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全面推进下,随着全岛启动封关时间的临近,海口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一种新挑战,更是一种新使命。海南自贸港基础教育亟需发展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唤醒其终身教育服务意识,使其扛起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教育支撑。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海口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大背景下,为办好海南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标杆,着力打造具有自贸港特色的椰城品牌教育。根据《海口市“椰城强师”人才培养计划》,海口未来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海南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自贸港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给海口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体育教师更加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肩负体育强国的历史使命,承载椰城教育的责任与担当,加快推进海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有效提升体育教师核心素养途径
海南自贸港建设让海南基础教育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体育教师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海南自贸港从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规划发展,成为海南体育发展的样板和窗口,形成融合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海口市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已不能满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需求,要创新海南自贸港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
1.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发展海南自贸港特色教育,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树立“健康第一”“健身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全力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创新,积极推进“五育并举”活动,持续助力学校体育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加强体育教师健康素质培养,使其在教学形式、方法与手段上勇于改革创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端正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健康观、价值观,培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深化体育核心素养改革,落实体育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新理念、新技能、新模式,不断增进体育健康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2.挖掘海南乡土特色文化
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对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能力、理论水平及教学实践提出更高要求。深入挖掘海南本土的传统体育文化,如黎族竹竿舞、儋州调声等。学习国际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经验,与国内外体育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结合海南的自然环境和乡土特色文化资源,如加入文昌排球、万宁足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开展教学。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体育教学专业多样化,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3.注重体育学科专业发展
当前是知识“爆炸”的新时代,在海南自贸港蹄疾步稳的推进下,不断发展海口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及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和调整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及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及思维方法。教师要紧跟体育学科前沿动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掌握自贸港带来的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培训、讲座、录像、研讨、观摩、交流等形式,实现培训模式教育优化。积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的教育热情,形成有效合力。体育教师设法创设良好和谐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及时、高效、快乐掌握体育“三基”,起到潜移默化作用,有效提升与发展教师专业核心素养。
4.努力提升体育科研能力
海口市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只顾上课,没有摆正体育教育科研态度,认识比较浅薄,平常不自觉参加各级各类科研培训学习,开展活动少,学习能力低。体育教师要正确树立体育科研理念,端正科研态度,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学理论,多参与。积极聆听名家名师讲座,多参与省市级优质课观摩,主动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申报研究,善于捕捉教学亮点,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反思,勤总结,常撰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努力提升自身体育科研水平。
5.持续推进继续教育培训
海口市对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相对比较重视,四个区侧重点有所不同。体育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思想,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脱离旧的传统思想束缚,践行现代化教育新模式。合理科学安排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内容,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视野,全面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体育教师系统化的能力培训,全力给予支持、投入和指导。认真做到“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培训,全面提升培训学习的实效性,达到最有效的培训效果。
二、全力推进海口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以教育家精神,切实培养造就更多的“教育家、大先生”。体育教师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始终不忘教育初心,永葆育人情怀。为更好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勇往直前,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争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力军。
1.立足海口教育改革创新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融合多元文化,迎来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体育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融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随着自贸港的发展,相关体育产业也会兴起,体育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与这些产业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模拟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策划,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契合自贸港建设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借助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设备和技术。参考国际先进的体育教育标准,构建符合自贸港特色的国际化体育课程体系,与自贸港的体育企业、机构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2.发展完善体育教育人才体系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党中央给予海南独有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汇集海南,充实了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发展优势与潜能。海口市顺势而上,狠抓教育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海口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体育大单元教学,发展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开创体育教育教学的新格局。
3.扛起海口教育担当
教育本是一种良心活,更是一种责任。海口体育教师肩负着体育教育重任,当下的人才培养需要对其专业能力、视野、胸怀有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海南自贸港体育教师应快速转型,从体育教育者向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者转变。在“双新”“双减”工作推动下,应加快推进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引进专业人才,与国际化水平接轨,有力推进海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新时代赋予体育教师的光荣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教师的根本使命。体育教师要有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承担着体育教育改革重任。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下,唤起教育初心,探索教育本真,不断理顺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教育意识,掌握教育多元化,发展教育认同感,努力践行新时代“四有”教师要求。体育教师肩负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实现教书育人的人生价值。新时代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面向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新要求,要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肩负起海南自贸港基础教育的领路人重任。
我们要始终牢牢把握体育教育的新形势,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自觉肩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神圣使命。面临体育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勇于改革创新,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符合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2]王飞雄,李先飞.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体育世界,2019(03).
[3]吴吉贵.探索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