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校本选修课程设计

2024-11-04 00:00尹军成包絮云邓雪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11期

[摘要]语文选修课程需以涵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任务。中学选修课应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以语文教材作为重要内容资源,关注学生在语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情况。学校选修课如何体现涵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中国传统文化之衣食住行”选修课程为例,以课程标准作为理论依据,基于涵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设计,从具体实践角度进行课程创设,由概念厘定到课程目标、资源开发和课程内容建设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构建选修课程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选修课;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一、选修课程的定位及目标设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但也同样是教学难点。因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离学生实际生活久远,硬化成了知识,学生缺乏感悟和体验。另外,初中古诗文与高中古诗文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达成上存在断层现象,诗文如果作为单纯应考的工具,便会丧失其承载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深厚的思想容易被忽略。

为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选择有利于组织和实施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多元的教育资源体系”[1],设计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针对语文学科内容进行拓展深化。根据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目标为拓宽学生中国古诗文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学生内心,涵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是对国家语文课程的“校本化”设计,课程设计出发点是学生必修课程中的语文实践。该课程内容提供了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选修课实施方案。

具体而言,传统文化选修课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还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另外,传统文化选修课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例如,通过传统文化中的《论语》等儒家经典,学生可以接触到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性善论等,这些思想观点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拓宽思维视野。选修课同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丰富的衣饰图样、饮食方式、饰物、建筑……了解的过程也是鉴赏、涵养审美的过程。传统文化选修课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涵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整体综合性的过程,传统文化选修课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可行的实践途径。

二、选修课程内容设计与资源开发

选修课程建构首先需要明确“学什么”的内容,了解学生的起点,再确定“教什么”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基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而设计,但由于传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必须对其范围有所界定,同时需要对多种渠道开发的资源进行整合筛选,把握相关知识的准确性。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选修课需将内容进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分成不同的板块,明确到具体的每节课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之衣食住行”选修课课程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采用以古人衣食住行为经,以课内外古诗文理解为纬的形式,交织构成传统文化之衣食住行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内容还设计古代天文贸易、古代文化教育、古代宗法典制等板块,不仅包括古人生活中所接触的物质实物,也涵盖古代思想与制度等精神层面。

以古人的衣食住行为经,具体而言,是将古代传统文化落实在“衣食住行”四个板块,以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视角进入学习。“衣”,从服装样式的演变、布料的特色、鞋帽的特征、饰物图案的含义等展开;“食”从食用品种的逐渐丰富、盛物器皿的类别、耕种工具的进化等深入;“住”从人们居住场所的变化、建筑风格的演进、名亭和名楼等进行表现,“行”从出行方式的变更、车牛马的比较、邮政驿站的兴建等介绍,带领学生走进和自己基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日常,学生将明白生活处处皆有古代文化。

以课内外古诗文为纬进行内容组织。将学生在语文第一课堂接触到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部分整合,与课内古诗文进行相互的印证勾连,力求把中学阶段语文古诗文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新的体系梳理。比如,开展服饰形制课程中的头衣一课,梳理出学生在中学课堂内容阶段会接触到的“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带出“冠”这个词的意思,引出“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作为佐证。而戴冠者即为成年,小孩并不戴冠,触类旁通,梳理出课堂内容会了解到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使中学生直观感受到“总角”“垂髫”这是小孩的不同发型。

将课内诗文进行“二次整合”,比如对于头饰,整理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学生认识到簪子在古人束发时所具有的形态,便能更好地理解杜甫愁思之深。在“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中,不仅借《说文解字》中对于“缨”字的理解(形声。从糸,婴声),同时呈现簪缨的实物,对簪缨作为达官显贵帽饰的功能进行解释。学生了解簪缨对于古人而言的意义,便能深入感受朱敦颐《相见欢》里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对于头衣,有苏轼在《赤壁怀古》中所写“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纶巾”,有辛弃疾《南乡子》中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中的“兜鍪”,有《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的“介胄”,等等,形形色色的头衣塑造出不同主人公的精彩形象,有风流潇洒的文士,有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帅,也有军纪严明的武官。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介胄之士”。西汉时期已开始使用铁制铠甲,也称之为玄铁甲,较为笨重,学生理解了“介胄之士”的形象特征,便能感受到“介胄之士”跪拜的行动实际不太方便,“军礼”之见有实际生活的需要,最后逐渐演变成军营之中的礼仪,而“拜”作为臣对君的跪拜之礼,需要放下武器,稽首或顿首。周亚夫当时的介胄,在军营之中不拜天子,有其现实的理据,并非对天子君威的冒犯。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校本选修课程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进行系统性的课程重建。课程立足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从义务教育教科书、普通高中教科书中的古诗文篇目中,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地打通初高中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界限,增进学生对教材中古诗文的理解。

学生同样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在传统文化选修课程中,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参与者,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创设者。选修课程是学生以兴趣驱动的报名,学生具备较好的资源创设能力。比如,课程以“衣食住行”为话题的形式激活学生的课内储备,在进行“国服大典”体衣课程时,教师通过视频形式对深衣进行介绍。学生能找到课本内容《核舟记》中“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古文对所见的“深衣”形制进行内容勾连,丰富课程内容。创设学生资源需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历史故事或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还需利用网络和当地资源,进行多学科融合,打通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学科界限,用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关于“衣”的部分,可以访问国家图书馆或各省级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查阅古代服饰相关的古籍、史书和画册。像《历代名画记》《东京梦华录》等书籍中都有对古代服饰的详细描述。此外,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也常常展示古代服饰的实物图片和介绍。许多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个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分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也能获取最新的传统文化资讯。

三、选修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一)学生课程学历案

“中国传统文化之衣食住行”选修课学历案是教师围绕某一具体的文化生活板块,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过程的专业方案,其主要要素是学习主题以及学习过程。因传统文化知识较为零散,学历案要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认知地图,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学生可以按图索骥,将每课学案的课业小任务,贯穿至课程实施的内容始终。部分学历案也尝试将知识点用故事串连在一起,使之更为生动形象。比如,在“五谷杂粮,古人智慧”理解古人饮食的课程中,学案在开篇简练地虚构了一个中学生“我”和国风迷小华同学不停地穿越古代饭馆的故事。每一次由古至今的穿越,饭店所提供的伙食都更加丰富,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饮食的演变魅力。学历案体现学生的学习经历或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收集学习信息、把握学生经验以及有效实施教学的手段。通过同步学案的方式,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文化碎片,并进行系统性整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

每课学案,一课一得,结果评价将作为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认定,予以选修课成绩等级。

(二)多样化教学法

基于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量,在“古诗文激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进行活动设计,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讲授法和提问法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体系中,讲授法是最古老且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方法。讲授法能体现“教师—学生”的主体互动。而提问法进行信息的输出,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回答问题是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课程中的教学有单纯的任务驱动教学形式,比如在“国潮来袭服饰展”的“衣”选修课程设计时,学生需要绘制一顶古人的帽子,说明这顶古人的帽子为何种身份的人所戴。学生绘制前,提供一段分析《儒林外史》中牛玉圃所戴头巾以反映人物形象的资料,易于学生理解古人之“冠”对于其身份彰显的意义。在体衣这一课程中,学生需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选择一个,设计贵族或平民的体衣,并标注体衣形制。同时也进行将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结合的教学,比如介绍儒家文化的代表人孔子时,教师提供央视《典籍里的中国》等影音资料,创设一个孔子生活的时空情境,同时设计孔子周游列国的求职表格,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孔子本人。同时提供角色背景,安排若干学生固定演绎“各国君王”。“孔子”们需要代入自己的身份,即兴回答“君主”的问题,获得“君主”的肯定,寻求一个能够实施“孔子”的政治理想和礼乐制度的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之衣食住行”选修课程,包含丰富的古代文学作品,通过文化进入作品,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提升语言建构的能力。而知识内容组织的形式不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传统文化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这有助于他们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上所述,中学语文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综合作用,能够有效地涵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晓蕾.讲授法批判的再批判——对于“生成性教学”误区的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7(12).

[基金项目]2022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发展专项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第二课堂研究”(编号:202215279)。

[作者简介]尹军成(1972),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包絮云(1994),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级教师,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邓雪(1973),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