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三维审视

2024-12-31 00:00:00李姿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实践路径党建

摘" 要:党建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结合现实状况,分析基层党建组织力不足、专业党建人才不足、乡村治理合力不足、基层党建精神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发挥组织引领,加强党建对乡村治理的组织领导;发挥智慧引领,打造专业的基层党建组织;发挥合力引领,建设乡村治理力量共同体;发挥思想引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优化路径,对新时代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党建;乡村治理;问题;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0-0071-04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leading role of party building in rur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the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party building talents, the lack of joint force of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lack of spiritual power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nd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of party building over rural governance; give full play to the wisdom to lead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organiz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joint efforts to lead and build a community of rural governance forces. Giving full play to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other optimization path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party building and lead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era; Party building; rural governance; problem; practice path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同时,明确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由此可见,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因此,新时代,如何以党建更好地引领乡村治理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剖析当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具体策略,对于答好这道题具有重大意义。

1" 价值之维: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进入新时代,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突出党建在乡村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对于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1"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推进新时代乡村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中国乡村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乡村、发展乡村的正确领导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写了几千年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剥削历史,解放广大农民的身心,唤醒广大农民的独立意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开展土地改革,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农村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广大农民探寻适合农村的发展道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乡村治理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乡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2"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筑牢新时代乡村意识形态阵地的关键之要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一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根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安康。基层党建是做好乡村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连接党和人民的重要桥梁,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过程能够将党中央的决策、党的相关理论传播到基层,使乡村人民能够理解、宣传、贯彻党的相关决策及理论,并转化为群众性的实践活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又能够将乡村人民的思想动态反馈给党,促进党和基层人民的双向互动。此外,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够严防意识形态领域的显著的或隐蔽的风险,抵御、破除不良风气的侵害,引领乡村人民用正向的、积极的方式来愉悦身心,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乡村人民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走进精神富裕的时代。

1.3"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凝聚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力量的核心所在

社会的发展证明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是保证乡村工作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坚强力量,乡村治理的一切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必须坚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2]”。而政党作为社会整合的工具,能够把各种力量联结起来完成既定目标。因此,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能够在乡村治理当中把各种能用的、有用的力量汇聚起来,完成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推动乡村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整合基层的社会组织力量,培养更加健全的乡村治理队伍,凝聚更多的人才与资源,唤醒乡村人民自觉加入到新时代的乡村建设当中。

2" 困境之维: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直以来,我国在乡村治理工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进入新时代,我国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基层党建组织能力、治理能力较弱,专业党建人才缺失,党建工作信息化程度低,乡村治理形成合力不够,参与乡村治理的力量较少,党建引领的精神动力不足,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2.1" 基层党建组织力不足,治理能力较弱

乡村治理要做好,关键看基层党组织、看基层党员。但在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党建的组织能力和治理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一方面,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功能有所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工作定位不清楚,纪律较为松散,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中流于形式,对乡村治理的具体情况不清楚,领导力下降,权威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党员接受的教育不到位,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作风松懈,责任意识不够强,没有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没有发挥党员应有的榜样作用,遇到困难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并且,部分基层党员创新意识不强,对于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没有深入研究与探索,没有创新思路和工作路径来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发展,缺乏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

2.2" 专业党建人才不足,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民众对于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乡村的现状无法满足要求。一方面,基层党建人才构成缺乏活力。乡村党建的工作者中,中、老年人的占比更高,业务能力也不够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信息技术思维不强,更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不了解,不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段,甚至还有些年纪较大的基层党建人员会抗拒使用电脑等工具,对于智慧党建平台的运行也不够熟悉,仍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大量工作开展起来没有效率;另一方面,年轻的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年轻人是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潜在力量,但由于乡村的待遇等问题,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基层工作当中,很少能够把年轻人留下来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2.3" 乡村治理合力不足,参与治理的力量较少

一直以来,如何让乡村多元主体成为乡村治理合力的“最大公约数”是我国乡村治理中一大不可忽视的难点问题。进入新时代,参与乡村治理的力量仍然较少。一方面,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医疗等条件,更多的人进入到基础设施更好的城市里生活。因此,乡村里的人力资源流失,乡村治理的合力就不可避免地少了。而留守在乡村中的群体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也就导致了他们参与到乡村治理中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参与到乡村治理的组织较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委员会和一些民间社会组织的参与度较少。其中,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其自治能力却不足。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关系未厘清,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过于泛化,工作繁重,进而缺少引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除此之外,一些社会上的组织、企业也缺乏参与乡村治理的责任感与自觉感,而基层党组织也缺乏引导这些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到乡村治理的自觉。

2.4" 基层党建精神动力不足,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工作,而导致意识形态工作较为薄弱。由于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要求的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深入人心,基层党组织始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投入不够,创新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除此之外,基层的文化建设不够完善,文化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够突出。加之,大部分的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有限,及自媒体时代的短视频的流行,因此,其也成为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的重点侵入对象。一些优良的精神文化食粮也在渐渐被忽视。此外,进入新时代,算命、看风水、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仍然在广大农村活跃,而基层的党员干部对这些落后的文化糟粕警觉性不高,没有做到坚决抵制。

3" 路径之维: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进路

进入新时代,必须聚焦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策略。只有加强党建对乡村治理的组织引领,融入互联网智慧,聚合乡村治理的共同力量,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乡村治理,构建现代化的美丽乡村。

3.1" 发挥组织引领,加强党建对乡村治理的组织领导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3]”。党领导一切,党在乡村治理中处于领导地位,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4]”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关键核心,在完成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中也要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

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组织核心,首要的就是完善基层党组织的体系建设,将抓好党内组织建设作为关键一招,对标党中央的要求,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其次创新乡村治理的机制,加强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构建人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和民主议事协商机制等,加强和其他基层组织的联系,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加强党的凝聚力,汇聚成一股团结的力量,推动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发展问题、难点问题的解决,推动乡村协同治理,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能够转化为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5]。最后,基层党员要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权威性。

3.2" 发挥智慧引领,打造专业的基层党建组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治理中同样重要。首先,要加强党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积极鼓励年轻的力量到基层去,改善基层党建的人才构成,增添乡村治理的活力,并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加强工作技能的训练,特别是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提高党建工作的业务处理能力。乡村治理工作繁重,必须要以提升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工作能力为切入点[6]。其次,推动党建人员的思维信息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在互联网时代,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和AR等智能化技术手段融入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人员树立信息化思维,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引领乡村治理的发展。最后,搭建基层党建的互联网平台。打造党建宣传平台,通过“互联网+党建”模式,强化党的思想理论的引领,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对党建教育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推荐,降低理论宣讲中的劣势,使党建工作更具针对性[8]。打造数据管理平台,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一体化数据平台,形成资源高度整合、共建共享的智慧党建平台和社区服务管理平台[9],推动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能使乡村治理更加显现人性化、智能化。打造多方联动的交互式平台,打破空间的局限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能的同时也方便了解社情民意,解决问题,方便人民群众进行互助交流与资源分享。

3.3" 发挥合力引领,建设乡村治理力量共同体

李大钊[10]曾指出,官吏与公民,全为治理国家事务的人;人人都是治者,人人都非属隶,其间没有严若鸿沟的阶级。人人都是乡村的治理者,乡村治理的过程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过程,因此,必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服务人民为原则,汇聚整个乡村治理中的各方力量,这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乡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基层党组织要掌握所在地的情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效能,引导、监督基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环境,增强乡村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要让人能够留得下来。只有留得下来才能够增加乡村治理的参与者。除此之外,充分发挥乡村留守群体的力量。乡村留守群体,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更知道乡村缺什么,因此,要加大乡村调研力度,联合乡村留守群体的力量,发现乡村治理的现存问题并予以解决。其次,基层党员要融入到群众当中,发挥其能力特长,尽心尽力为乡村人民办好事、解难题,以先锋模范的魅力引导乡村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最后,基层党组织要引领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积极加入到乡村治理当中。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大多是碎片化存在的状态,因此必须引领其他的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11]。乡村治理是一场生动形象的社会大实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平等尊重的民主协商,建立基层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企业的相关联系,激发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发掘一切力量,引进相关的资源、服务以及管理,这样才能有强大的合力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各方面的需求,切实将为人民谋幸福落到实处。

3.4" 发挥思想引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基层的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党的思想引领,思想建党是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引领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鼓舞着人民一步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12]”。因此,要把乡村的魂铸好,就必须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把基层的意识形态工作把握好,做好党的思想引领。首先,基层党组织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发挥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思想引领优势。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思想、方针政策传达给基层民众的枢纽,因此基层党组织不仅要把党的思想学习好,更要把党的思想宣传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群众的头脑,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乡村发展的要求。其次,加强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完善基层文化公共设施,如建立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乡村书屋等,以乡村人民喜闻乐见的多样形式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如乡村书画展览、乡村歌手大赛、篮球比赛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村人民的文化活动当中。同时,加强对乡村本土优良文化的挖掘,包括一些本土的特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最后,大力弘扬优良的家风家训和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基层党组织可以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模范典型。进而,通过张贴公告、广播宣传、抖音和微信等途径对优良的家风家训和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用身边的力量引导广大人民进行学习和实践。

4" 结束语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新时代也有着特殊意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推动乡村发生新面貌、走向现代化的核心环节,是带领乡村人民迈向幸福、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乡村治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进入新时代,仍然要继续剖析乡村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治理优势,继续坚持、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动乡村发展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1-11(1).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9(14):5-8.

[4]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当代党员,2018(19):4-11.

[5] 孔凡义,阮和伟.动员、嵌入和整合: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三种机制[J].学习与实践,2022(2):83-91.

[6] 张利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的基本路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4):58-64.

[7]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

[8] 贾海陶,陈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的功能定位及举措[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5):32-35.

[9] 何水,赵文琪.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障碍及其突破——基于X小区物业更换纷争的分[J].行政科学论坛,2021(1):35-39.

[10]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 金泽龙.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实践探索——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24):179-182.

[12]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实践路径党建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2:47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人民周刊(2016年20期)2016-11-30 21:23:17
基于乡村治理思维的精准扶贫思考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52:20
对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和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浅议提升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方法途径
国有企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与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