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思政课建设这五年:思政课改革创新经验成效选登(五)

2024-11-05 00:00:00
新教育·综合 2024年10期

实施“三大工程”

推动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定安县教育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定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深化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效,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实施党组织建设工程,强化保障,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定安县全面落实《海南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34个公办中小学党组织中,2个党委、党总支实现书记、校长分设,32个党支部实现书记、校长“一肩挑”,并全部增设党组织副书记。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

定安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在常规管理视导中明确要求,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优先保障,在班级课表中明确标示,在教学实施中严格执行。五年来,定安县教育局党委通过采用全覆盖视导和专项视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中小学校开展10次检查,教研员听课600余节,确保思政课开足开齐。

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引育并举,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定安县严把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加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五年来,共招聘46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聚焦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中培训。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积极申报有关专项研究课题,深入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在全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评选工作中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予以倾斜,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培育遴选一批中小学思政课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五年来,共有10名思政课教师成长为省、县级骨干教师,8名思政课教师成长为省、县级教坛新秀,在党员教师中培养优秀思政课教师10名。

三、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突出实效,为思政课建设创新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定安县注重在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将红色教育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海南定安第二独立师红军小学,以“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军精神永放光芒”为办学理念,构建“红色铸魂育人、经典筑梦未来”主题德育体系,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主阵地,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中国工农红军海南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学校,以“民族团结进步,红色基因相传”主题文化校园建设为抓手,传承红色基因,增进民族团结,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定安县通过组织开展思政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评比、论文评比等活动,鼓励引导创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方法,取得良好成效。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教师学会以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动心灵、感动学生、入脑入心。思政课也日益成为一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课程。在省教培院组织的2023年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征文和微视频评比活动中,定安县eqv1H2GTPAQvyKhYs4EiXLORQf74aeGd9/5EavQOmqo=共有54个作品获奖。

推进思政课“理实一体”改革

为自贸港建设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

海南省商业学校

海南省商业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中职学校特点,牢固树立“人人出彩技能强国”理念,探索推进“理实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精心培养处于“拔节孕穗期”的中职学生,在学生心中厚植“技能报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在海南“技能自贸港”建设中唱响青春之歌。

一、构建“理实一体”大课程体系,提升育人效果

构筑“4+3+1”大思政课程群。在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4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3门选修课。“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每门思政课对应设计1组实践性体验活动项目群,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思政实践体验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学校与体验教育协会合作,培养了10名体验教育师,承担全校思政体验课程教学。每年组织开展思政体验大课堂20多场次,参与学生3000多人次。通过实践性体验教育活动,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理论“浅”起来,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得到加强,更加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技能学习,思政课立德树人效果不断显现。

二、制定“理实一体”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课改实效

结合“理实一体”课改需要,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以及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思政实践体验课程,组织开设15门专业思政实践精品课,多层次浸润学生“匠心”。建设思政大课堂多元评价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学、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学徒制社会实践、专业技能比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区志愿活动等全要素融入评价体系,以教师、班主任、家长、企业、社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每学期开展一次思政课效果综合考评,将评价体系作为“理实一体”思政大课堂改革“方向标”,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使思政课改革实现“既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该评价体系成果获得2022年海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打造“理实一体”思政课教师队伍,凸显“关键”作用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年来,学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结合实际组织实施思政课教师“1+N”培养计划。

一是实施思政课教师“1+N”素养提升行动。要求每名思政课教师至少精通1门理论课教学、掌握3个以上体验活动规则,全面具备“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基本素养,并将之列入师德师风建设重点。为实现培养目标,学校成立省级思政工作室,建成思政教育基地,充分发挥2个平台教研交流和能力提升培训作用,有效提高了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政治素养。五年来,共编写思政“理实一体化”特色教材4部,思政课教师获全国二等奖1项,以及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

二是组建班级思政实践课“1+N”教学团队。即每名思政课教师和所任课班级班主任,加上1名体验教育师,组成思政实践活动导师组,通过班主任和体验师的传帮带,提高思政课教师用思政知识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强化思政知识的内化转化深化。

三是组织思政课教师修养实践。多维度锤炼师德修为,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帮扶困难学生、发动助学捐款、寒暑假家访等关爱活动,为学困生开“小灶”、补齐学习短板,使人人都有出彩机会,深受学生喜爱和敬重,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近8000名毕业生在不同的技能岗位助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以上内容转自海南省教育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