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大智移云物区”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彻底改变了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大数据应用成本较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缺失以及数字鸿沟等,并深入挖掘了“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政府治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15.051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5-0167-04
0" " "引 言
“互联网+”作为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论是快递、外卖等服务业,还是航天设备制造等军工产业,都依托大数据的支撑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升级。“互联网+”在我国政治领域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凸显,“互联网+”或将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传统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此外,“互联网+”对于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思想、政府功能、政府决策和其他组织架构的改变也将具有积极影响[1]。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互联网+”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充分了解大数据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对其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最终促进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速建设智慧型政府。
1" " “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大数据的应用成本问题
传统政府治理根据领导者的主观意愿和实践经验,存在“拍脑袋决策”的现象,削弱了决策的科学性,可能引发社会治理危机。政府各部门信息封闭,导致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对信息的共同分析和综合利用,进而提高了治理成本,增大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难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相比之下,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战略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实现多元治理和资源整合。这种方法有助于高效解决问题根源,降低治理难度和成本,为有效应对实际挑战提供可行途径[2]。
1.2"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在“互联网+”建设中,现代科技虽提高了项目成果和业务绩效效率,但伴随着信息数据泄露、通信窃听、统计纰漏等问题的出现,侵犯公民隐私权益等信息安全问题正面临一定的挑战[3]。在政府层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信息安全与防护监督机制,互联网和智慧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运作流程略显混乱。当前阶段,计算机黑客攻击、保密数据泄露、网络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缺乏对互联网、网络运营商以及用户的有效控制,可能造成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泄露,无法保证数据安全。
1.3" "数字鸿沟问题
当前,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正在飞速发展,虚拟世界中的平等并不能反映现实内部的差距消失。据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有41亿人无法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便利。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但仍有一部分群体无法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人类文明进步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红利。这也表明互联网虽然为世界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但在全球范围内,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最初被寄予厚望的能够彻底去掉传统市场技术中心、打破传统市场技术垄断的传统移动端和互联网,正面临着被产业数字化技术鸿沟重重撕裂的严峻挑战。在国际上,某些发达国家完全垄断了数字化网络软硬件核心技术,直接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不平等现象。随着垄断范围的扩大,这些发达国家利用已掌握的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大肆在全球范围之内进行网络监听、监控,对于互联网的安全稳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在国内,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互联网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
2" " “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政府工作人员互联网意识滞后
第一,互联网是新兴行业,互联网思维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新鲜事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传统的政府机构人员很容易出现操作的失误,这与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工作人员对于新生事物存在莫名的恐惧,且安于现状,从而不愿意主动接受互联网新思维,使得政府工作人员自身对大数据的认识不充分。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工作人员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主动接受并学习新事物,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4]。第二,大部分人员认为“互联网+”只是单纯的网上办公、网上处理问题,未能意识到“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未来政府转型的大势所趋,也并未意识到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治理效率。这种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2.2" "关于互联网的立法滞后
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与实施,但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法律制定者在制定法律时要注意与时俱进,避免让不法分子钻法律漏洞。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相关法律仍需进一步完善,我们要紧跟互联网发展潮流,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2.3" "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横向看,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了解途径不同,这直接影响各个地区对于互联网工具使用的情况。我国东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优于西部地区,从而使得地区发展差距愈发明显。从纵向看,行政级别高低也会对政府工作人员接受“互联网+”的程度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3" " "“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治理创新的路径
3.1" "运用“互联网+”促进政府机构扁平化发展
3.1.1" "精减组织机构,优化政府部门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当前我国推动行政制度改革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与核心。由于行政机关功能的不断转变,机构精减、结构优化都很难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同时行政部门机制的不精减也导致政府的组织架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得政府职能的转移难以在管理上获得实质性的突破[5]。实践表明,想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将政府机构功能的转换与优化相结合,即以对政府机构功能的转换来促进政府机构功能的更新与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转变政府的职能,优化其组织结构。转变政府的职能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政府的组织机构结构的根本性前提和保障基础,而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则被认为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其政府职能向制度性转变成果,使各级人民政府能够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能所必须具备的制度性保障。改革和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就是要根据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重新构建一个政府组织架构体系,从而更好地为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履行其职能提供制度保障。
3.1.2" "加强部门交流,提高协同能力
目前国家的核心信息技术资源几乎都掌握在各级政府手里,但不能很好地实现信息共享,这些信息大多数长期处于一种睡眠状态。“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成为普遍现象[6]。在这种情况之下,更应该明确我国政务信息共享法律依据,框定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具体适用范围和管理职责,改变当下我国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无据可依”的尴尬局面。
3.2" "运用“互联网+”提高信息开放化程度
3.2.1" "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强沟通交流
互联网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资源共享,它使得数据成为新型的“石油”,而数据平台的建立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互联网黄金通道上的数字鸿沟。依靠信息平台,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到全球各地的大事件,这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提升。此外,信息平台也促进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交流,人们可以通过平台进入政府门户网站了解政务信息,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3.2.2" "建立安全保障系统,保障数据安全
想要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要确保系统软件和硬件之间的连接,但目前我们的电子政务管理尚不成熟,国内使用的大多数软硬件仍是依靠国外供给。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抵抗黑客攻击,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国家利益。
3.3" "运用“互联网+”加强政府监管能力
3.3.1" "改进绩效监督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有效加强绩效监督和考核机制,务必进行系统性的改革。首先,要建立全面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服务质量、效率、透明度等方面的指标。这样的绩效评价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全面、客观、科学的方式评估政府部门的绩效。
同时,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民意反馈。通过搭建在线平台,鼓励公众提供对政府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形成多维度的绩效评估。政府还应主动利用互联网工具,及时公布绩效数据和相关信息,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的力度。
3.3.2" "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监督,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对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监督成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公共设施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公共设施的全面监测。例如,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城市交通、环境等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建设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在线申报、预约等方式,让公民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政府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精准投放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综合而言,“互联网+”为政府监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改进绩效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监督力度,政府能够更高效、更智能地履行职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还需要政府部门更加开放、透明,与社会各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共赢。
4" " "结 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改革政府治理模式已变得刻不容缓。对于我国政府来说,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创新政府治理模式,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公民的幸福感,还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政府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管理社会,更是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通过创新和优化政府治理模式,为公民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健捷.“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政府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8.
[2]郑晓航.多元共治背景下“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分析[J].数码世界,2020(6):177.
[3]吴晓霞.国家治理现代化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构建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6):446.
[4]张钦书.“互联网+政务”背景下地方政务职能转变[J].区域治理,2020(20):15-16.
[5]韩雪,粟慧龙.新技术背景下智慧株洲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9(17):29-30.
[6]柳士孝.“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困境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