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24-12-31 00:00:00钱凤
中国标准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妇科肿瘤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摘 要:目的:分析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32例,实施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干预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为: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变化趋势更明显;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PSQI评分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趋势,SF-36呈升高趋势,观察组患者变化趋势更明显;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患者较为满意。

关键词:妇科肿瘤,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62

0 引 言

妇科肿瘤是指女性生殖系统中出现的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其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等。这些肿瘤的发生与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激素水平、遗传因素、感染和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1-2]。宫颈癌是最为常见的妇科肿瘤,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我国发达城市,其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后往往已经到中晚期,患者死亡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差[3]。妇科肿瘤患者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临床上除了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疗,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干预的系统性和指导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为了进一步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2例,患者均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相关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年龄52~76岁,平均(58.69±5.28)岁;其中宫颈癌1 2例,子宫内膜癌10 例,卵巢癌6例,其他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 0 ~7 8岁,平均(58.97±5.43)岁;其中宫颈癌13例,子宫内膜癌10例,卵巢癌6例,其他3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不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状况佳,有交流欲望。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通过面谈、观察和使用评估工具等方式,收集与患者心理状态相关的信息。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情绪体验、行为表现和思维内容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和情绪表现,包括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语言表达、睡眠、进食等,来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整合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和评估结果,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情绪障碍、认知症状等症状,并评估其严重程度。(2)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减少刺激和干扰,帮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松,确保环境与患者的需求和偏好相匹配。与患者建立真诚而支持性的关系,表达关心和理解。倾听患者倾诉,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应对能力。教授患者应对压力和困难的具体技巧和策略,如放松训练、呼吸练习、注意力转移、问题解决等,以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应对适应性。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作为评价指标,得分越高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匹兹睡眠质量量表(PSQI)[5]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越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患者的情况越好。(3)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院内自制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统计学分析部分由SP SS 22 .0操作完成,计数资料行t 检验,以(x±s)的形式纳入;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数据的表示以百分比的形式纳入,P<0.05判定差异性。

2 结 果

2.1 心理状况

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变化趋势更明显(P<0.05),详细数据可见表1。

2.2 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与干预前进行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PSQI评分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趋势,SF-36呈升高趋势,观察组患者变化趋势更明显(P<0.05),详细数据可见表2。

2.3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lt;0. 05),详细数据可见表3。

3 讨 论

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组织活检、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来确定。妇科肿瘤患者常常面临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困扰,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受到生活质量的影响,如性功能障碍、身体形象改变等[7]。除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应对负面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程序可以通过情绪支持、心理辅导和应对技巧培训等方式,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教授患者应对压力和困难的具体技巧和策略,如放松训练、问题解决、心理调适等。技能的培养可以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提高应对适应性,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加重[8]。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与其他治疗和康复措施相结合,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好地调整心态、减少因病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身心康复的进程。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心理支持,有效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9]。这些临床优势有助于综合管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升整体护理质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患者较为满意。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干预的系统性和指导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10]。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患者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患者较为满意。在临床上规范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玉珠,谢吟梅,林琳,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J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2):2391-2393.

[2]李玉文,钟玉瑶,江雪莲,等.循证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8):17-19.

[3]张美花.心理干预配合延续护理减轻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9):54-55.

[4]姚敏.PERMA模式下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心理弹性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22):114-116.

[5]回兰华,吴永梅,张兰,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实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2):79-81.

[6]李美谦,康凯,蔺菲,等.综合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心理韧性、心理紧张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我和宝贝,2020,10(1):48-49+83.

[7]黄蓉.心理干预配合延续护理减轻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J]. 特别健康,2022(6):181-183.

[8]王蕊.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实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J ] .饮食保健,2020(42):189-190.

[9]车淑珍,李存英.多维护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随访依存性的影响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9,49(7):24-26.

[10]张艳,胡德英,刘义兰,等.妇科肿瘤患者医学应对及负性情绪在家庭关怀度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J].护理学杂志,2023,38(12):89-92.

作者简介

钱凤,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护理学。

(责任编辑:刘宪银)

猜你喜欢
妇科肿瘤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21:09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04:07
Motive与Motivation:从休谟的动机论到动机论的休谟主义
道德与文明(2016年5期)2016-12-07 01:11:24
肺栓塞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08:35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8:47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6:20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