翻身的要领、床上排便的方法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技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讲解手术的基本原理、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等,培养患者面对疾病的积极心态。考虑到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所不同,对部分主诉疼痛明显者术前可给予患者超前镇痛,所选用的口服药物为塞来昔布。术前晚嘱咐患者适量食用清流质食物,比如米汤、稀藕粉等,术前2 h口服或静滴质量分数为10%的糖类液体约300 mL,以减轻患者术后饥饿感和胃肠道反应。

术中护理。(1)术中做好保温护理。考虑到外科麻醉手术中患者易出现体温下降或低体温现象,手术室的室温要保持在25~26 ℃;做好对患者肢体的保暖工作,比如床垫下使用加热毯,或者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手术以外部位用毯子覆盖,以减少热量散发;对术中需要输注的液体或者冲洗液进行加温处理,可提前放在手术室恒温箱内(设置37 ℃恒温),输注液体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2)术中导尿护理。一般情况下术中和术后无需放置导尿管,但对于部分患者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或者膀胱充盈明显时,术中可放置导尿管,待术毕时拔除。

术后护理。(1)术后饮食护理。完成手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饮少量温开水,若患者无其他不适,待患者恢复通气后可进食。患者的饮食先从流质食物开始,慢慢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食物,食物以新鲜果蔬、高蛋白饮食为主。(2)术后心理护理。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存在情绪低落、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患者要及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沟通,了解其内心的心理活动并给予疏导,也可采取播放音乐、喜剧片等形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同时,为患者讲解既往手术成功的案例和术后积极配合康复锻炼的重要性。(3)术后切口和体位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术区敷料并清洁手术切口,以免引起感染。术后当天患者减少腰部躯体活动,取平卧位,每隔2 h轴线翻身1次,即保持头、肩部和腰、腿在一条线上,同向翻动,避免躯体扭曲。(4)术后离床运动和康复锻炼。术后康复锻炼的内容主要包括直腿抬高训练和腰椎功能训练。待患者疼痛减轻、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直腿抬高训练指导,即让患者躺硬板床上,取仰卧位,双下肢抬离床面,将双下肢伸直,直到患者的双下肢出现放射痛后,保持5~10 s,缓慢放下双下肢。每次重复10~15次,4次/d。腰椎功能训练时,可施行五点支撑法和四点支撑法。采取五点支撑法,支撑点为双肘、双足和头,患者用力使下肢及躯干离床,做髋关节和脊椎过伸训练,保持10~15 s后躯体缓慢放下,每次重复15~20次,3~4次/d;采用四点支撑法,双足跟和双肘关节为躯体的4个支撑点,患者用力使下肢及躯干离床,保持髋关节和脊椎过伸状态,保持约15 s后躯体缓慢放下,每次重复15~20次,3~

4次/d。(5)术后出院护理。术后出院当天,发放详细写明注意事项、院后规范康复锻炼重要性等知识点的图文手册,并通过微信建立病友群,由责任护士继续进行院后随访和答疑讲解。定期在病友群细心询问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鼓励患者积极规范训练和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3 观察指标

(1)术后3个月,采用JOA腰椎量表[5]评估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弯腰、久坐、站起、睡觉翻身等共7项,每项评分0~2分,维度总分0~

14分;临床检查包括肌肉力量、感觉、直腿抬高试验共3项,每项评分0~2分,维度总分0~6分;自觉症状包括下肢麻木/痛、腰痛、步行能力包括3项,每项评分0~3分,维度总分0~9分;膀胱功能包括

4项,分别为尿闭(-9分)、重度排尿困难(-6分)、轻度排尿困难(-3分)和正常排尿(0分)。JOA腰椎量表满分29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越强。(2)统计和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离床活动时间等术后康复指标。(3)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健康调查简表[6]判定。此简表由4个维度(生活、物质、心理和躯体功能)组成,每个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用Excel表格分类归纳整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组内干预和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设置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脊髓神经功能比较

干预前,2组的JOA腰椎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的JOA腰椎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好发于中老人年的常见退行性病变,神经根及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可引起患者腰部疼痛、下肢疼痛或麻木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行动不便甚至瘫痪的情况[7]。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术后康复要靠有效的功能锻炼。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围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8]。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采用此种护理方案,患者长期卧床和禁食,会导致康复时间过长,错过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从而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术后恢复。此外,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压疮、静脉血栓等),影响患者的预后。

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及时补充患者营养,减轻患者疼痛,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并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9]。本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开展康复护理,每个阶段的护理内容都根据具体要求开展。对于术后的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尽早进行离床运动和康复锻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脊髓神经功能、术后康复指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王晓岚等[10]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说明尽早离床运动并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康复有利,能提高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术后指标和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与护理中的尽早功能训练和疼痛干预存在密切关系。术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使患者熟知疾病和手术治疗相关知识,患者治疗、护理的配合度更高;合适的外科技术、止痛方式和更好的麻醉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反应、疼痛和应激反应;对术后尽早进食和早期离床活动等康复治疗进行了强化,同时重视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开展院后微信病友群随访,有利于强化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动性,进而促进术后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在康复训练中,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术后指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能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苏小强,王向阳,高晔,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补气活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22,43(1):73-75.

[2] HE Q X,ZHAO J H,FAN M P,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Jpn J Nurs Sci,2021,18(2):e12382.

[3] 姜维维,谷江华,沈丹丹,等.居家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2):73-76.

[4] 柴学红.量化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8):2488-2491.

[5] 孟繁军,崔彦彬,郭德立,等.快速康复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3):511-514.

[6] 白小花,耿美景,马君,等.快速康复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1):3701-3702.

[7] 刘冬梅,张华春,谢凯,等.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影响的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增刊1):168-169.

[8] 周惠.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8):89-91.

[9] 欧会芝,陈玉梅,刘凡,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0):185-187,191.

[10] 王晓岚,李彩红.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2002-2004.

(编辑:张兴亚)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效果评价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3:42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1:00
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9:01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37:16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