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创新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学习任务群,如何把跨学科思维贯穿在日常教学中,这些问题都值得一线教师思考。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融合历史、音乐、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设计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的学习任务群,尝试运用支架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高阶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支架式教学;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其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跨学科教学,跨学科的本质是通过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介入和融通,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学生对综合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取“教师分析+学生背诵”的单一模式,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不高,无法达成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诗圣杜甫的代表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尝试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将古诗学习与历史、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学科融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杜甫心忧天下的胸襟,了解立体的杜甫形象,并且学会理性思考,以恰当又个性的表达方式致敬经典。并以此为范例,为《唐诗三百首》提供教学思路,提升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设计跨学科任务群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实施应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笔者将整堂课置于“杜甫草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推文的真实情境中,按照 “举办活动—拟写推文—朗诵配乐—公众评论—回复评论” 流程来创设情境,并围绕学习目标“理解杜甫心忧天下的情怀;了解立体的杜甫形象;辩证思考对杜甫的评价;致敬经典,理解创意表达的真正内涵”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并给出相应的支架。
(一)知人论世,与历史学科融合
知人论世是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哲理都是其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经历所造就的。诗人杜甫的诗作能被称为“诗史”,也是因为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诗中饱含他对时代的深刻关怀与批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后,同时期的诗作还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月夜忆舍弟》被编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以,学生对杜甫的形象往往就局限于“暮气沉沉的老者”。为了改变对杜甫形象标签化、扁平化的认识,笔者借留言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公众号发布后网友留言的准确性wFTMhGnPDFwgeEhDZZW9ew==,补充杜甫一生完整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时期他的诗作,小组合作探究认识立体的杜甫形象。
诗歌教学与历史学科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对唐朝的大事件、制度、文化等有完整清晰的了解,对于读懂《唐诗三百首》就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画解诗,与美术学科融合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古代诗歌主要由言、象、意三要素构成,其中“象”即蕴含情感的景和物,是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入选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绝大多数都是借景抒情或者托物言志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不例外,诗人借茅屋被破之景象抒发情感,前三节写景叙事极富画面感。所以,教师可以用“以画解诗”的方式辅助理解诗歌大意。笔者将任务设计为:“紧贴诗歌内容,绘制文创产品——茅屋书签。”要求:①图文并茂;②拟写标题;③品析亮点。
依托美术学科“以画解诗”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习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配图,深化“诗画一体”的理念。
(三)乐为诗声,与音乐学科融合
《毛诗·正义》:“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声,故诗乐同齐功也。”诗是音乐的“思想”,音乐是诗的声音。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诗经》一文中认为:“诗的源头是歌谣。”古诗是讲究节奏、押韵、音调、声情的,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八下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也有对唱诗词的明确指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原本就是古人吟唱的曲。所以,笔者也将音乐元素融入课堂,设计了两个任务:①给公众号配乐朗诵。②效仿《经典咏流传》,编曲填词,向诗圣致敬。学生在配乐朗诵中,能进一步体会杜甫面对风吹茅屋、茅草被抢、屋漏潮湿的无奈和心酸。通过反复吟唱也更能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领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打通音乐与语文的边界,使许多古诗在填词、编曲、吟唱后焕发新的活力,让古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这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之一。
(四)多媒体辅助,与信息技术融合
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跨学科学习”成为第三层“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同时要求“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文化的主要媒介,已在学校、企业、个人中被广泛运用。但是,学生对如何发布微信公众号却知之甚少,笔者设计了完成公众号推文并发布留言的任务,真实还原公众号发布的界面,利用“希沃白板5”模拟制作公众号推文以及内容发布后模拟真实留言,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一种新的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的优势去创设特定情境,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爱学”“乐学”。
二、搭建支架,完成跨学科任务群
“支架式教学”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S. Bruner)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程标准中对学习任务群教学给出的建议一致,都主张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学习支架”就是依据学习任务群给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笔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搭建范例支架、资源支架、评价支架和比较支架,助力学生完成任务。
(一)绘制书签——范例支架
书签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完成诗歌赏析的目标,笔者给出明确的要求,即图文并茂、有标题、有亮点品析,同时明确亮点品析包含用词、选材、风格、情感等不同角度。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要求,笔者还绘制了书签范例,学生仿照范例进行绘制,效率更高。
学生举一反三,找到一系列动词“飞、渡、洒、挂罥、飘转”,更直观地写出了茅屋被秋风吹得破败不堪的情景。在学生展示反馈的过程中,既检验了他们赏析诗歌的能力,又在反复推敲品鉴中加深了对杜诗语言风格的理解,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杜诗的特点:即用词精辟“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情至深“诗风沉郁顿挫”。
(二)读懂诗作——资源支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支持学习的资源。诗歌教学中背景性知识的补充必不可少。为了让学生读懂诗人,笔者将杜甫的一生置于唐朝的大背景下,从开元盛世的繁盛到安史之乱后的凋零,给出杜甫的经历及其相应的诗歌创作,学生在回顾与梳理的过程中了解立体的诗人形象。诗歌教学的资源还包括概念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笔者在设计“经典咏流传”的活动时补充歌行体相关知识,了解它的韵律与节奏,并结合《经典常谈》中诗歌体裁的演变,由“个”及“类”,由浅入深,启发学生关于体裁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中资源支架的搭建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呈系统型、发散型。
(三)辨析留言——策略支架
对比分析是常见的策略支架之一,笔者设计的一个任务是立足于创意表达的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达的创意性和随意性之间的不同,笔者搭建了留言辨析的支架,给出两则留言:①“他似乎从未年轻过,一提到他,总是跟沉郁、哀戚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读他的诗,总会不由得眉头紧锁,悲悯一番。”②“杜甫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笔者启发学生从评价准确性和语言表达两个维度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辨析中鉴古思今,从而促进思维的不断进阶,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经典吟唱——评价支架
学习与评价相伴相生,评价量规不仅是评判的手段,更是引领、促进学习的灯塔。为了更好地完成配乐朗诵与编曲填词的任务,需要小组通力合作,并辅以评价量表(如表1所示),让学生明确吟唱的标准。
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价他人时,大多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且能够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对情感的准确把握。由此可见,评价型支架的建构不仅可以作用于语文本身,还可以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在准确认知的前提下,设计内在逻辑紧密、外在形式丰富的学习任务群,并适时有效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科学的指导。而学生的参与度与完成度就是检验设计是否合理,支架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作为学习研究《唐诗三百首》的范例,为诗歌教学提供思路。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何宝玉.跨学科融合的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研究[C]//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论文集(学术论文).深圳:深圳实验学校,2021:5.
[3]李方顺.学习支架:撬动项目学习的支点[J]语文建设,2023(06).
[4]黄海霞,龚大洁,郝雪,等.浅议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运用[J].生物学通报,2011(05).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跨学科视野下初中生名著共读教学实践研究”(编号:2023/LX/02/190/01)。
[作者简介]陆云(1992),女,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学校,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