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中“了”字属上还是属下,历史上存在句读歧见,前人研究多停滞在坚持格律,抑或为苏轼辩护上,近年来着眼于“了”字含义,但难有创见。尽管《赤壁怀古》在这句的处理上实乃罕见的“出格”之作,但在引入汉语史的视角后,依托“V +(宾)+了”格式发展与“了”字虚化历程的证明,可知“了”字仍应属上。围绕此问题,综合利用各类数据资源可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创造性、拓展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文本探究与思辨能力。
[关键词]《念奴娇》;苏轼;“小乔初嫁了”;古诗文教学;探究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7.23/G633.3 [文献标志码]A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关于这篇课文的相关研究,时人多有珠玉在前。但笔者发现,关于“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虚词异文探究,有尚待挖掘的教学价值[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了包含古诗文在内的阅读学习要求:“学会灵活使用语文工具书和网络,检索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 [2]
诗歌异文的挖掘、对比与分析,完全可作为课标要求的“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实践案例。故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文献学、训诂学、汉语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拓展性、探究性阅读的方向上投石问路,尝试作解。
一、版本异文、教材与研究现状
《念奴娇·赤壁怀古》(下文简称《赤壁怀古》)属千古绝唱,历来盛传不绝。每一处异文都被后人反复揣摩,评赏优劣。此处分古籍版本、教材选编、研究现状等三个部分,对这一处的异文研究加以介绍。
(一)古籍整理的版本参差
为了全面客观地纵览《赤壁怀古》在古代诗歌选集和注本中的大致面貌,我们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数据库、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国内外众多的公开古籍收藏、检索渠道,耙梳了共计39种古典文献的41个古籍版本。我们发现其中只有《群英草堂诗余》《尧山堂外纪》等12种文献的14个版本具备明确的句读信息,圈点清楚,其余27个版本均不加标点或无明确句读。
在有标点的版本中,将“了”字属上,即标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样的五-四格局的,共计9种11版,分别为:《群英草堂诗余》明嘉靖三十三年杨金刻本、明洪武二十五年遵正书堂刻本,《类选笺释草堂诗余》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文章辨体》明天顺八年刻本,《听秋声馆词话》清同治八年刻本,《钦定词谱》清康熙五十四年刻朱墨套印本,《词洁》清康熙刻本,《词选》道光十年宛邻书屋丛书本、嘉庆道光中刊本,《词林纪事》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民国十二年古书流通处影印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而将“了”字属下的,即标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样的四-五格局的,则有3种古籍,分别为:《尧山堂外纪》明刻本、《词苑萃编》清嘉庆刻本、《词综》清康熙十七年刻本kkncG19GMY97AQKXFyMkwF3J9DC6Hkm6tGxlPFf8ZmY=。可见,在古代的诗歌流传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对“小乔初嫁了”一句不同的句读情况。
(二)教材选编与注释的反映
《赤壁怀古》收录进语文教材由来已久,据笔者所见,最早的当属1930年由江恒源编、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国文读本》与1930年由沈星一编、黎锦熙等校、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古文读本》。此后至1949年之前,至少在18家出版机构发行的41种国文教科书中,均可见其踪迹数据来源于“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教育文献数据库”。。其中绝大多数不加注释或仅对“小乔”加注。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由徐公美等编注、南京书店发行的《高中国文》,其注释更加详尽,同时也是最早讨论此句中“了”字属上还是属下问题的现当代语文教材:
注:《古今词论》云:“……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文自为文,歌自为歌。然歌不碍文,文不碍歌,是坡公雄才自放处,亦词家一法。”
如此在教材注释中直接引用古代词话的做法,是比较少见的,但至少说明,传世文献的异文情况确实进入了彼时教科书编写人员的视野。建国后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则大都保留了《赤壁怀古》如今通行的面貌,仅在一纲多本时期出现“樯橹、强虏”的字词差异,并将“拍岸、裂岸”“穿云、崩云”等作为赏析切入点处理,均不见“了”字异文。
(三)学界研究争论未已
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教材不反映“了”字异文实际,并不代表学界对此置之不理。相反,关于“小乔初嫁了”这一句的解读常有新论新作,且热度不减。其一是推求作者为何突然宕开一笔,由“小乔”谈起[3-5];其二则是涉及全词语文文字层面的校勘、句读疑难,包括讨论“了”字句读归属的,我们主要关注后一问题。
叶圣陶与洪静渊(1981)[6]、王瘦梅(1982)[7]、冬子(1982)[8]较早对此句的校勘与断句提出新看法,认为“了”字应属下句开头“正”字的误写,即应为“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后续支持类似看法的更有谢世魁(1994)[9]、楚庄(1994)[10]、王少华(2002)[11]等。郭沫若(1982)[12]则认为“了”字当作“与”字。
周汝昌(1980)[13]在《词学新探》序言中直指“了”字不顾格律而属上的句读实乃“笑谈”。吴世昌(2000)[14]亦认为可将“了”字属下,解作“全”义。
童勉乏(1981)[15]、古城生(1982)[16]则相继从校勘材料与格律的变格两个层面批驳了“了”字属下的观点;吴广平(1984、1995)[17][18]连撰两文从文献学角度讨论“了”字还是“正”字的版本问题,贯彻“了”字说;后冯海恩(2018)[19]、罗朋朋(2023)[20]、盛大林(2023)[21]坚持“了”字说,并从词义加以分析。
纵观近四十年的学术争辩历程,可知对简单的一个“了”字的认识,总体呈现出从版本、格律、词义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念奴娇》词牌的格律要求、填词实际与词话评论
词牌《念奴娇》的词谱格律如何,《赤壁怀古》的句读有何理据,同时期同韵的作品又是何种情况,将在这部分依次展开。
(一)《念奴娇》的格律正体与变体
据清《钦定词谱》记载,此牌别称众多:
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钦定词谱》[清]王奕清)
此外,根据其他著名诗作而产生的名字还有《壶中天慢》《大江西上曲》《太平欢》《湘月》《百字令》《百字谣》《无俗念》《千秋岁》等。
虽名称各异,但可总分为平、仄两韵,共12种变体。其中平韵以宋陈允平的《念奴娇·赋水仙》为正体,另有3种变体,共计4种;仄韵以宋苏轼的《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另有7种变体,共计8种。具体到仄韵变体的划分,见:
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钦定词谱》[清]王奕清)
至此可知,在实际创作与词谱整理中,人们将仄韵《念奴娇》中的句读参差、多押一韵、多押两韵、添字等大同小异的特殊情况均作为变体对待。而《赤壁怀古》便是《念奴娇》的著名仄韵变体之一(谱中列为仄韵变体第一种)。
(二)同时期同词牌的填词实际
既然《赤壁怀古》被认为是仄韵《念奴娇》的变体代表,那么与苏轼同时期的宋代其他词人在这一仄韵变体创作中的填词情况,是否尽皆如此呢?
首先,我们依据上片“四-三-六-四”的字数限制,以及上下两片尾字均为仄声的两条准则,可以较为轻松地快速分辨某首《念奴娇》是否与《赤壁怀古》同韵同谱。照此方法,我们依托“搜韵”在线诗词曲文数据库,搜检了2 999首历代《念奴娇》作品,依照年份筛选出618首宋代《念奴娇》,再依次耙梳,得到了以下符合条件的语料(这里节选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相对应的下片前三小句):
①好是一鹗秋风,鞭云驾雾,去作龙门客。(《百字谣·二月初四》[宋]无名氏)
②君自举远高飞,知他此去、萍梗何时息。(《念奴娇·其三》[宋]吴儆)
③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念奴娇·至金陵》[宋]陈亮)
④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念奴娇·登多景楼》[宋]陈亮)
⑤何处寻取狂徒,可能著意,更问渠侬骨。(《念奴娇·送戴少望参选》[宋]陈亮)
⑥那更千里江城,政成人化,比春生秋杀。(《念奴娇·其一》[宋]黄人杰)
⑦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念奴娇·熙春台宴同官》[宋]王迈)
⑧好是佳旦称觞,斑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念奴娇·寿洪运管五月初五》[宋]王迈)
⑨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酹江月·其五》[宋末元初]刘辰翁)
⑩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念奴娇·其十二》[宋]刘克庄)
B11憔悴梦断吴山,有何人报我,前村夜发。(《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宋末元初]刘辰翁)
检索的结果是令人大吃一惊的。在全部的六百余首宋代《念奴娇》词作中,除了《赤壁怀古》外,仅有11首是仄韵变体第一zATT14FmuEHqm4Wa6qzdtwPvBni5F5p9zjrK5hrB/X8=种的格式,我们依次罗列如上。其中例①—⑨在处理下片第二、第三小句时,均采用了四-五格式,而仅有例⑩B11采用了与《赤壁怀古》一致的五-四格式。与此同时,另可见两首辛弃疾直接表明借用东坡赤壁韵的词作:
B12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虏,岂由言轻发。(《念奴娇·三友同饮,借赤壁韵》[宋]辛弃疾)
B13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念奴娇·其二 用东坡赤壁韵》[宋]辛弃疾)
这两首名曰借韵,但纵览全文可知未严格依照赤壁韵而作,句读的处理存在偏差。
虽然仅截取宋代,且未穷极搜罗之功,但这一填词情况是耐人寻味的。要知道,《念奴娇》全部八种仄韵变体中,仅有《赤壁怀古》这一种变体在下片二、三小句是特殊的五-四格式,而即便如此,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这一种仄韵变体作品在处理对应词句时,也依然填为更常见的四-五格式。即使加上不太合格的例B13,也仅见3例五-四格式。如此看来,《钦谱》评价“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是精当而恰如其分的。
可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这一处“小乔初嫁了”的句读,在宋词创作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出格”之作。
(三)对“了”字归属的词话评论与阐释
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对此句句读较早的详尽阐释,当属清初沈雄编撰的《古今词话》(1685)与毛先舒的《词论》:
按换头亦有语意参差者。……第二作四字句,第三作五字句,过变直捷亦一法也……第二作五字句,第三作四字句,亦一法也……似联似断,此即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意。此“了”字与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我”字同参。(《古今词话》[清]沈雄)
沈雄认为同样的格调里,四-五格局与五-四格局只是划分方法不同。这种上下句具有“似联似断”的特征,而苏轼词中的“了”字与“我”字便是典型代表。
清代王又华在《古今词论》中援引毛先舒(1620—1688)词论十七则:
东坡《大江东去》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文自为文,歌自为歌。然歌不碍文,文不碍歌,是坡公雄才自放处,亦词家一法。(《古今词论·毛稚黄词论》[清]王又华)
以上两则材料均对“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句的划分持模糊态度。对此,清代王奕清(1664—1737)在《钦定词谱》中直指: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钦定词谱》[清]王奕清)
这里“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与前词异”,指的就是通行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句读方式与前人填词不同。
至于更加旗帜鲜明地论述,当属清代朱彝尊(1629—1709)的《词综》,他明确句读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四-五格局:
今从《容斋随笔》所载黄鲁直手书本更正,至于“小乔初嫁”宜句绝,“了”字属下句乃合。(《词综》[清]朱彝尊、汪森增)
这里的“宜句绝”含义与上文毛先舒的“论调”标准相同,即认为“了”字应该属下。对朱彝尊根据黄鲁直手书本以更正通行的五-四格局的做法,后来者王奕清认为“《词综》所论,最为谛当”。
对此,后世多位词家意见相左,认为这种“出格”恰是语意联络、纵横贯通之处,恰能体现苏轼的“才高思敏、缘手而就”。
至小乔初嫁句,谓“了”字属下乃合,考宋人词,后段第二三句,作“上五下四”者甚多,仄韵“念奴娇”本不止一体,似不必比而同之。(《听秋声馆词话》[清]丁绍仪)
坡公才大,词多豪放,不肯翦裁就范,故其不协律处甚多,然又何伤其为佳谐。而《词综》论其赤壁怀古……至于“小乔初嫁了”,“了”字属下,更不成语……不如存其旧为佳也。(《雨华盦词话》[清]钱裴仲)
又谓“小乔初嫁”宜句绝,“了”字属下句乃合,此正如村学究说书,不顾上下语意联络,可一喷饭也。(《词林纪事》[清]张完橚)
杨升庵词品云:词人语意所到,问有参差,或两句作一句,或一句作两句。惟妙于歌者,上下纵横取叶。此是笃论,如曲子家之有活板眼也。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等处,皆当以此说通之。(《莲子居词话》[清]吴衡照)
以上数则材料均出自清代的诗话,通览之后可发现均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其争论“了”字归属的论据仍集中在格律的正体与变体上;至于优劣高下,其判断的标准往往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或者是个人经验。例如,丁绍仪说“后段第二三句,作‘上五下四’者甚多”,但经过上文我们的搜检,可知绝非如此,宋人词中“上五下四”者极少,显然这属于古人的感性认识。
可见,倘若要真正辨识“了”字归属问题,亟需引入新的研究视角。仍纠结于“了”字属上还是属下更符合词律,或者更体现苏轼的“才大豪放”,恐怕只能是自说自话,原地打转。
三、“了”字释义的汉语史视角
回顾近期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争论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向“了”的含义解读,但可惜大都停留在共时的语义阐释,辅以枚举性的例句,而缺少严谨的汉语史历时的视角佐证。
(一)认为“了”字应当理解为“全然、了然”义,或“全”义
认为“了”字应当理解为“全然、了然”义或“全”义[22],则句读应为“了雄姿英发”。例证有:
B14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唐]王维)
B15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游溧阳北湖亭》[唐]李白)
B16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好事近》[宋]秦观)
首先例B14B15中的“了”字表面上可释作“了然”,实际上应当是形容词“清楚,明晰”的含义,与“雄姿英发”不合。而“了”作副词“完全、皆”义时,《汉语大词典》中早有注解,必须与否定词连用,语例自晋至清皆如此,故在“雄姿英发”这样一个肯定语义前,亦有不通。至于所谓的“殊”义用法,观其例证,实应翻作“完全”义,然则反驳理由同上。
(二)“了”字无法解读为动态助词,便只有解作“结束、完结”义动词
认为此句“了”字无法解读为动态助词,便只有解作“结束、完结”义动词,句读应为“小乔初嫁了”。主要例证有:
B17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梁州令》[宋]柳永)
B18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苏幕遮》[宋]梅尧臣)
很明显这些例证中“了”字所在的小句,除却“了”字外,并无另外的谓语动词,那么动词“了”字解为动词“结束、完结”并作谓语中心,是明白而晓畅的。但在“小乔初嫁了”中,简单粗暴地认为“了”不能用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去理解,就一定是动词“结束”,理据何在?如此岂非陷入了二元对立的窠臼?论据不当,是此看法的弊端。
(三)“了”是“表动作的完成状态的语气词”
认为“了”是“表动作的完成状态的语气词”[23]。虽然此种说法模棱两可,概念不清,论据不充分,但这种说法其实最接近可能的真相。
魏晋前后,表完成义的动词“了”开始与其他可表完成义的动词“已、讫、毕、竟”等一同进入此结构“V动+(宾)+V完成动词”。这些完成义动词加在复句先行分句之后,表示分句所陈述的动作、事态变化的完成。这一格式此时用例极少,正式出现当在汉代以后,且完成义动词多用“已、讫、毕、竟”[24]。
唐代此格式继续广泛使用,但完成义动词变为多用“了”,中晚唐以后此趋势更加明显,即完成义“了”开始在全部的完成义动词里占据优势地位。随着这种趋势的转变,分句中“V动+(宾)+了完成义”(格式一)大量使用,同时也逐渐获得用于复句句末的自由,但句末用例较少,且此格式用在句末时需要有语气词“也”来结句。
也是在唐代,因“V动+(宾)+了完成义”(格式一)受到另一种表示完成貌的“V动+却+宾”(格式二)的影响,出现了“V动+了+宾”(格式三)。格式三标志着完成义动词“了”开始向动态助词“了”转化[25] 。但直到五代时期,“V动+了+宾”(格式三)的用法还非常少见。
宋代初年,处于复句句末的“V动+(宾)+了完成义”(格式一)大量使用,这种情况使“了”的功能逐渐从附加在词组之后作分句的组成部分,转变为整个句子的组成部分。且句子更长,更复杂了。这些变化均加强了“了”字的独立性,而动词性则减弱了。可以说,宋代处于句末的“V动+(宾)+了完成义”中的“了”,已经开始向作语气词“了”转变。
与此同时,“V动+了+宾”(格式三)在宋初得到广泛使用,其中的动态助词“了”高频出现,表明汉语中助词完成貌的普及,而这势必又加剧“了”的实词完成义的减弱,并为其最后变成语气词扫清了障碍。
直至南宋中期《朱子语录》中的大量例证才表明语气词“了”的正式形成与成熟。知晓汉语史上“了”字在结构格式中的变化与迁移,才可明白词义的出现、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了”的含义从完成义实词到动态助词与语气词,是一个逐渐虚化、过渡的历时进程。
我们的结论是,“小乔初嫁了”这样一个“S+adv.+V动+了”的北宋的句子结构,其中的“了”字应当处在完成义动词向语气词“了”转变的过渡时期,功能是对全句作的一种陈述,表达句子所表达的事态、变化已经实现、完成[26]。
另外,我们在苏轼的作品中还发现了更多处于句末的“V动+(宾)+了”的辞例,说明“了”的这一用法在苏轼笔下不是孤例,亦可为证:
但令端委坐庙堂,北狄西戎谈笑了(《张安道乐全堂》)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雨中花慢·初至密州》)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无愁可解》)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酩酊但酬佳节了。(《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
匆匆拚了。(《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雨中花慢》)
良宵又过了。(《踏青游》)
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句·其一》)
故尽管格律上《赤壁怀古》的五-四结构实为罕见,但不论从汉语史的佐证还是苏轼本人的辞例角度,我们仍倾向于“了”字属上,即“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赤壁怀古》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篇章,也是各个时期各类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对文本内容的歧见分析,是开展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拓展性阅读的良好土壤。对于“小乔出嫁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小切入点,“小题大做”可以切实增强学生辨别、分析、探究文本的能力,培养思辨性思维。在整个任务过程中,收集异文版本、教材呈现与研究现状,目的是明晰我们问题探究的真实性;而查询词谱、耙梳语例、稽考词话则着眼于问题发生的实质;引入汉语史视角与苏轼本人的辞例则在于引导打开视野,多侧面分析问题。教师可依据探究内容分派任务,再于课堂综合呈现。此案例调用了大量的搜集、检索资源,也是期望学生对待其他问题能触类旁通,以一驭万。敬请各位方家赐正。
[参 考 文 献]
[1]李雪,冯梅.古籍注本异文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2.
[3]许锡强.“小乔初嫁”费思量——破解苏轼《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历史悖论[J].中学语文教学,2019(02).
[4]罗庆生.小乔卸甲晚妆红——“小乔初嫁了”探微[J].现代语文,2006(02).
[5]刘功海.“小乔初嫁了”试解[J].中学语文,2001(01).
[6]洪静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J].中学语文教学,1981(02).
[7]王瘦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异文辨析[J].古典文学论丛(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五辑),1982(10).
[8]冬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勘误[J].求索,1982(06).
[9]谢世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质疑[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02).
[10]楚庄.说“ 词综本赤壁词”[N].光明日报,1994-09-19:东风副刊.
[11]王少华.谈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了”字[J].语文知识,2002(01).
[12]郭沫若.《读诗札记四则》之一《大江东去》[N].文艺报,1982(11).
[13]孙正刚.词学新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2-3.
[14]吴世昌.词林新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50.
[15]童勉乏.是“小乔初嫁”吗?[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04).
[16]古城生.还是“小乔初嫁了”[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
[17]吴广平.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了”字句[J].吉首民族师范校刊,1984(01).
[18]吴广平.再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了”字句[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01).
[19]冯海恩.《念奴娇·赤壁怀古》版本、异文及断句详解[J].语文建设,2018(12).
[20]罗朋朋.“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五重意蕴探析[J].语文学习,2023(05).
[21]盛大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新考新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11).
[22]顾农.“小乔出嫁”问题[N].中华读书报.2024-06-26.
[23]王季思. 从两首苏词看苏轼的婚姻观[N].光明日报.1984-12-04.
[24]梅祖麟.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J].语文研究,1981(00).
[25]曹广顺.《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著”[J].中国语文,1986(03).
[26]曹广顺.语气词“了”源流浅说[J].语文研究,1987(02).
[作者简介]童程(1998),男,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一级教师,从事语言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