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李昊马刘洋廖锦程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区域经济资源整合

第一作者简介:李昊(1984-),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

DOI:10.20028/j.zhnydk.2024.11.028

摘" 要:集体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促进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芦康酒业案例,分析其实践经验,结果表明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深入理解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促进农村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村发展;资源整合;区域经济;新型股份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5.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1-0120-05

Abstract: Collective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regional resources.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case of Lukang Liquor Industry and analysis of its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econom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regional resources. This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s and reference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collective economy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regional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rural economic growth.

Keywords: collective economy; rural development; resource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y; new stock economy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推进,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3]和改善农村区域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区域资源的分散和碎片化现象仍然存在,限制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方向,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经济效应、治理效应以及社会效应。马平瑞、李祖佩[4]以鲁西南蔡庄村作为案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应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基层组织充分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并对接外部生产要素,实现对群众的再组织化。加工厂生产管理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并与农民家庭生计生活模式相适配,形塑村庄社会结构和巩固农民家庭结构。集体收益用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社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赵亚茹[5]的研究发现,党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了有效引领的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典型示范与群众动员相结合、整合利用集体资源、协调多方利益等做法,党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董静亚、王帅为[6]通过阐述内蒙古赤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整合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型、党建引领农业发展合作联合体型等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模式,提出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人才引进培养等建议,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绿色发展。此外,资源整合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多方主体的协同参与。杨铃、张欢[7]的研究表明,乡村治理需要内外兼治,既要有外部引领,更要有内生动力,村干部的变革型领导力是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发展动力和乡村自主治理潜力的内生驱动力,村社合一是有效整合乡村既有和潜在资源的核心组织模式,党建引领村庄多方主体参与共同生产,是有效推进村庄治理内化的重要参与方式。吴正海、范建刚[8]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基本做法,指出其成功的发展路径在于统筹党建与发展、统筹资源与市场、统筹利益与治理、统筹文化与发展。李未[9]对汉中市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资源整合、部门协调和项目选择等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探索适合各地农村实际情况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李涛、黄小丽[10]认为资源整合对于实现共建聚力非常重要,并通过广西容县的研究说明深度挖掘、整合和利用特色资源,能有效促进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

综上,乡村发展的成功离不开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参与,能够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并带动农村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然而,关于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性资源整合影响的研究较少。通过对芦康酒业案例分析,探讨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总结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和集体经济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重庆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理论概述

1.1" 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特点和模式

集体经济概念来源于苏联[11],主要应用于农村及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引入该概念,在开展合作社和公私合营运动中,将其延伸到农村和城镇,逐渐形成农村和城镇集体经济所有制。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种公有制经济,具体指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其实质是合作经济,包括劳动和资本联合形式,按区域划分为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地区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以集体组织形式,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对内民主管理,对外市场化运作(如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经济股份合作社等),开展农村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各类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态,通过统一经营与承包经营,其收益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方式,在集体财产保值增值中实现集体成员利益共享的公有制经济[12]。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概念形成于1953至改革开放前,1978年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变了原来集体所有、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取消了平均分配方式,由此扩大农民自主经营权,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坚持集体所有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共同所有;坚持农民参与经营,允许农民以股份合作、劳动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坚持资源共享,农村区域内的资源,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和共享;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有助于产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政策支持,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政府会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城镇化率提高以及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等,同时受到地区、资源、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集体经济也随之发生改变,具有多种形式:农村合作社、村民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企业、强村公司、农村旅游合作社、农村电商合作社、劳务输出合作社/公司等。其发展模式有资源共享模式、特色产业合作模式、股份共享模式等,这些形式和模式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目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1.2" 集体经济发展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村经济主要以集体经济为主导,协调和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一是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基于集体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或农文旅融合等,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推进村集体经济增长,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村民可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二是通过集体组织的方式,可以合理规划和开发农村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生态等生产要素,实现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三是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引入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态旅游等,有效提高农村产业科技化程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四是集体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不但可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管理,由此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培养村民组织能力、参与能力、决策和协调能力。五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可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道路、电力、通信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六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可以有效提高村民生态环保意识,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观,从生态产业着手生态发展,实现经济收入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1.3" 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关系

农村拥有土地、水域、林木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区域资源整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通过整合分散的农村资源,经过优化重组,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村区域资源的综合利用。现有的或原有的集体经济,其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并以此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同时带来旺盛的劳动力需求,有效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农村区域资源整合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获取政策、技术和市场支持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可以有效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整合农村区域资源有助于解决集体经济所需的市场和资源基础,由此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典型案例

鞍子岭村位于重庆市彭水县芦塘乡南部,辖8个小组625户2 191人,现有耕地5 500余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 ,林地9 500余亩。鞍子岭村2020年被评定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市垃圾分类示范村。芦康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芦康酒业”)始建于2019年,总投资600余万元,位于I类水质的郁江之滨。既是芦塘乡鞍子岭村的集体产业,板栗集中安置点配套产业项目,又是全县知名的集体经济企业,同时是具有生产许可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酒类生产企业,主要酿造高粱酒、玉米酒、苦荞酒和糯米酒,每年可生产原酒150 t,原酒价格在10~30元/斤,国家一级酿酒师调配升级的精品酒价格在30~100元/斤,总产值可达2 000万元。芦康酒业是脱贫攻坚过程中孕育的集体企业,是芦塘乡实现产业振兴的主抓手,主要特点如下。

坚持利益联结,推动实现让利于民。芦康酒业从原材料生产供应到生产过程及销售等环节,都与周边农户,尤其是对脱贫户、搬迁户有着非常紧密的带动作用。

一是高于市场价收购高粱。芦康酒业对本乡高粱,以高于市场价1元/斤的价格进行收购,正常天气年份,仅靠高粱种植,每户农户每亩收入可达2 000元以上。目前,鞍子岭村已有60余户,种植高粱超300亩(全乡800亩),总产值达到60万元。

二是促进农民就近就业。芦康酒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掘本地人力资源参与企业运营。在硬件建设过程中,积极鼓励周边群众来厂务工;在生产过程中,重点聘用贫困户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先招聘本村优秀人才参与管理,常年提供就业岗位12个,其中脱贫户9个、低保户1个,2023年第一季度兑付农民工工资10余万元。

三是实现芦康酒业持续分红。芦康酒业每年以芦康原浆酒形式分红于全村股民,2022年向全村625户股民和板栗安置点23户搬迁安置户每户分红价值400元的原浆酒,自2020年投产以来,连续3年以原浆酒向本村股民及板栗安置点搬迁安置群众分红累计折合现金逾50万元。

整合资源力量,争做集体经济标杆。芦康酒业从原材料生产供应到生产过程及销售等环节,都与周边农户,尤其是对脱贫户、搬迁户有着非常紧密的带动作用。

一是技术力量充足。芦康酒业于2021年6月,聘请了国家一级酿酒师到厂技术指导,在纯粮食酒的基础上,进行风味、口感的提升。目前,芦康酒业已推广出5款品质比较优良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芦康商标已经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芦康酒标、酒盒以及包装袋初步设计完毕,新包装的芦康酒已在市场试销。

二是生产力量充沛。经过4年的磨练,芦康酒业已经形成了良好口碑。原材料有周边农户种植,酿酒有本村劳动力参与,销售有芦康酒业管理层、村“两委”倾力付出,有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目前,芦康酒业内设部室职能职责建立健全(综合部、财务部、供销部和生产部等),激励机制初步形成,有效地调动了芦康酒业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积极性。

三是政策力量充裕。芦塘乡党委把“芦康酒”与“妙颜牛”“乡村游”一起作为芦塘的3张名片重点打造。芦康酒业前期的基础建设已经得到了县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县领导平均每月1次来芦康酒业调研指导。目前,获得东西协作产业发展项目、潼南永川协同彭水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配套项目、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就业帮扶车间和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等众多项目加持。

3" 案例启示和借鉴意义

芦康酒业案例为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上述案例中,村集体经济以芦康酒业为链接,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就近就业创造就业机会、整合技术力量和政策支持,以及采用合作社模式推动农民增收,可以促进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3.1"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芦康酒业通过与本村及附近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农民参与农村区域资源整合(高粱种植、原料运输、白酒生产销售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做法说明在推动农村区域资源整合发展集体经济时,应建立相应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励农民积极参与,从而促进资源整合、要素集聚推进产业顺利进行。

3.2" 就近就业创造就业机会

芦康酒业在本村设立白酒加工厂,并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有效解决了本村及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这为其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即在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推动项目中,可以通过发展相关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3" 技术力量和政策支持

芦康酒业在发展过程中立足现实,积极整合技术力量和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引进先进的高粱种植技术和白酒酿造技术,提升白酒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此外,政府也配套多种政策支持,包括土地使用权和财税优惠等。由此启发,整合农村区域资源中,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加强技术力量和争取政策支持,提升企业和农户的竞争力。

3.4" 合作社模式推动农民增收

白酒的生产原料是传统作物高粱,随着市场需求增大,芦康酒业为解决白酒原料问题,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组建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本村及附近的农民,通过“四个统一”,即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生产和统一收购,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生产和经营,实现原料生产规模化经营和集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由此启示,农村区域资源整合中可以借鉴专业合作社模式,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益的最大化。

4" 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基于芦康酒业案例和上述分析,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主要包括组织机制和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升级、市场导向和营销策略以及政策支持和环境构建。这些机制和路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4.1" 提供组织平台和资源整合机制

集体经济通过组织形式,搭建经济发展和资源整合平台,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机制,将农民组织起来,协调和整合农村区域内的各类资源,促进资源的规模化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区域资源的协同效应。

4.2" 推动专业化和技术升级

集体经济发展通常会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通过建立技术创新与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衔接机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提高农村区域内的亩均产能和产品质量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而技术创新和升级使农村区域内的农产品生产更加高效、精细化,由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4.3" 促进资本流动和投资吸引

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资本支持和投入,而投资则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良性的回报机制。集体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农村区域释放了巨大的吸引力,通过源源不断的资本投资农村区域,形成各类企业和建设项目,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4.4" 争取政策支持与环境构建

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构建对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区域资源整合至关重要,政府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集体经济发展所需的配套政策扶持和财税优惠等政策,一是营造良好的营商发展环境,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在资金支持上给予更多扶持,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融资、信贷等方面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集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二是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集体经济,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速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进程。

4.5" 增强农民意识和能力

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增强农民意识和能力,通常是构建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为主的培养体系,采取集中式或阶段性活动,讲授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合作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农民更好地参与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4.6"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营销策略

集体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机制中,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营销策略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前期工作,结合产品及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才能将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良好的市场导向和营销策略可以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推动产品流通和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结束语

基于芦康酒业案例以及对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的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发展能够通过组织机制和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升级、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政策支持和环境构建等路径推动农村区域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本研究受限于类似案例和实证材料缺乏,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影响可以深入探索建立评估体系和指标体系、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集体经济发展和资源整合等方向,进一步深化对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村区域资源整合的认识,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具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551700.

[2]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664187.

[3] 惠建利.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定位与制度变革——基于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5):87-98.

[4] 马平瑞,李祖佩.农村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基于鲁西南蔡庄村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23(4):151-168.

[5] 赵亚茹.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功能、实践与路径——基于江西省赣州市W村的调查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3,28(1):111-116.

[6] 董静亚,王帅为.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实践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4):4,6.

[7] 杨铃,张欢.内驱与外引:层级视角下乡村治理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石阡县S村“村社合一”的个案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22(4):51-63,79.

[8] 吴正海,范建刚.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以陕西袁家村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70-79.

[9] 李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以汉中市为例[J].西部财会,2020(12):47-49.

[10] 李涛,黄小丽.广西容县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助推器[J].农村百事通,2020(12):14-16.

[11] 罗章松,苏雪芹.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脉络及当代价值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23(6):110-120,2.

[12] 刘斌,侯志江.乡村振兴战略中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探索[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3):63-69.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区域经济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理性分析
浅析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4:21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