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仿写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习得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素材,提升综合素养,使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加优美和流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在仿写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实现从“仿”到“写”的过渡,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仿写;指导策略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占用时间与精力较多,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还令学生对写作心存畏惧。其实,学生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可以运用仿写策略,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仿写实践活动,通过创设写作情境和多元指导就可以化难为易,让学生在仿写中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培养基本写作能力,为学生自主写作打好基础。
一、依据目标,进行精准仿写
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课文和习作两大重要学习板块,而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两个学习板块也往往是围绕课文和习作学习安排的。基于教材编排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写作要求”,从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写作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可以让学生的仿写事半功倍。
1.依据要素,读写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单元的语文要素不仅提示了阅读理解方法,还在阅读理解学习要求中蕴含了相应的写作方法,但这种写作方法又与单元习作要求不相同。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紧扣语文要素,结合文本阅读探究写作方法,让学生以课文为范例进行片段仿写或整篇作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发现写作方法、内容、顺序、语言运用的特点,又要联系生活进行观察与想象,从而将文本阅读与随文练笔结合在一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白鹭》的仿写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深入学习课文,在品味文本的过程中探究抒情方法。教学完成后组织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梳理课文的抒情方法,教师适时指点与归纳:借助关键句直接抒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抓住外形与动作特点进行细致描写,将情感融入行间。在围绕语文要素梳理了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布置仿写任务:观察一种小动物,运用《白鹭》一文的结构形式、写作顺序与写作方法进行仿写,要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方法将自己对小动物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带着仿写要求去回忆、观察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在学生完成仿写之后,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仿写内容,通过评价仿写的精彩之处与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修改,从而在读写结合中提升学生仿写水平。
在依据语文要素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时,一定要以文本的阅读与欣赏为基础,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发现写作的方法,在欣赏品味中感受文本的文学魅力,通过联系生活与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仿写中学习写作。
2.根据要求,以写促学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单元语文要素同写作要求一致,甚至还有一些习作单元,其中语文要素同写作要求是浑然一体的。在教学这类单元的课文时,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单元写作要求组织教学,还一定要根据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可以根据写作要求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从课文的精彩处提炼写作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随文微写;也可以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根据遇到的实际问题复读课文,探究写作奥妙。
以《四季之美》的仿写教学为例,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单元导语,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和写作要求的共同之处—学习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围绕写作要求学习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感受情境的美好,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者抓住事物颜色、形态与动态的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语言的美好与写法的巧妙。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并梳理作者所用的写作方法。在课文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布置仿写任务,要求学生用心回忆生活中动态的自然景色,特别要注意回忆景色的动态变化,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用一段话把心中的景色描写下来。不仅要描写出动态变化,还要运用修辞将景色的动态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根据单元写作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时,要将写作方法的训练分散地融入各篇课文教学之中,抓住各篇课文最富特色的方法进行仿写。在仿写中,一定要以文学阅读引领学生探寻写作奥妙,以随文练笔促进学生实现方法与能力的转化。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活力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将写作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时,可以结合范文的内容与方法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进行写作,以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活力。
1.课堂创设,激发兴趣
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时,可以通过当堂写作让学生及时地将写作方法转化为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写作难度,还能够让学生在“趁热打铁”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写作效果。因此,在创设写作情境时,教师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文本为桥梁,运用多种策略创设写作情境。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写作素材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将学生引入情境等。这样,就能够以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仿写效果。
以《太阳》的仿写教学为例,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教师布置仿写任务,仿照《太阳》的文章结构与写作方法写一篇《月亮》。在仿写之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科普视频短片《月亮》,从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月亮的体积与引力、月球上的环境与温度和月球对地球及人类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生动形象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以“我们应该怎样写才能把月亮的特点介绍清楚与全面,突出月亮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呢?”这个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回顾《太阳》的写作方法,口头交流自己准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月亮,探索什么结构和顺序进行介绍,让学生在交流、评价与讨论中为本次仿写选择内容并列好提纲,教师只是适时引导、梳理与归纳,形成师生共学的情境。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教师巡视并及时指点。这样,就通过课堂情境创设,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仿写环境,提升了学生的仿写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写作情境时,要从写作内容入手,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和创设写作情境。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还能够在情境的作用下将“要我写”变为学生的“我要写”,培养学生自觉观察、写作、交流的习惯。
2.联系生活,生动表达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并且在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思考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兴趣,在写作中学会生动的表达。根据写作的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时,一定要将写作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写作素材,通过素材交流拓宽学生的写作视角,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仅可以在仿写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还能够进行生动表达,提升仿写教学的效果。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仿写教学为例,在完成课文教学后,教师以“你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吗?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被表扬或批评的场景并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场景中的环境、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等细节,介绍自己受到表扬与批评的场景,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交流、补充和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交流与写作情境。在完成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难忘的一次“表扬”或“批评”,或因为同一件事而同时受到“表扬”与“批评”的经历,把当时的场景与感受细致地描写下来,并基于“过来人”的视角抒写自己的感想:自己在这种表扬、批评或矛盾的评价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收获了什么样的深刻感悟。这样,就通过联系生活,不仅让学生在仿写中实现了生动表达,还起到了以写育人的教学效果。
在联系生活进行仿写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回忆与交流,寻找写作素材,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生活素材,还可以将仿写任务留在课后,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用心观察、体验、思考,以鲜活的素材促进学生生动地表达。
三、多元指导,提升写作效果
1.课堂指导,指点写法
仿写,特别是片段式仿写,大都是在课堂之上完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时,可以通过指点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仿写的重点,突破难点,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指点学生写作方法时,不仅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运用于仿写的写作方法进行深入探索,还要在学生仿写前组织学生总结与交流要运用到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以课文为仿写范例,在“学以致用”中完成仿写练习,提升写作学习效果。
以《松鼠》的教学为例,在完成《松鼠》的教学后,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仿写:一是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二是借助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试着把《白鹭》的2~5自然段改成说明文,体会改写与原文的不同。在仿写之前,教师组织学生将《松鼠》和《太阳》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结合“交流平台”分析两篇文章在说明方法与语言风格上的异同,对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之后,组织学生阅读习作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结合文中的批注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及运用技巧。最后,组织学生写作,要求学生从仿写任务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参照教材中的例文进行仿写,教师巡视并进行随机指点。这样,教师就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方法,让学生在仿写中初步掌握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培养了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与学生仿写需要,把握好指点时机进行适时指点。不仅要在学生仿写前组织学生探索与梳理写作方法,还要在写作过程中进行随机指点解决疑难,更要仿写后组织交流与点评指点写作技巧。
2.交流点评,提升水平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写作教学亦是如此。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发现、梳理与感悟写作的方法,还一定要在学生完成仿写任务后,组织学生开展仿写的交流与点评实践活动,在交流中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生生点评、师生点评、师生互动点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发现写作中的短板,探索写作的奥妙,让学生在仿写的交流与点评中“取长补短”,学会写作,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以《落花生》的仿写教学为例,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落花生》的写作方法,明确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抒情方法。然后,组织学生结合课后“小练笔”进行仿写,要求学生从“竹子、梅花、蜜蜂、路灯”四种事物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赞扬某些人的品质。在仿写之前,教师运用“先说后写”的方法,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事物进行分析,看看这种事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联想并思考哪些人同自己所选的事物的特点上存在相似之处,进行口语交流、点评与补充。在完成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深化学生对事物与人物特点的认识。在口语交流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教师巡视指点,并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与点评,相互取长补短。最后,教师组织交流仿写片段,通过师生共同点评提炼优点,发现不足,提出修改建议。这样,就通过交流点评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交流与点评时,一定要以学生自主交流与点评为主,以教师点评为辅,通过点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要借助空间技术与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交流与点评同线上交流与点评结合起来,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仿写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通过指点学生写作方法、创设仿写情境,特别是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写作指导,让学生在仿写中学会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理论水平,让仿写成为学生阅读学习与写作的桥梁,实现对阅读与写作的两个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云美.仿写经典范本提高习作水平: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2(21).
[2]江华芳.仿写,让写作从畏难走向自信:指导小学生仿写的实践与反思[J].试题与研究,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