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清
【摘要】 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方法 60例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采用信封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 实验组采用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死亡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93.33%(28/30)、0, 均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13.33%(4/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肿瘤多数属于良性肿瘤, 采用联合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妇科肿瘤;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49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或其他妇科疾病手术后发生率为7%~45%。栓子脱落可致肺栓塞, 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为了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了解妇科肿瘤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 对妇科肿瘤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 对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 可有效地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 将会对患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本院针对收治的妇科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采用信封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55.18±3.28)岁;实验组患者年龄44~76岁, 平均年龄(55.10±3.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告知患者卧床休息两周, 将患者患肢抬起30°左右, 使得下肢血流恢复, 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加盐酸川芎嗪对患者进行下静脉滴注操作,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肝素滴注剂量, 连续治疗2周, 2周后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实验组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联合治疗, 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 手术前12 h停止给药, 采取导管术进行取栓, 手术中在患者大隐静脉分支部位留置溶栓导管, 将导管留置时间控制在3 d左右, 手术后经由导管对患者滴注25万单位的尿激酶, 进行溶栓处理, 操作2次/d, 直至患者下肢水肿消退为止, 待血管内膜修复完成后, 拔除导管, 手术结束后, 给予患者扩张血管、抗凝、溶栓等治疗, 告知患者卧床休息2周、穿弹力袜, 使得组织加快消肿。
1. 3 观察指标[2] 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死亡率及症状缓解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93.33%
(28/30)、0, 均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13.33%(4/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为:静脉血流高凝或缓慢、静脉壁损伤等, 血栓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 其中, 妇科盆腔手术是发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原因及主要原因[3], 主要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需采用麻醉措施, 导致患者下肢肌肉得到松弛, 加之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输血、卧床、下肢静脉穿刺、感染及补液量不足等原因均极易导致手术后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4]。
临床中, 部分学者认为, 针对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其抗凝治疗即可, 但多数学者认为:单纯进行抗凝治疗不能使得已经形成的血栓出现溶解, 只能达到将凝血时间延长达到防止血栓再发的效果, 使用手术及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的方式在手术后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后遗症, 且复发现象较少, 能有效将病变范围缩小, 缓解患者急性期各项临床症状及表现, 使得血栓完全溶解。针对发病时间不长、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对患者实施气囊导管取栓手术及保守疗法联合治疗, 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预后[5]。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显示得出, 采用药物及手术联合治疗的实验组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死亡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采用单纯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说明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安全可靠, 能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死亡率分别为93.33%, 均优于对照组的73.33%、1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多种, 针对此类患者给予药物及手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锦秀.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临床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9):152-153, 156.
[2] 王新波.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7例患者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14, 21(13):25-26.
[3] 杨玉环, 董雁. 妇科良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4):104.
[4] 刘朝阳.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15, 21(23):33-34.
[5] 林梅艳, 肖惠琴.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2):5188-5189.
[收稿日期: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