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丰城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MDT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与FVC比值(FEV1/FV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Ⅱ)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FVC、FEV1/FVC、NO水平、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干预组ET-1水平、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MDT干预应用于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高血压;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2-0085-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气管炎症性疾病,以气流受阻为明显特征,若控制不佳,会发展为AECOPD,患者症状加重,肺功能进一步下降,病死率较高[1-2]。AECOPD是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难度增大,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较大,因此,临床需要探索适合此类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案[3]。MDT干预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护理手段之一,指通过全体不同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制定并实施适合患者的综合干预方案[4]。本研究观察了MDT干预应用于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丰城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5~87岁,平均(65.84±8.29)岁;COPD病程2~16年,平均(8.24±2.37)年;体质量指数19.5~27.7 kg/m2,平均(23.60±1.37)kg/m2。干预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2~85岁,平均(63.41±8.63)岁;COPD病程2.5~15年,平均(8.16±2.05)年;体质量指数19.2~27.5 kg/m2,平均(23.28±1.74)kg/m2。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AECOPD诊断标准[5];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6];年龄gt;18周岁。
排除标准:近期有呼吸系统手术史;意识、认知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伴其他呼吸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有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发放AECOPD合并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手册,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排解患者压力和不良情绪,嘱咐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按时服药。
1.2.2 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予以MDT干预。(1)成立MDT小组。根据疾病特点和诊疗需要确定小组成员,呼吸内科和心血管主治医师各1名,药剂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各1名,主管护士2名,责任护士3名。干预前,所有小组成员参加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AECOPD和高血压基础知识、常见治疗药物及其不良反应、营养评估、心理评估、康复训练、MDT干预的意义与方法等,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共同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药剂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分别负责患者的用药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康复训练等工作;责任护士配合护理计划实施。(2)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收集其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种类等,协助其他成员对患者的疾病程度、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负性情绪、营养状况等进行评估,并记录在档案中。(3)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AECOPD和高血压的病因、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日常不良习惯。(4)用药护理。主治医师和药剂师共同制定用药方案,责任护士每日向患者发放药物,讲解药物注意事项并监督患者服药,观察服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有异常汇报给主治医师处理。(5)心理护理。心理咨询师鼓励患者讲述自己的病情,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用温和的语气引导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并通过讲述既往康复良好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6)营养护理。营养师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制定膳食计划,每日定点三餐,家属负责监督,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并建议患者多食用低脂、低糖、低盐食物和新鲜果蔬,戒烟戒酒。(7)康复训练。康复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爱好制定健身训练,比如呼吸功能锻炼、慢跑、太极等,确保患者每日有适量的运动,并叮嘱患者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2组患者均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如下:(1)干预前后使用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公司)测定患者的FEV1/FVC、FVC;(2)于干预前后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血清,NO水平使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ET-1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于干预前后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7]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2个量表各有20个条目,标准分均为100分,界值分分别为50分、5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4)于干预后使用HPLPⅡ量表[8]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营养等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总分52~208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FVC和FEV1/FVC水平更高(Plt;0.05),见表1。
2.2 2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NO水平更高,ET-1水平更低(Plt;0.05),见表2。
2.3 2组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Plt;0.05),见表3。
2.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HPLPⅡ评分更高(Plt;0.05),见表4。
3 讨论
AECOP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会由呼吸系统累及其他系统。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血压长期处于异常水平,会损伤脏器功能[9]。有研究指出,AECOPD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AE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会导致肺部过度充气,胸腔内压增大,引起血压升高[10]。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康复。采用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配合,有利于控制病情,缩短康复进程。
MDT干预通过岗位分工,加强不同学科成员间的配合,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FVC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lt;0.05),提示MDT干预可以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护理人员应用MDT干预,不同学科的成员从不同的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主治医师和药剂师共同制定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血压水平;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膳食计划,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通过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进行护理,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改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Plt;0.05),说明MDT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在MDT干预中,心理咨询师鼓励患者讲述自己的病情,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用温和的语气引导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并用既往康复良好的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本研究发现,干预后,干预组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lt;0.05),证实MDT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MDT干预注重团队合作,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学科负责患者不同方面的护理,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营养护理、康复训练等多方位实施护理,且所有成员都是所负责护理内容的专业人才,可以最大化发挥护理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MDT干预在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