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2024-12-31 00:00:00盖华瑞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7期
关键词:效率医疗医院

一、前言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受限于资源配备、管理理念、技术应用等方面,县级医院在经济管理上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县级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经济管理现状,探讨管理理念、经济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旨在为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助力其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县级医院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经济运行分析

深入分析县级医院的经济运行现状发现,资金资源紧缺是最大挑战之一,导致医院财务压力加大,使其日常运营的维持和发展规划的实施面临困难。此外,县级医院过分依赖药品销售和基础医疗服务,单一化的收入结构在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显得尤为脆弱,使医院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同时,成本管理不足,尤其在人力资源和医疗耗材方面的高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县级医院的财务健康水平。此类结构性问题不仅限制了县级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扩展服务范围,还影响了医院对健康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响应速度,制约了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县级医院而言,识别并应对财务和经营上的挑战,通过策略调整和管理创新来寻求突破,是提升其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

面对以上挑战,县级医院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一方面,县级医院可以通过优化服务结构和拓展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如发展特色医疗服务、加强医疗技术应用等,来提升自身的收入能力,同时探索与第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比如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健康管理计划,不仅能够开辟新的收入渠道,也能提升医院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县级医院需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如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优化采购流程、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医院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管理模式评价

在对县级医院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时,可以发现其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已不再适应当前医疗服务和经济管理的需求。传统管理模式通常以层级结构为基础,在决策效率和灵活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决策过程往往冗长且复杂,导致县级医院对市场变化的响应缓慢,难以快速适应患者需求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此外,在此管理模式下,信息流通不畅,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障碍,影响了县级医院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传统模式往往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发展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针对年轻医务人员职业规划和成长的系统性支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级医院的人才吸引力和团队稳定性。

面对以上挑战,县级医院亟需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县级医院可以探索引入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减少管理层级,简化决策流程,从而提高决策效率和灵活性。同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共享,提升跨部门协作的效率。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县级医院要建立公平和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三、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一)经济管理理念创新

当前,管理理念创新是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策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县级医院要从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医院不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还需关注患者的整体体验,包括服务的便捷性、舒适性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为此,县级医院可以引入服务设计思维,通过跨部门协作,设计和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采用证据基础管理(EBM)理念,即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服务的相关数据,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效率。倡导持续改进和学习的文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医院管理和服务创新中,通过定期培训、工作坊和经验分享等方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2]。

县级医院在推动管理理念创新的过程中,还需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引入现代医院信息系统(HIS、LIS、PACS等),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医院运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医院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医院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医院需加强与外部机构的互动,如与其他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

1.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管理在县级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旨在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程的高效运作,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县级医院需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实现科室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包括统一采购药品和医疗耗材,以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通过跨科室协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效率。此外,集约化管理强调对医院各项业务流程的优化,如采用精益管理理念,简化就诊、检查、治疗等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服务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实施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县级医院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等工具,实现医疗服务和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信息共享和利用,为临床决策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对服务流程、医疗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水平。

2.信息化建设

在县级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中,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县级医院应着手建立全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集成电子病历系统(EMR)、医疗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多个子系统,通过系统的整合使用,县级医院能够实现患者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访问性。此外,引入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医院运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的潜在优化点,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线上预约挂号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不仅能够缓解医院现场挂号的压力,还能扩大医院服务的覆盖范围,增加患者的获取率和医院的收入来源。

县级医院应重视信息化在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施电子人事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特别是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实时监控各项财务指标,如收入、成本和利润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外部变化。建立电子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耗材和药品采购的自动化和集中化,不仅能降低采购成本,还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3.财务管理优化

在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中,财务管理优化对于县级医院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县级医院要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对医院的收入、成本、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监控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技术是关键,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准确分析,确保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通过实施成本会计和绩效评价体系,县级医院能够精确计算各项服务的成本和效益,识别盈利能力强和成本控制优秀的科室或服务项目,进而指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服务结构,提升医院整体的财务表现和服务效率。

县级医院在财务管理优化过程中应注重风险管理和创新融资策略。具体而言,县级医院要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减少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以降低外部变化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例如,开展健康管理和顾问服务、参与医学研究项目,以及探索医疗服务与旅游、养老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在风险管理方面,县级医院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操作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等,并制定应对策略,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紧急应对计划,通过发行债券、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医院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服务模式创新

当前,服务模式创新对于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县级医院要从患者需求出发,实现服务模式的个性化,意味着医院不仅要提供标准化的医疗服务,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比如,为慢性病患者设计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为老年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以及为不同患者群体开发特色诊疗项目。此外,可以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MDT)模式,实现跨科室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协同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引入信息技术,如远程医疗服务、智能健康咨询和在线预约系统,不仅可以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精准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县级医院在服务模式创新中应注重提升患者体验感和参与度,通过建立患者反馈和建议机制,县级医院能够及时收集和分析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持续改进服务内容和流程。通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病情管理培训和患者支持小组等活动,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互动,建立信任关系。此外,县级医院应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以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形成闭环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再到康复和家庭护理的无缝对接,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获得连续性和一致性的高质量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县级医院不仅能够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还能提升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实施路径

(一)组织架构调整

组织架构调整是一项关键步骤,旨在通过优化内部结构和流程,提高县级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首先,县级医院要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比如部门间协作不足、决策流程繁琐等。基于评估结果,县级医院应设计并实施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包括增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工作能力,确保信息的快速流动。同时,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和优化人员配置,避免职责重叠和资源浪费,使每个部门专注其核心职能,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其次,县级医院应引入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概念,组建跨部门项目团队来负责具体的改革项目或服务创新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医院内部的资源和专长,还能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创新能力。再次,县级医院在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需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通过建立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高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例如,县级医院可以实施定期的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提升专业能力和管理技能,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准确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据此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县级医院需加强内部文化建设,倡导团队合作、持续学习和创新改进的文化氛围,创建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通过综合措施,县级医院不仅能够优化其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在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策略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激励,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首先,县级医院要实施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对医院当前及未来人力需求进行准确预测,确保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在此过程中,构建灵活多样的用工模式,结合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以及临时工等不同形式,以适应医院运营的高峰和低谷,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加大对关键岗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建立合作机制,与医学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引入高层次的医疗和管理人才,以促进医院服务和管理创新。通过实施绩效管理系统,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医院的整体目标相结合,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绩效指标,实现对员工工作的科学评价和合理激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5]。最后,县级医院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持续教育。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增强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满意度。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能提升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还能促进医院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引入心理健康和团队建设活动,强化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通过实施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县级医院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还能充分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团队协作和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资源配置与合作模式优化

在县级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实施路径中,资源配置与合作模式优化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县级医院需通过精细化管理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医疗资源如医疗设备、药品和人力资源等得到高效利用。首先,建立动态的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医院服务需求的变化实时调整资源分配,如通过预约系统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减少等待时间和避免设备空闲。其次,县级医院应加强内部部门间的协同合作,通过跨部门团队合作提高服务效率,如建立跨学科诊疗团队,整合不同专业的资源和知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最后,县级医院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比如,与大型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合作关系,利用其在高端医疗技术和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范围。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参与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项目,促进医院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建立合作网络,共同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多层次健康需求。通过资源配置与合作模式创新,县级医院不仅能更有效地利用内外部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通过上述探讨,可以看到县级医院在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模式创新以及资源配置与合作模式等方面实施创新策略的重要性,不仅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还能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县级医院需不断评估和调整策略,确保其与医院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变化保持一致。同时,积极探索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共同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改进和创新。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创新实践,县级医院能够更好地应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新挑战,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引用

[1]康廷星.新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22(06):159-161.

[2]宋磊.统计分析在县级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5):33-35.

[3]韩本江.县级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8(02):42-43.

[4]邓宗伟.医改下县级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和绩效分配的工作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08):843-845.

[5]贺华芳.风险管理在我院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10,32(04):497-499.

作者单位:宁津县人民医院

■ 责任编辑:王颖振 蔺怀国

猜你喜欢
效率医疗医院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我不想去医院
儿童绘本(2018年10期)2018-07-04 16:39:12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0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为县级医院定锚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