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

2024-11-12 00:00陈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11期

情感指的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与他的内在需求相一致而产生的一种感受。它是人的个性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也是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目标。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情感教育的缺失。比如,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应试的需求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导致语文知识的讲解枯燥无味,课堂互动单一、僵化,缺乏人文性,学生不能用自己的主观体验来表达对学习的看法。面对这种情况,与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相结合,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就成了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创设浓厚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受年龄的制约,学生在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方面都不够丰富,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一些抽象的感情很难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文章内容,创设浓厚的课堂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更关爱小动物,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情。在讲授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物在家园被破坏之后的流离失所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加强他们对无家可归的动物的同情,以及对破坏动物家园行为的憎恶。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学生读完后,教师可以选择文章中蕴含深刻情感的句子,进行详细的解释,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文本所包含的情感要素,进而领悟文本的主旨。

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对每一名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也就不能完全抓住学生不懂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例如,在教学《升国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关于升国旗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使他们在升国旗的过程中保持庄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在升国旗的时候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升国旗的顺序等,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回想升国旗的场景。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天安门广场升旗典礼的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这段录像时的感想,进而让他们明白:升国旗仪式上,每个人都要昂首挺胸,直视旗帜,要庄重、有礼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升国旗的认识。

利用情境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达到情感渗透的目的。每一篇文章中都蕴含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这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要他们进一步分析文章的情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符合文章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可以立足文本,以学习提示中的3个问题为任务驱动,先引导学生对比父母两种评价的不同,再引导学生对比小时候和长大后作者对父母两种评价的不同感受,进而悟出两种不同的爱:母亲的爱是一种力量,鼓励作者坚持写作;父亲的爱是严厉的,让作者学会修改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怎样面对来自父母的赞扬和批评。教师梳理心理活动线索,放手让学生感受心理变化,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探究两种评价对作者的影响,引出学生自身感受,让课堂更有语文味。

开展朗读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

朗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审美情趣等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蕴含的情感。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朗读,并对他们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估,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教师可将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进而促使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课伊始,教师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导入,引出梁启超的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的“说”,明白本文的文体特征。然后,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本节课在师生合作诵读中结束,真正实现了以“读”代“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快速地融入课堂,层层深入地解读课文,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从理解句意到读出感受。

再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以“课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这个问题导入,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将学生带入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中,紧扣核心问题“大自然的声音到底有多美妙”展开教学。通过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读、师生共读等多种方式,学生体会到声音的美妙,读得入情入境。

总之,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打造高质量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