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12-31 00:00:00姜小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8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优化策略企业管理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现代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探讨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对策,具体包括组织结构优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落实信息化管理、实施精益管理等,旨在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发,助推现代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优化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4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3

0 引 言

在现代企业运营实践过程中,企业管理是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优势和发展前景。但综合来看,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着多个层面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等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要想切实保持现有的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既需要现代企业管理者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较强的决策能力,也需要其具有创新的勇气。为此,探索现代企业管理的优化策略,促进企业转型和变革管理,是众多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所谓现代企业管理,是指在科学管理理论支持下,融合信息技术、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来开展和优化企业管理活动,并实现企业预设目标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不仅涉及传统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还涵盖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财务管理是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指挥棒”。要想切实实现相关管理效益最大化,科学管理是第一步,这就需要现代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自身优化与创新发展思路,激发生产潜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结构不合理

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对企业运行效率和实际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综合来看,目前各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层级过多、职能划分不清、权责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一方面,在传统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中,各级管理层次分明,但过多的层级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真或延迟。因为决策信息从高层传递到执行层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造成信息扭曲和耗时,容易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在部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实践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模糊,职责不明确,导致工作内容重叠,容易出现职责推诿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或因为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与此同时,权责不对等会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和执行困难[1]。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的员工拥有较大权力,但因内部未明确责任划分,当工作发生问题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难以追责到具体责任人;还有一部分员工没有得到足够的权力支持,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2.2 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所以会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是因为能够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较大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但就现阶段而言,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缺乏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员工认同感不强和忠诚度不高,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具体而言,许多企业眼光短视,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长期投资。实际上,企业大多将资源集中于生产和销售工作,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建设,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滞后,难以形成具有凝聚力和激励作用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划,但多数企业在此方面缺乏明确的战略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文化建设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缺乏具体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导致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落地,更难以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2.3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在信息化时代,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此前,许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决策失败、失误事件频发。一方面,虽然已有部分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较为滞后,缺少统一的信息平台,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难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信息孤岛”现象持续存在,由此影响了企业运营效率[2]。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已经建立较为先进的信息系统,但并未与时俱进,在实际应用中未充分开发和优化相关功能,或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持,即已有员工对此类信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低,企业也并未由此开展一系列培训和管理指导,或引进新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例如,一些引进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统的企业,会因为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管理导致系统使用率不高,许多功能被闲置,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弱化了信息化管理的潜力。

2.4 精益管理实施不到位

精益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高效运营的管理方式。但许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方法不当、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导致精益管理效果不佳,无法实现预期管理目标[3]。此前,虽然精益管理概念已经被广泛传播,但很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其内涵缺乏深入理解,甚至误以为精益管理只是简单的成本削减或流程优化,忽视了精益管理所强调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另外,精益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然而,实际上许多企业在执行精益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机制,对精益管理认识不到位,在一段时间内未取得精益管理效果就会转而实施其他方案。但实际上,精益管理本身强调持续改进,在短期内实施精益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 现代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夯实基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优化组织结构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首要任务。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完善问题,企业可有针对性地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可实施扁平化管理,即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使信息传递更加快速、准确。在传统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中,管理层级过多容易导致信息在层层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或延迟的现象,从而影响决策效率[4]。而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可以简化中间管理层级,使高层管理者更直接地与一线员工沟通,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可在实践中构建矩阵式组织结构,并将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相结合,引领企业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项目需求。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类似权责冲突、部门间不协调等难题,使员工在工作中面临不同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增加工作压力和协调难度。此时,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权责分工和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和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征求全员意见科学优化组织结构,将其中涉及的各项制度、规章落到实处,以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2 关注根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要想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问题,企业要积极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增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此阶段站稳脚跟,就需要积极提高自身价值,全方位、多层次地创新企业文化。首先,各企业主体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日常管理和运营中,通过规范制度、优化流程和行为,使其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例如,企业主体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可加入价值观评估指标,从员工的利益角度出发,引导其在实践工作中主动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其次,企业要注重引入创新的企业文化形态,明确企业发展现状,并将企业文化形态与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常态体系,以此助推企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5],具体可通过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完善相关制度,优化企业文化建设。另外,企业可通过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组织企业文化研讨会,设计企业价值观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将企业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员工,以此增强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各企业主体要积极汲取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本企业化”的文化建设思维和方案,同时,要在这一方案落实过程中评估其实效性,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

3.3 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管理

要想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效用最大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在实际中,首先,现代企业管理者需要革新管理理念,引导内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氛围,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尤为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因为一些具有核心价值的数据一旦被泄露,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安危,所以相关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安排技术人员不断测试与优化设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经过多次测试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将其投入实践之中[6]。其次,企业可借助ERP系统等对企业财务、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成和管理,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例如,在其中的财务模块,可通过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和预算分析,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或在其中的生产模块中,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成本。此外,企业可加强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以洞察市场趋势,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并对传统单一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转化,从而促进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7]。例如,电商企业可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和分析全球市场数据,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精准的营销和服务,以此切实提高其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4 提高认识,实施精益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说明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若一直以“躺平”的姿态发展,容易被市场淘汰。要想打造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需要落实精益管理理念。在此之前,企业需要识别主要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绘制出详细的价值流图,以深度了解从客户需求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交付的整个流程,通过详细分析每个环节的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资源浪费或低效配置现象,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首先,企业要积极学习精益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切实改变观念,提高对精益管理的认识,消除传统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影响,脱离传统管理理念与模式的桎梏,并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广,以此使每个员工了解精益管理的作用和意义[8]。其次,现代企业管理者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大量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对其中的经验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和改良,以此构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最后,现代企业管理者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和优化精益管理。例如,对于某乳品生产工厂而言,可选择其中某一车间为标杆车间,将其生产线作为试点,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估,若其未达到预设标准,可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直至评估达标后再进行全面推广。

4 结束语

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的优化策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可通过实施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落实信息化管理、加强精益管理等策略进行企业管理优化,以此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当然,现代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具体工作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相应的策略,以实现高效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婧.现代企业管理中传统文化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23(34):5-8.

[2]余元杰.业财融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3(11):210-212.

[3]龚志清.精益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3(11):132-134.

[4]王军成.基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营销战略管理的创新思考

[J].质量与市场,2023(18):28-30.

[5]魏博.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J].今日财富,2023(6):43-45.

[6]李超.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中小企业,2022(10):216-218.

[7]朱晓婉,李俊.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管理路径及优化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4(4):95-97.

[8]龚志清.精益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3(11):132-134.

[收稿日期]2024-04-22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优化策略企业管理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13:21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如何提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9:09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1:35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7:21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59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