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就职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6月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时的数据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实施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tatus-background-appraise-recommend,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模式时的数据为研究组。采用迷你临床演练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Chinese nurses stressor scale,CNSS)、员工工作积极性问卷,评估2个时期护士的综合能力、工作压力、工作积极性。结果
研究组Mini-CEX量表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NSS量表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工作积极性问卷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可提高肝胆外科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其工作压力,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 肝胆外科;SBAR沟通模式;磁性护理管理;综合能力;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感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0-0001-03 " " 文献标志码:A "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6
肝胆外科是致力于肝胆胰脾疾病综合治疗的现代化临床科室,结合肝胆疾病特点,在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护理模式转变、护理范围拓展以及患者需求变化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肝胆外科护士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工作消极,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易造成护理纰漏,严重时影响患者病情及预后,容易引起医患纠纷[1]。如何有效提高肝胆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改善护士工作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磁性管理是管理者采取一系列管理制度及措施吸引护士、激励护士,增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减轻其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满意度[2]。SBAR沟通模式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沟通工具,近年来逐渐被用于护理领域,能够让护理工作中的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混乱,提高团队工作效率[3]。本研究探讨肝胆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2月就职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1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1.76±4.49)岁;护龄4~28年,平均护龄(13.45±3.89)年;文化程度,大专1名,本科11名;职称,护士1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名。
纳入标准:肝胆外科定科的注册护士;在肝胆外科工作年限≥1年;自愿参与本研究;调查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非肝胆外科的定科护士,包括轮转护士、进修护士及实习护士;休假时间>6个月;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2022年1—6月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期间所得数据为对照组。科室护士长结合科室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按照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年资、职称、实际工作能力等进行评级,分为N1、N2、N3、N4级别,按照不同级别分配护理工作。重症患者配备N2或N3级别护士。N1级别护士分管轻型患者,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工作,确保科室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护士长在每日晨会对交班内容进行点评,提出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设性建议、经验、教训及处理方法,记录在护士备忘录上,以便随时学习、借鉴,避免发生相同护理问题。护士长加强对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定相应岗位责任及考核指标,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能上能下。
1.2.2 研究组
2022年7—12月实施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模式,期间所得数据为研究组。(1)组建团队。成立磁性护理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责任护士作为组员。开展同质化培训,学习磁性管理起源、发展史,了解国内外磁性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明确磁性管理的特点、对护理人员及患者的积极作用、相关评价标准等,帮助组员掌握更多磁性管理知识。开展SBAR沟通培训,包括现况调查、背景调查、评估、沟通建议,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鼓励组员在工作过程中,如与医生沟通、与患者沟通时,运用SBAR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率。(2)建立磁性化激励机制。将护士参加各种培训的次数、参与培训及考核成绩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与科室奖金分配、评选先进个人、职称晋升挂钩。护士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与考核,科室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以提高护士的主动性。选出优秀的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参加省内外的肝胆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3)磁性化排班沟通。科室设立《护士排班沟通本》,护士长每月底安排好下个月排班初稿。护士每周四落实个人下周安排,依照护士长排班初稿与个人实际需求将排班调整要求反馈在《护士排班沟通本》上。在工作允许的前提下,根据护士的具体情况进行弹性排班。护士长尽可能满足护士的排班和休假要求,缓解护士工作压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4)优化工作环境。广泛征求科室护理人员的意见与建议,鼓励护士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科室建设与管理。科内建立微信群、钉钉群,随时分享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咨询、沟通。每周召开1次组内会议,分享1周的工作经验与想法。定期开展业余活动,如“读好书”活动等,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登记科内人员的生日,并送上温馨的祝福。(5)完善护理支持系统。根据科室办公室空置情况,开辟1间专用休息室,配备舒适休息椅。在室内粘贴科室工会活动合照或个人生活照,营造轻松活跃气氛。定期联系心理咨询师对护士进行心理咨询与培训,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关爱低收入家庭,营造和谐、友爱、互助的支持性工作氛围,增强科室凝聚力。(6)护理专业实践。促进多学科合作,定期与手术室、麻醉科、营养科、心理咨询室等不同学科医护人员交流学习,使得护理人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遇到疑难重症时,可联合制定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最专业的护理服务。积极创新与改进护理措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来的口头宣教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实景演示,有效缩短健康宣教时间,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健康宣教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1)综合能力。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采用Mini-CEX测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分半信度系数为0.842,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包括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咨询、人文关怀、组织效能7个维度,各维度采用Likert 9级评分法,分别计分1~9分,总分9~63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越高[4]。(2)工作压力。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采用CNSS测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0,重测信度为0.941,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涵盖患者管理(11个条目)、管理及人际关系(9个条目)、工作量及时间分配(5个条目)、工作环境及资源(3个条目)、护理工作及专业(7个条目)
5个维度(3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分别计分1~4分,总分35~14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士工作压力越大[5]。(3)工作积极性。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采用员工工作积极性问卷测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8,重测信度为0.893,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涵盖工作效能感(3个条目)、工作价值认知(3个条目)、目标坚定性(4个条目)、工作进取性(4个条目)、工作活力(5个条目)、工作认可度(5个条目)6个维度(2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计分0~4分,总分0~96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综合能力比较
研究组Mini-CEX量表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工作压力比较
研究组CNSS量表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比较
研究组工作积极性问卷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磁性认证项目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年初,由美国护理学会下属的美国护士认证中心创建。“磁性医院”起源于美国,是指在护士严重短缺状况下仍可以吸引护士加入,有效减少护士离职率,构建高质量护理的医院。目前,磁性医院认证是评估医院是否能够留住优秀护理人才的金标准。磁性医院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科室护士为出发点和中心,始终围绕激发、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在护理工作管理中充分考虑护士的因素,注重护士的工作环境、个性特征及生活需求等方面,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着力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引导护士的职业价值,有利于提升护士的工作意义满足感[7]。SBAR沟通模式可以简化为“情、景、评、议”4字,曾被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中,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近年来逐渐用于护理领域中,作为医护人员之间快速准确传递病情状况的沟通方式。SBAR沟通模式传递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简化沟通流程,缩短沟通时间,提高有效信息接收率[8]。目前,国内开展了磁性文化建设改善肝胆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研究、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研究等,但尚未见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报道。
危薇[9]研究表明,SBAR沟通模式与磁性管理理念融合并运用于妇科实习护士岗位职业培训中,能够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护士工作能力,提升护士转运、交接班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将磁性管理理念与SBAR沟通内容融入到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Mini-CEX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C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可提高肝胆外科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王银玉等[10]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SBAR沟通模式与磁性管理理念融合,通过建立磁性化激励机制,改变护士以往消极被动的工作方式,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从被动配合转变为主动工作;通过磁性化排班沟通有效调配科室人力,提高现有人力资源利用率,减少工作压力;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及完善护理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转变护士紧张、压抑状态,加强科室人员凝聚力;通过SBAR沟通模式培训及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及专业能力,增强其综合能力。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对象仅为肝胆外科护理人员,样本代表性较小,观察指标不丰富。下一步应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以证实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磁性护理管理可提高肝胆外科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降低其工作压力,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昌丹,陈红宇.肝胆外科护理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981-983.
[2] 甘丽.磁磁性管理理念联合JCI标准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的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5):785-789.
[3] 王玲,程苗,王威.标准流程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对ICU护理人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5):165-167.
[4] 谢颖,罗轶玮,徐增光,等.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临床实践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2):1480-1484.
[5] 王妤,孟宪璋.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29-131.
[6] 冯江平,李媛媛,陈虹,等.新生代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2):58-66.
[7] 刘虹梅,朱郧鑫,王宁,等.磁性管理模式对手术护士主观工作幸福感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2,41(2):189-191.
[8] 文霞,苏英凤,陈爱梅,等.SBAR沟通模式对护理人员临床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66-69.
[9] 危薇.妇科实习护士岗位职业培训中引入SBAR沟通模式下磁性管理理念的作用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1):1704-1707.
[10] 王银玉,王致远,刘梅丽,等.磁性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医护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5):764-767.
(编辑:许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