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蝴蝶纹样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应用及符号化的演变过程,深化对传统蝴蝶纹样的理解,并推动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具体诗词、古文和实际案例分析蝴蝶纹样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手法,探讨蝴蝶纹样在传统文化中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基于符号学理论,解析蝴蝶纹样从具象形态向抽象符号转化的过程,并讨论其在现代艺术与设计中的创新。探讨蝴蝶纹样作为艺术符号所具有的持久魅力和文化价值,并强调其在现代设计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蝴蝶纹样;符号化;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符号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蝴蝶纹样作为艺术象征之一,深受民间和文人志士的喜爱。蝴蝶常用于表达美丽的自然界,象征自由的生命,其形态优雅、色彩美丽,不仅在视觉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渗透诗词、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逐渐成为一种多功能的文化符号,常常象征着吉祥、自由、爱情和生命的循环。
基于符号学的指导,蝴蝶纹样的内涵逐渐丰富,并成为承载特定文化信息和情感表达的艺术符号。蝴蝶纹样通过图像符号、象征符号和指示符号等进行表达,在现代设计、文化传承以及当代艺术中起到了推动创新的作用。
一、蝴蝶纹样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一)蝴蝶纹样的起源与发展
科学研究推测蝴蝶的历史可追溯至约六千万年前,中国最早的综合性辞书之一《尔雅》就有对蝴蝶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展现了对蝴蝶纹样在艺术领域的初期探索。
唐代的蝴蝶纹样以生活化的气息、优雅的姿态及鲜艳的色彩为特点,宋、元时期初步确立了艺术风格,蝴蝶纹样在构图上更为简约和写实,色彩也从丰富多彩转向清新淡雅。明清乃至近现代,蝴蝶纹样的发展呈现出宫廷与民间两种不同的风格:宫廷蝴蝶纹样追求繁复精致,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民间蝴蝶纹样则更加生动地反映了普通人的审美偏好和生活情趣。
随着民间艺术的兴起,蝴蝶纹样在各种工艺品装饰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精细复杂的制作工艺逐渐将蝴蝶纹样的宫廷风格与民间风格相融合,展现了文化的交融和时代的发展。由此,蝴蝶成为许多文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诗人李商隐就以“孤蝶小徘徊”等诗句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从而使蝴蝶超越了生物的范畴,成为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的象征。唐代李元婴代表作《滕王蛱蝶图》视为珍稀的艺术瑰宝,彰显了蝴蝶纹样在艺术领域中的崇高地位。此外,如“梁祝化蝶”“腐衣化蝶”等传说故事,体现了蝴蝶所承载的美好寓意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使之得以世代流传。
(二)蝴蝶纹样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蝴蝶纹样因其优美的形态与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因其美好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因此经常被用作刺绣的主题。刺绣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之一,它以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在明代,南京云锦以其精湛的织造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设计而闻名于世,云锦上的蝴蝶纹样通常与龙、凤、花鸟等吉祥图案相结合,共同构成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组合。《百蝶图》是清代湘绣中的一件杰出作品,刺绣大师运用精湛的针法,细致入微地绣制出上百只形态各异的蝴蝶,翅膀轮廓、斑斓纹理及色彩层次都被精心刻画,不仅展现了刺绣技艺的极致水平,还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与热爱之情。
蝴蝶纹样作为瓷器中广泛运用的艺术符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趣和生活情趣。蝴蝶与花卉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清代康熙年间制作的五彩瓷盘上,蝴蝶鲜艳的颜色、流畅的线条与花卉共同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匠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理解和精准呈现也使清代的蝴蝶纹样繁荣发展。
二、蝴蝶纹样艺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分析
符号承载着特定且独特的意义,它历经了从图像到代表再到象征这一系列的演变,最终得以确立其符号身份。在文化的世界里,任何文化成果都要靠各种符号来传达它的意义。在艺术领域,蝴蝶纹样作为一种视觉元素,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被艺术家们诠释,展现出其多变的形态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冯钢在《艺术符号学》中指出:“所谓‘能指’是指称或代表某一事物的媒介物品,‘所指’是指称或涉及事物的概念或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前者是表达层面的,后者是内涵层面的。”通过符号学分析蝴蝶纹样,是对其作为艺术符号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探索,更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象征、审美情感及哲学思考等的深入挖掘。
(一)能指分析
“蝶”之精髓,在于对其形态之描绘,造型不仅是认知与理解对象之基石,更是对其本质、精神与气质的视觉共鸣与展现。蝴蝶纹样的构成动静相宜、曲直相衬、虚实相生,同时追求画面的含蓄自然,赋予观者以雍容华贵而又空灵饱满的视觉享受。动静之变尤为蝴蝶纹样所擅,如飞蝶花卉图,静谧花卉与翩翩彩蝶相映成趣,动静交织、生机盎然。蝴蝶纹样的外部造型美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多维透视、写实表现、几何抽象、特征强化以及变形融合等方面。内部装饰则包括线条勾勒、纹样嵌入等。这些元素源于自然蝴蝶的纹理,通过提炼、概括和简化,既保留了自然美感,又便于制作和生产。色彩作为形状的重要支撑,在蝴蝶纹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唐代浓烈的色彩到宋代的淡雅清秀,直至清代的繁复多彩,蝴蝶纹样通过其形状与色彩的精妙结合形成了极致典雅的装饰效果。不同历史时期的蝴蝶造型各自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意趣,蝴蝶纹样追求造型的对称与均衡,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二)所指分析
在中国古代纹样艺术中,“双飞蝶”与“蝶恋花”常被视为自由恋爱与坚贞伴侣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唐代流行的“蝶恋花”纹样以绚烂的花卉为核心,周围环绕着翩翩起舞的蝴蝶,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蝴蝶交配后即逝的独特习性而被赋予了忠贞不渝的象征意义。《搜神记》韩凭夫妇因反抗强权、捍卫爱情而双双殉情,他们化为蝴蝶、翩翩飞舞的故事成为忠贞爱情的有力证明。这个故事激发了许多民间传说的诞生,其中广为流传的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红楼梦》中“百蝶穿花”作为一种纹样名称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蝴蝶图案的普遍喜爱与广泛应用。“百蝶”这一术语常见于清代宫廷服饰及相关文献记载中,对应的服饰纹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由上百只蝴蝶组成的图案,展现了蝴蝶群舞的壮观景象;另一类则是蝴蝶与其他元素如折枝花、双喜、龙凤、团寿等巧妙结合的复合纹样。这些组合不仅丰富了视觉层次,更蕴含了吉祥寓意与美好祝愿。古人常以化蝶之姿,构想挣脱尘世枷锁,遨游于逍遥无垠之境,重获新生。这一幻想中蝴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兴起,蝴蝶纹样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传统设计中蕴含的伦理教化色彩逐渐褪去,转而更加贴近并强化世俗生活的欢愉与情趣。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物形象都被巧妙地融入吉祥的寓意,成为这一时期蝴蝶纹样的鲜明特征,深刻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幸福安康生活的热切期盼与追求。清代的蝴蝶纹样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层出不穷的富含吉祥寓意的纹样,这些纹样不仅丰富了蝴蝶图案的内涵,更成为该时期蝴蝶装饰艺术的一大亮点。蝴蝶与猫、折枝花卉相结合的图案巧妙地寓意着“耄耋富贵”。在这类图案中,蝴蝶被视作长寿老人的象征,与猫、折枝花卉共同构成了健康长寿、富贵吉祥的美好祝愿。
所有文化创造都深植于人类对事物的精神寄托,自图腾崇拜时期开始,这种倾向促成了精神符号的诞生。苗族人民对蝴蝶怀有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寄托,视蝴蝶为祖先的象征,这便是“蝴蝶妈妈”的由来。因此,蝴蝶对于苗族人而言,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灵,更是与他们血脉相连、灵魂相依的存在。蝴蝶纹样从简单的装饰图案升华成了文化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深远意义,具有深厚的情感价值,得到不断传承与发展。
符号学的核心在于对符号的精心筛选、创新组合、灵活转换与再生创造。在现代社会中,蝴蝶纹样不仅在传统工艺和艺术中保留其重要地位,还在时尚、设计、建筑等各个领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设计师们将传统蝴蝶纹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艺术作品。蝴蝶纹样作为一种艺术符号,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内涵,在传统艺术和现代设计中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和象征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蝴蝶纹样的艺术符号,能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蝴蝶纹样艺术符号的当代应用
蝴蝶纹样的演变历程,孕育出了独特且绚丽的蝶文化,民间流传着许多与蝴蝶相关的优美故事。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以蝴蝶为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及艺术画作,还有无数镶嵌着蝴蝶形象的工艺品。蝴蝶纹作为现代设计中常见的图案,以其丰富的艺术形态,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展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它跨越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使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得以重新焕发活力。
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徐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艺术手法闻名。他的作品《凤凰》中利用废旧材料重构了两只巨大的凤凰,在细节处融入了蝴蝶纹样。通过这种创作手法,徐冰不仅延续了传统蝴蝶纹样的美感,还赋予其新的意义,探讨了生态与文化的关系。
英国著名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的“蝴蝶”系列作品,巧妙地运用真实的蝴蝶作为创作素材,结合装置艺术和绘画技法,将蝴蝶的形态和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仅仅展示了蝴蝶的自然之美,还通过对生命与死亡这一深刻主题的探讨,为蝴蝶纹样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在他的艺术展览中,蝴蝶纹样成为引人深思的艺术符号,激发观众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相对于蝴蝶的生命,人类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比漫长。生命,作为艺术创作的母题与终结,人们对其的探索和追求几乎在每一个时代里都从未终止。
蝴蝶纹样在数字艺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数字艺术家Beeple对蝴蝶纹样进行3D建模和渲染,将蝴蝶元素融入未来和科幻风格的作品,形成了许多富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Beeple创造出一个充满着未来感的数字世界,蝴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象征着微小变化对整体系统产生的巨大影响。
艺术家们将蝴蝶纹样融入其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还通过现代艺术语言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意义。展示蝴蝶纹样在当代艺术中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可能。
四、结语
蝴蝶纹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经典题材,在多个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应用。这些艺术品展示了精湛的工艺美术技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家为蝴蝶纹样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结合传统的蝴蝶图案和现代审美趋势,拓展蝴蝶纹样的表现形式,为蝴蝶纹样在全球文化互动中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通过对蝴蝶纹样艺术符号的研究,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能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创新与突破,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1.
[2]吴风.艺术符号美学:苏珊·朗格符号美学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60.
[3]冯钢.艺术符号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10.
[4]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3:9.
[5]丁希凡.蝴蝶纹样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6]包小燕.蝴蝶纹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
[7]陈丽榕.中国传统蝴蝶纹样的形意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2.
[8]代铮.陶瓷装饰中蝴蝶纹饰的符号表达[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