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之本,立德为先。”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发展素质教育。美术课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促进学生理解“美”,进而形成特有审美境界的重要手段。在八年级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改善德育难以开展的现状,还能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全面发展。
一、八年级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一)教师层面
综观八年级美术教学现状,少数学校和教师对美术学科不重视,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有序推进,美术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一些美术教师存在错误教学观念,八年级美术课还停留在学生照着图片临摹的绘画阶段,美术教学机械、单一、低效。因此,美术教师应认清当前形势,弥补自身存在的短板,在将德育渗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内涵,让美术学科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
(二)学生层面
种种状况表明,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转折点和教育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学生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但往往没有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本领,易走弯路;爱美、追求美,但是缺乏对自然美的审美能力。有些学生文身、染头发、戴各种金属装饰品,有些学生油腔滑调、出口成“脏”、行为不文明等……这是因为其错误地认为这样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是美的、独特的、时尚的。面对处于叛逆期的八年级学生,教师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教师要发挥美术学科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审美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八年级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一)在作品欣赏中渗透德育
作品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实现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环节,引进、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让学生逐渐得到审美上的享受,并从中学到知识,得到启发。就美术教学而言,欣赏课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其中又以思想、意志和情感为德育重要内容。八年级美术教材有许多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作品,教师应不断挖掘美术作品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鉴赏的同时产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以情动人。例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时的情景,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赏析作品来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革命烈士用血与火交换而成的,进而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二)在美术创作中渗透德育
美术创作是学生道德认知与情感表达的平台。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探索和创新,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八年级学生在美术创作时往往喜欢自由发挥,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这些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创作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美术创作活动是指学生积累相应的美术知识后表达思想情感、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创作时机,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及社会等方面的感受和经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效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德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情况,为他们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校园,借助美术课的练习组织他们去野外写生,使其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在活动中,教师还可通过指导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来实现德育目的。
(四)在本地资源渗透德育
充分利用当地的艺术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教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间文化,并把它带到课堂中来。例如,江苏省泗洪县的泗州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婉转华丽、优美动听,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此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与泗州戏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泗洪县作为红色旅游基地,有泗洪革命烈士纪念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公园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使其身临其境地接受德育。
(五)在评价机制中渗透德育
德育要取得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学生经过渗透、熏陶、耳濡目染、模仿、默识和领会而养成高尚品德的过程。评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心灵深处希望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和肯定。因此,教师既需要通过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来加强其美术创作技巧的培养,又需要对其在美术学习中好的言谈举止给予及时肯定,从积极的方面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除优化美术评价内容外,教师还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及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实现德育目标。
三、结束语
总之,在八年级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以美术教学渗透德育为实践探索的主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教学,运用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适当向学生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