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起到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践行“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恰恰是对教育和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我校坚守好课堂、体育运动与社团活动这三大领域,努力办一所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学校。“让生命因教育而丰润”,这不仅是学校写在墙上的信条,更是每个文苑人的追求与信仰。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对一位物理教师说:“你不是教物理的,你是教人学物理的。”苏霍姆林斯基不是贬低或排斥某一学科,而是强调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为了催生人的情感,培育人的品性。这个说法正如一位学者提出的“素养=(知识+能力)×情感”公式,在人生的“算式”中,如果情感是负数,那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则外显出来的素养值就会越小。为此,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为主体”的优质课堂样态研究,希望在研究中促成教师对课堂的深度理解,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要眼中有人
眼中有人的教师一定会换位思考: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痛点在哪里?学生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哪些是不教就会的?哪些是教了也不会的?哪些是教了才会的?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够大胆取舍,不会出现总是想面面俱到而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的现象。
眼中有人的教师一定会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而不是越俎代庖。在课堂提问环节,不同教师的处理方式彰显的智慧和理念不同。有的教师一看到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就立马着急换人回答,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来冷场,或者学生回答错误显得自己教学效果不好。而具有学生立场的教师一定会珍视课堂上的生成,特别是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情况,会敏锐地观察到,此问题可能是一个学生的问题,也可能是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这正好说明此环节需要教师助力,也正是体现教师价值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并基于学生的理解去循循善诱,一定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如果仅仅是为了非常顺畅地把课讲完,看似自己完成了任务,实则很可能是自己游过了河,上了岸,把学生丢在了河里扑腾。
(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要课中有任务链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碎片化的知识,而是在一个个明确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成并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课堂任务链的设置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而科学的任务链一定是环环相扣、层层进阶的,就像我校“学生为主体”语文观摩课中孟晨老师的课堂任务设置:走一步,说故事;走一步,品文章;再走一步,悟哲理。2023年河南省历史学科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林俊俊老师的课堂设计同样是设置大任务,回首河南铁路变迁,读懂中国发展道路,并串起中国现代史这一大主题下的任务链:回望来时路,筑梦,观察两组图片,指出建国以来河南铁路交通发生的变化;体悟时代魂,聚力,探究河南铁路蕴含的时代特征;坚定路自信,前行,探讨建国以来河南铁路发展的“变”与“不变”,选用恰当的关键词,动手绘制你眼中的“中国发展道路”。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同时要渗透学科思想、核心概念:本学科的性质、特征、基本规律等,用上位知识统整教学内容;站位单元教学,让学生眼中不仅有“树木”,更有“森林”。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周卫东曾说:“从教学角度看,一堂课的‘新’往往就新在思维过程,‘高’就高在思想性上,‘好’就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思想深度的课,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心灵激荡,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学生以后即使忘了具体的知识,但思考学科问题的方法将长久存在,这样的教学才具有真正的实效和长效。
(三)“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要心中有成长意识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现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学生要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在物理课上认识凸透镜、凹透镜、焦点、焦距及其物理意义,能够正确绘制光路图,并学到观察、对比、从特殊到一般等物理的学科方法、学科思想。与此同时,教师也在课堂中成长,不仅在顺畅的课堂中强化专业自信,还在课堂临时发生的情况中锻炼教育机智。对学生来说,错题是个宝;对教师来说,课堂的小意外也是个宝。处理得当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给课堂增添别样精彩。
二、把运动还给学生
体育运动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体育运动更是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基于此,学校尝试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即探索“3+1+1”模式。我们确保原有的每周3节常规体育课,同时增加了1节年级特色操课,内容包括啦啦操、广播体操、体育舞蹈等,让学生在动感的旋律中舞动起来,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另外,我们在学生“人人有社团”的前提下,为每名学生新增了1个体育社团。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学校开设了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匹克球、排球、腰旗橄榄球、健美操8个体育社团,每周以年级为单位固定时间开展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自主选择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运动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
我们所实行的“3+1+1”模式,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运动,以运动舒展身心,以运动健全人格,让运动的习惯和不断拼搏的体育精神伴随孩子们的一生。
三、把社团还给学生
学校的社团课程原有30个,涵盖了科技、运动、艺术、手工等门类,确保学生人人有社团,个个有特长,每学期进行社团展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本着“学生为主体”的工作理念,为了更好地契合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自我成长意识,进一步丰富社团课程的形式,真正让学生走进自己喜欢的社团,学校新增了15个学生自创社团。我们首先在集会时宣讲学生自创社团的意义,然后组织自创社团专题招募活动:发起人制作课件在报告厅进行招募演讲,在大厅张贴招募海报。许多自创社团发起人不仅有特长、有组织能力,还有担当和情怀,让原有的社团教师备受触动,当然也把原有的教师辅导的社团成员“鼓动”走了很多,但是教师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自创社团中的漫研社、毛利事务所、音海之粟、漫步次元社、人间烟火社等异常火爆。一帮志同道合的学生在一起共同活动:确定每周的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和成果展示方式,每个人的潜能和动力被充分激发,让原本中规中矩的社团变得略显“亢奋”,成员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创意十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正是基于《纲要》要求,我校不仅在以上诸多方面努力尝试,还开展七年级每周两次的学生走班选课,以及不同方面的学生问卷调查。办一所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学校任重道远,需要在实践中去总结、反思,在探索中去迭代、升级。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