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高效“扶”学

2024-12-13 00:00:00钱晓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2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素养语文

摘要:“学习单”是一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支架,能够支持学生在任务驱动与引领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支架适应了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并在语文新课改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逐步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教师亟须对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构建与学生阶段特点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模式。为了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本文立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分析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的现存问题,并从设计目标明确、内容统摄延伸、任务层级设置、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多元评价模式构建几个方面,探究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任务引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单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2.003

学习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教师应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主动改变被动学习、死记硬背、刻板训练等现象,以学习单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情境式、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但是,部分教师在学习单应用中存在对学习单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未能在尊重学生阶段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学生难以在学习单的引领下系统化、整体化地学习,出现了学习层次浅、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影响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对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的策略进行探究能够帮助教师突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困境,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需要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引领下探究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的现存问题

1.内容取舍不够合理

学习单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整体、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在任务驱动引领下逐步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语文知识体系。但是,部分教师未能根据阅读教学重难点进行阅读内容的合理取舍,致使学生在学习单应用中面临着知识点重复、知识脉络混乱不清等问题,学生难以在任务驱动引领下构建课程知识之间深层、内在的联系,影响了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建构,制约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学习任务缺乏层次

学习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支架,其能够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文本资料的形式进行书面化、显性化呈现,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与方式达到“最近发展区”。但是,部分教师在学习单设计中存在缺乏层次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未能根据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认知、兴趣偏好、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学习任务分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未能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任务链条的合理设计,任务缺乏渐进性、递进性,学生难以在任务驱动与引领下循序渐进地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3.任务单落实渠道窄

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尊重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多种阅读教学模式的整合,使学生在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的阅读教学中深度应用学习单。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依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主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分析讲解的模式展开阅读教学,学生仅能进行语文知识的被动学习,难以对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单形同虚设,致使学生难以在丰富多元渠道的支持下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内化迁移,制约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的有效策略

1.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明确学习单设计的目标

目标设计是学习单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学习单设计目标的明确,为内容设计、情境创设、任务分层、活动实施、阅读评价活动的开展提供目标引领与方向保障。在学习单目标设计中,教师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结合学习单的类型与特点设计目标,聚焦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教师能够在解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匹配学习任务,以充分发挥学习单的价值。

以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多篇整合阅读教学为例,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两首》《繁星》四篇文章,旨在使学生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过程中体验自然美、文字美、情境美。多篇整合阅读内容相对丰富,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构建不同文本的整体特征与内在联系,教师在学习单设计中应进行预习单、共学单、研学单的统筹设计,将任务融入渗透到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与各阶段。因此,为了保障多篇整合阅读的目的性、方向性与实效性,教师应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进行学习单目标设计。在文化自信维度,教师要通过学习单设计引导学生应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将静态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和场景,切实帮助学生生成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对我国汉字文化的热爱;在语言运用维度,教师要使学生在感受文字描绘的自然美的过程中丰富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增强学生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在思维能力维度,教师要在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审美创造维度,教师要聚焦学生感受、发现、表现、创造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自然美、文字美、情境美感知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2.深入研读课程教材,合理取舍、统摄延伸内容

内容取舍不够合理是影响学习单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学习单设计中,要重点提升教学资源的整合性,在知识体系梳理完善中明确阅读重难点,围绕中心合理取舍学习任务,并匹配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任务的支持下循序渐进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语文知识体系,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知识支撑与保障。

以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的阅读教学为例,《小英雄雨来(节选)》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借助目录中的小标题梳理小说的故事内容,通过对雨来三次被抓经历的分析体会雨来的成长变化,感悟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并对雨来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内容较多,在学习单设计中教师要进行内容的合理取舍,使学生在内容梳理式学习单的支持下进行文本结构体系、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的梳理,支持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语文知识体系。传统阅读教学包括作者介绍、主题概括、段落划分、内容理解、字词理解、课后问题解决、资料链接等环节,教师在《小英雄雨来(节选)》学习单设计中,要明确“长篇幅课文阅读”这一难点,聚焦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精准捕捉有价值信息能力的培养,重点围绕段落划分、内容理解部分设计学习单,使学生通过小标题串联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切实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抗日战争时期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基于此,教师还应强化数字资源应用,从信息化教育教学服务平台中获取篇幅较长的阅读资源展开拓展训练,使学生在数字资源的支持下进行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迁移应用,按照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使学生应用微课进行阅读方法的分析与总结,有效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3.渗透启发诱导思想,设计层次性的阅读任务

突出重点、凸显层次是学习单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层次性、学习任务的关联性,确保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在任务驱动下逐步突破自身“最近发展区”。一方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特点,明确学生在思维认知、学习态度、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差异性,基于起点能力进行层级性任务的合理设计,逐步启发学生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递进性、层次性任务,使学生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展开阅读,启发学生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中自主思考和总结,实现深度学习。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军神》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第四单元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家国情怀为主题,需要学生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军神》则通过刘伯承治疗眼睛的故事展现了刘伯承全身心投入革命并不惜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在文本阅读中,教师要采取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对人物的内心情感形成更加丰富、深入的认识。在学生层次体现上,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特点分析,根据学生特点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层级,根据学生层级特点进行任务的差异化配置。具体来说,A层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在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教师在学习单设计中要设置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多语篇整合、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等等,支持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C层学生知识储备相对欠缺,在阅读中容易出现理解不深、动能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趣味性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寻读、略读、精读等方法展开阅读,帮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任务层次体现上,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脉络,使学生的阅读体验逐步变得丰富、深入、细腻,让学生在了解伟人故事、体验伟人情感的过程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帮助学生深刻感悟刘伯承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组建同质阅读小组,循序渐进解决学习任务

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需要教师主动听、说、读、写等活动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完成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整合、迁移应用。因此,在学习单应用中,教师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同质化学习小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体验式学习任务、品鉴阅读式学习任务、迁移拓展式学习任务等任务的支持下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阅读教学为例,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清晰严谨的逻辑向学生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运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旨在帮助学生感受纳米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并帮助学生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在学习单设计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以学习单为支撑展开读写实践,帮助学生触类旁通、迁移应用。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要设计体验式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数字化资源的支持下感受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交流互动中分析总结纳米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第二,教师要设计品鉴阅读式学习任务,围绕《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主要内容等展开探究式学习,并使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探究,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认识,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第三,教师要设计迁移拓展式学习任务,不仅要围绕“关于纳米技术应用的未来畅想”设计交流探讨活动,也要围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展开写作训练,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5.构建多元评价模式,聚焦语文阅读过程表现

评价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指挥棒”,合理评价模式的构建能够检验学生学习单设计与应用成效。在学习单应用中,教师要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支持下将评价融入阅读活动的全过程与各方面,充分发挥评价引导、激励、调控、反馈、总结等作用,促进阅读教学的提质增效。

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评价模式,对学生在学习任务单应用中的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对学习单设计质量进行反思评价。在针对学生迁移拓展学习任务单应用开展评价时,教师要以写作成果为依托,对学生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阅读中的过程表现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自评、互评与师评中对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状况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也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通过激励式、鼓励式评价的应用增强学生的说明文阅读与写作信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说明文阅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学习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整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单设计与应用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任务单目标,依托任务单进行阅读内容的取舍、整合与延伸,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实现相关任务的解决,帮助学生完成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整合、迁移应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纪昌敏《自主学习单在小学高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考试周刊》2024年第4期。

[2]沈利克《利用任务驱动型学习单提升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3]张沁帆《学习单在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