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

2024-12-31 00:00:00谢义琴王恒刁剑张璐
中国标准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标准化建议

摘 要:标准是引领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规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梳理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现状基础上,对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从标准体系框架构建、重点急需标准研制方向、标准二元结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标准化,现状,建议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06

0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1]。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首次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对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要求具体、详实,为实现以标准化推动和引领绿色发展提供了工作方向。

1 标准化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标准是引领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基础支撑

绿色技术创新是引领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2]。标准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将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加快其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引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变提供基础支撑。

1.2 标准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坚持高标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3]。通过提高标准,一方面,可以对新发展项目起到引导作用,从源头把好环境准入关,为绿色低碳产业的引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现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淘汰污染严重、能效低下的设备和技术,以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是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1.3 标准是规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标准作为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技术文件,可以规范社会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建立节能、低碳、节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是规范行业秩序、引领市场消费趋势、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的重要抓手。

2 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现状

四川省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发展标准研究。截至2023年底,四川省省级地方标准中现行有效的绿色发展标准共有59项(见表1),归属经济和信息化、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10个部门管理,以标准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目前四川省尚未提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化工作由各部门各自负责,各业务领域标准发展不平衡,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发展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3 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3.1 高耗能、高排放制约绿色发展,绿色转型需要标准支撑

近年来,四川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加强能耗、环保等执法监督和查处力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四川省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占比偏高、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偏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污染物排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仍客观存在[4]。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是四川省推进绿色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

要从根本上推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绿色发展,就需要通过不断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以标准为载体,加速推动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解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的共性难题,促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推进绿色转型进程。

3.2 工艺设备落后阻碍绿色发展,先进技术推广需要标准支撑

企业要实现减污降碳、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的目标,首先要依赖工艺设备的革新,提升装备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而四川省优质、高效、低耗、节能、低排放工艺普及率低,大多数企业仍沿用落后的传统工艺和装备,阻碍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工艺设备落后,一方面,四川省绿色工艺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等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欠缺;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不足,先进的绿色工艺和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

3.3 过度消费不利于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行为培养需要标准支撑

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日益深入民心,但总体来看,四川省现有的消费模式与绿色消费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一些领域依然存在过度消费现象。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更多地是去追求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部分企业为迎合市场、获得更高利润,往往通过过度包装的方式,设计和使用层数过多、空隙率过大、成本过高的包装来提高产品附加值[5]。而过度包装的成本往往由消费者买单,既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产生更多的污染排放和一次性包装废弃物,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又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绿色发展。

培养绿色消费行为,一方面,需要紧扣绿色低碳目标,将绿色消费理念通过技术标准融入到生产、流通和服务各个环节中,大力普及绿色低碳产品,从源头上抑制各种过度消费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绿色消费行为标准,约束过度消费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从终端消费环节引导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4 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建议

4.1 构建支撑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总体要求,结合四川省标准化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现状,建议构建符合四川省实际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总体框架。总体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标准、绿色空间布局标准、绿色生产标准、绿色生活标准等4个一级子体系,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二级子体系、48个三级子体系(见图1),覆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源、工业、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居民生活、旅游等重点行业和领域。

一是基础通用标准,适用于对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的基础支撑,具备基础性和普适性特点,具有广泛指导意义,主要包括术语分类标准、通用方法标准、技术通则标准等。

二是绿色空间布局标准,适用于支撑合理布局区域活动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主要包括国土空间标准、环境准入标准、生态保护修复标准等。

三是绿色生产标准,适用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对生产活动从能源资源使用、设计、生产、加工包装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主要包括能源绿色低碳标准、资源节约标准、绿色制造标准、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等。

四是绿色生活标准,适用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对吃、住、行、游、购等各类活动进行规范,主要包括绿色餐饮标准、绿色居住标准、绿色出行标准、生态旅游标准、绿色采购标准等

4.2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重点急需标准研制

以不断完善四川省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为核心,以填补绿色发展标准空白、弥补关键技术标准短板、体现地方特色为着力点,积极开展标准研究,强化重点急需标准供给,着力推动标准应用实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打牢绿色空间布局标准基础,严格把控项目准入门槛。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土地综合整治资源潜力调查评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技术方法、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等大力推进国土空间标准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围绕土壤、水、矿山、草原等保护与修复,建立实施绿色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页岩气、中药类制药工业等四川特色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工业炉窑、锅炉、砖瓦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制,加强固危废、新污染物、放射性、环境与健康、环境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标准研制,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再生水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资源开发利用标准研究。

二是不断提升绿色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绿色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围绕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煤炭地下气化清洁开发技术等,大力推进能源绿色勘查与开发标准研究。围绕节能高效实用技术及先进装备以及高效洗煤、配煤和型煤综合利用技术等,加快推动节能技术与装备标准研究。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技术标准研制,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推进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用水智能管控等节水工艺、技术、装备标准研究,完善用水单位节水、建设用地项目节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标准体系。推进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质能碳捕集封存等技术、装备、产品标准研究,完善绿色包装通用规范及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技术规范。围绕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地与基地建设、投入品使用及产品加工,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三是加快构建绿色生活标准体系,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研究制定反餐饮浪费工作指南、餐饮节约行为规范、餐饮服务节约管理规范、绿色餐饮企业评价规范,倡导绿色餐饮理念。围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采购技术、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低碳零碳村镇(社区)建设评价等,完善绿色居住标准体系。围绕城市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清洁能源替代等,推进绿色出行标准研制。围绕生态旅游区建设、服务、评定,完善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绿色采购指南、绿色采购服务规范,推广绿色采购行为。

4.3 完善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二元结构

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突出经营主体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加快推进构建标准二元结构,推动标准供给向政府和市场并重转变,以更好满足新发展形势下市场和绿色先进技术创新对标准的需要。

一是厘清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定位与边界。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方面,由政府主导制定强制性标准。在围绕政府职能需要、支撑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或者配套使用、对市场进行基础性的技术规范、基础通用方面,由政府主导制定推荐性标准。在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竞争力方面,由社会团体、企业等经营主体自主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二是大力发展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将支撑绿色发展中的先进技术标准交由市场主导制定,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技术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充分释放经营主体标准化活力。并依托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等,面向社会团体、企业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指导社会团体、企业提升标准化能力。通过实施团体标准“领先者”制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社会团体、企业瞄准行业领先,提高标准水平,实现以先进标准引领绿色发展。

三是建立完善政府评价采信转化机制。鼓励在地方标准中吸纳和引用团体标准,鼓励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中积极采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具备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在符合政府颁布标准条件的基础下,支持将技术水平高、实施效果好、应用范围大的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转化为地方标准。

参考文献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2-01-25)[2023-01-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01/25/content_5670359.htm?eqid=f42e72920007b13700000003648016b4.

激活绿色技术创新新动能 ——《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之四[EB/OL].(2022-12-28)[2023-01-25].https://www.ndrc.gov.cn/xxgk/jd/jd/202212/t20221228_1345086_ext.html.

许钦祥.论标准决定质量[J].中国标准化,2020(6):22-23.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Z].2022.

宋莹.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治理商品过度包装[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2(5):10.

作者简介

谢义琴,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标准。

王恒,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环境标准。

刁剑,通信作者,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标准、环境管理。

张璐,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标准、环境法律。

(责任编辑:张瑞洋)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标准化建议
标准化简述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试论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
新形势下闽北绿色发展实践模式探析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7:59
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2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建议答复应该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