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造完善适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各地区农业执法能力,切实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这对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现状做出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经费支持、挖掘问题以及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以期助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活动不断向好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健康发展,质量安全,监管改进,检验检测体系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34
0 引 言
2023年5月11日,我国正式推行了GB 2763.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其属于GB 2763—2021的一个增补版,新增了共计22种农药品种、9种检测方法以及限量标准51项等。意味着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则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做出深入研究,以此进一步提高各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确保我国农业能够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早在2000年便开始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以及安全方面的管控力度,先后推行了诸多有关政策和文件,历经20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来看,覆盖省、市以及县乡各级单位,并且覆盖各个地区的一个较为优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据统计,全国现有农业质检机构大约有220 0多个,实际从业人员数量接近23,0 0 0人,而且规模上呈现出了持续扩大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23年4—5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实施了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主要检测对象包括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还有畜禽产品,共计96个品种、130项参数以及7575个样品,结合检测结果来看,总体合格率达到了97.5%,其中各类农产品合格率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各类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仍有待提高,对此,农业农村部,强调地方农业农村部切实结合具体问题,开展追根溯源活动,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以及监管成效,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1]。
2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必要性
2.1 属于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持续增强地区各类农产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是推动地区农业不断向好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打造优质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工作,则属于持续提高各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关键举措。近几年,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存在着化肥以及农药使用不合理甚至过度使用等问题,不但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给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既不利于区域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容易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检体系,则能够对化肥以及农药开展全面深入的检测工作,增强有关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助于提升农药、化肥使用的合理性以及适宜性,提升区域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进而有助于持续提升区域各类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
2.2 能够确保农产品质检工作高效落实到位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来讲,其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多、检测范围广,工作流程具备着一定的复杂性,任何一个环节未能做好相关检测工作,均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打造合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健全各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规章制度,明确质检工作流程、具体的质检工作方法、负责开展此项工作的具体部门、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权责等,这些均有助于农产品质检工作不断地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从而可确保农产品质检工作高效落实到位,不断增强质检能力,提高质检成效,切实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3]。
2.3 是提高农业生产监管水平的需要
随着乡村振兴等多项战略和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这也给当地农业生产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打造农产品质检体系,能够持续提高质检工作成效,获取到更为精确可靠的检测结果,而这些结果则能够成为有关部门明确监管重点、确定监管目标、制定监管计划、采取监管措施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监管活动的科学性、全面性,从而实现全过程以及精细化监管,这对于切实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各类农产品的安全等方面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措施研究
3.1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对于农产品质检机构来讲,其无论是开展质检体系建设还是正常运行均需要产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如人才引进以及培训费用、仪器设备更新迭代以及养护维修费用、耗材的购买费用等。而农产品质检机构属于公益性机构,并不具备营收能力,所以必须要由政府部门为其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如此方可提高质检体系建设成效,切实保证农产品质检机构稳定高效地运行下去。因此,各级政府应切实结合本地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工作,可以成立专项基金,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资金整体利用率,从而持续提高体系建设效率和质量。在条件准许的前提下,各级政府部门还应推行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活动中来,以此丰富经费来源,确保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活动能够得到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进而更为合理高效地开展人才引进、设备更新还有检测内容及流程的优化等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质检工作成效[4]。
3.2 做好问题风险挖掘工作,促进体系建设
为提高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成效,有关部门应注重做好问题风险挖掘工作,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改进,不断提高体系建设水平,保证农产品质检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对区域内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建议有关部门切实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以及地方政策等,针对区域内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活动,比如检验检测技术滞后问题、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检测流程问题、仪器设备问题、部门间协作问题等,在摸清体系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编制具体的解决方案,实现体系建设的持续优化与完善,达到高质量建设农产品质检体系的目的[5]。
(2)做好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挖掘工作。各地各级有关部门,应结合已有的监察数据,通过对大数据分析,挖掘目前农产品质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挖掘区域内隐患大以及问题多还有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农产品品种,对其给予重点检测和管控;针对危害因子以及关键环节落实摸底排查或专项评估工作,了解和掌握各类不达标产品的种类、来源以及规模还有日常用药基本情况等,从而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合理开展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的编制、监管方案的制定、标准以及制度的修订还有生产指导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风险问题防控能力[6]。
3.3 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制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保证农产品质检工作顺利高效实施的关键举措。建议各地有关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农产品质检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地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至少应包括农产品质检管理制度、农产品质检责任制度、农产品质检奖惩制度以及农产品质检考核制度等。通过制度明确当地农产品质检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可选用的检测方法、具体负责开展检测工作的部门及人员构成、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具体权责、奖惩机制以及考核标准与办法等,为当地农产品质检工作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并约束相关人员的思想与行为,不断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在提高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成效的同时,确保农产品质检活动能够高效落实到位。
例如:依据GB 2763.1—2022标准新增的22种农药品种以及51项限量标准,并结合本地区农产品实际情况,合理补充和完善当地农产品质检工作内容以及扩大检测范围。
再如,借助制度更新建设,明确本地农产品质检可以选用的技术和方法,如GB 2763.1—2022相较于GB 2763新增了9种检测方法,包括“植物源性食品中3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植物源性食品中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等,各地有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适宜地将这些新的检测方法纳入农产品质检管理制度当中去,以此为有关部门开展质检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7]。
3.4 做好专业检验检测队伍的建设工作
检验检测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质检工作的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检测标准持续修订以及设备仪器持续更新的背景下,检验检测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可促进区域农产品质检工作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重点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检验检测队伍,具体方法如下:
(1)站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区域有关政策文件、机构有关制度体系、检测标准、职业道德、仪器操作、技术运用、数据分析、网络信息技术、报告审核以及实验室管理等多个角度,针对现有检验检测人员开展长效性的系统培训,以此持续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2)借助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座谈会、鼓励优秀检验检测人员参加行业交流会议、提供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前往兄弟单位进行学习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学习工作,以此持续提高培训教育成效。
(3)基于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检验检测人员薪酬待遇体系,提高选用门槛,面向社会引入具备丰富检验检测经验、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够熟练运用各类网络技术和仪器的高素质、高水平检验检测人才,实现整体队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8]。
4 结 语
综上所述,建设以及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切实保证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不断提升区域乃至全国农产品品质及安全性的核心举措,能够推动我国农业以及社会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做了深入探究,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成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芬鹊,房俊波,韩晓蓉,等.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J ]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0):191-194.
[2]张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29):193-194.
[3]韦明武,杨武,蒙焕松.黔南州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的现状及建议[J].农技服务,2022,39(7):116-118.
[4]沈永生.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创新建设[J].广东蚕业,2020,54(4):13-14.
[5]韩丽英,丁丽, 申志瑞. 石嘴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 ] .宁夏农林科技,2020,61(11):60-61+71.
[6]白新明.关于加快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力提升和结对助推\"双认证\"策略探—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现代食品,2022,28(20):117-119+123.
[7]范家豪,卢雪球,李桂花,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创新思路[J].南方农业,2022,16(20):137-139.
[8]冯志强, 刘海金, 夏小龙,等.浅谈西藏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议[ J ] . 西藏农业科技,2022,44(3):89-91.
作者简介
燕娜娜,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责任编辑:袁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