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塾教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意义

2024-11-04 00:00雷琴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11期

[摘要]唐彪《家塾教学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著作,阐述了众多精妙的阅读理论,给中学语文阅读提供了系统细致的教学策略。中学阅读需要以“静”为中心基点,也需要熟读精思、起疑驳问,不停地向内深化;还需要博阅精文、切磋交流,不断地向外扩展。如此,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深刻、全面把握。

[关键词]唐彪;《家塾教学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唐彪,字翼修,浙江金华人,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是清朝著名的教育家,被时人称为“金华名宿”。仇兆鳌称其“秉铎武林,课徒讲学,人士蒸蒸蔚起”[1]。唐彪在日常的家塾教学中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又受到了孔子、朱熹等教育家的影响,在不断地内化、实践中,将毕生的教学思想诉诸笔端,凝结成流传至今的《家塾教学法》。《家塾教学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著作,围绕着“教”和“学”做了诸多精妙的阐释,是《父师善诱法》和《读书作文谱》的合集,其中《父师善诱法》主要是从家长、教师的角度,去探求如何培养学生、教授学生,是从“教”的角度出发;而《读书作文谱》更多是从学生该如何去“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更是做了专题精确的论证,其中提及的以“静”为基、熟读精思、博阅交流等,对现今的中学阅读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以“静”为基点

对于学生来说,心静才能摒弃杂念,专心致学。《大学》里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孔子在《论语·雍也》里提到:“知者动,仁者静。”而诸葛亮也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由此观之,以“静”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中心基点,不仅对于学生读书作文、领悟作品举足轻重,而且对于学生修养身心,明志致远也意义重大。

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专注于作品,将注意力投放在文章身上,认真思考题目的方向,将题目所问之事和阅读的具体段落、词句对应起来,并能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学习的迁移,将以前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的阅读篇目中,并如此反复,不断形成阅读的知识框架。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心浮躁不定,静不下来,学生就容易半途而废,没办法进行整篇作品的完整阅读,也就没办法很好地领悟上下文连贯的文意,更没办法专注思考,反而容易心不在焉,神游发呆,自然就没法理解文章真实的内涵,也没办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问题。

阅读是一门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内化于心、反求于内的学问,更加需要学生“静”下心来,不仅需要外在安静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更需要学生自己内心环境的去欲明心,专心致志。唐彪认为:“读书穷理,‘静’字工夫最要也。”[2]他认为,“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静即是去欲明心,专心一志的意思,亦有修养身心、养德巩学的意义,唐彪强调学生静心对于阅读的重要性,若心不静,则容易半途而废,浮于表面,只有心静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rbKvsMuFM1lQHitxXEtcYrQEbxzRlGMLP3f0x8t1qt4=发散思维,探求作品蕴含的真实意蕴,这就是唐彪说的“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徹”[2]。

二、内化以增深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增加其思维的深度。而唐彪的熟读精思、起疑诘问,正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此,学生才能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内转化,增加其阅读的深度。

(一)熟读以成诵

所谓熟读,即对一本书的深入挖掘,如果博览强调读多,那么熟读则强调读深[3]。中学生需要熟读经典,这里的经典不仅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教材中有《诫子书》《醉翁亭记》《陈情表》等经典文言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泊船瓜洲》《将进酒》等经典诗歌,还有《背影》《荷塘月色》《我的母亲》等经典散文,而除了这些课内经典,还有《诗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等课外经典,都需要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研读中,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熟读成诵。

古人读书贵熟。唐彪说:“凡经史之书,惟熟则能透彻其底蕴,时文、古文,熟则听我取材,不熟,安能得力也。”[2]这与“胸有成竹”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也如出一辙,都是强调极熟的重要性,只有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事物,才能探知事物蕴含的真实意蕴,这正和阅读一样,学生只有足够了解作品,多读多背,才能多方位了解作品,应对各种形式的考题。

学生学习课文,初读一般都是比较肤浅的,但是如果再多读几遍,就能慢慢理解文章的核心内涵了。实际上,同一本书,学生每读一遍,感悟就会不同,每读一遍都会认识到一些新的东西,这是因为在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中,印象会逐渐加深,很多上一遍忽视的细节,没来得及捕捉的心绪灵感,会在一遍又一遍的研读中浮现出来。比如,说学生在阅读《庖丁解牛》这篇作品时,初读时可能连文章的大意都不甚了解,又读时也可能仅仅知道这是庖丁给梁惠王宰牛的故事,不知道故事想表达的哲理,再读时可能就知道了熟能生巧的哲理,再多读几遍,或许就能知道养生的奥秘了。

(二)精思以起疑

阅读是一个需要学生不断思考、不断产生疑问的过程,学生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求索,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想要阐释的哲理、想要抒发的感情,以及遣词造句的艺术,自己能从中学到的东西。只有认真思考之后,才能清晰自身比较迷茫薄弱的地方,才会对某些知识开始感到疑惑,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去解决问题,之后才会有所得。

唐彪认为很多精妙的哲理,并不是一下子都能明白,而是需要慢慢思考和感悟的。“今日不彻,明日更思;今岁不彻,明岁复思。”[2]他认为:“取其疑者反复研究,自然有得。”[2]即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解决问题才会有所得有所悟。这强调了思疑的重要性。

在阅读《桃花源记》时,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真的有这样的桃花源吗?里面的人为什么要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渔人出去之后又为什么要“寻太守,说如此”,如此种种,当她们思考产生疑问之后,就会想着去解决疑问,而当通过她们自己或者教师解决这些疑问时,必然会产生新的认识,对所阅读作品更加了解和熟悉,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思是疑的基础,而疑又是有所得的前提条件,而有所得是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

(三)诘问以相长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古人总讲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就说明了学习是不分身份和地位的,师生也是如此,师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所以,相互诘问,提出疑难,是师生共同进步的极佳方式,特别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向老师提问,这无疑都是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

唐彪讲究驳问和复讲。认为教师在讲完课程内容后,学生需要进行复讲,在学生复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层层诘问,“全要先生驳问,层层辩驳。如剥物相似,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书理始能透彻。”[2]如果教师在疑问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不到位,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再讲解一遍,下次再让学生复讲,由此反复,学生就会不断加深印象、理解深刻。不仅是在学生方面,在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唐彪也主张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驳问,“先生所讲未彻处,弟子不妨以己见证之”[2]。这种师生相互辩驳相互探究、师生平等的氛围,更利于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氛围,尽量削弱长期积淀的“教师权威”带来的师生距离,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诘问,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疑问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针对性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也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随着不断地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在自身的不断求索或者老师的讲解中解决问题,学生对阅读篇目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而教师在学生的不断诘问中,也能发现自己的短板,补全自身的缺处,不断地加深自身对课文的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便更加全面深刻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才是教学相长。

三、外扩以加广度

新课标不仅强调阅读的深度,也指出学生需要博览群书,增加阅读的广度。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作品,博阅众多的经典书籍,再交流其所感所悟,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的视野会不断广阔。

(一)选择以求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了众多的文学精华,这些经典反映现实、辞藻清丽、意义非凡。而学生繁杂难辨,其中有当读的,有急需读的,有需要熟读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轻重缓急、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特点来选择读书的顺序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适时给予他们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阅读经典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见识。

唐彪认为:“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考之书。”[2]55他认为只读应世的文章,就容易浮于表面,过于功利和庸俗,文笔平庸,而如果只读传世之文,又容易陷入刻意追求深度而导致晦涩难懂的陷阱,又或是文笔太过质朴而不免枯燥,所以,他认为应该“于应世文中,选其笔秀神妍者,去其笔过神浊者;于传世文中,选项其机神顺利,辞句鲜润者,弃其机神强拗,辞句粗豪者,即雅俗共赏之文也。”这就强调了学生选择阅读作品的重要性。

对于中学生来说,首先是要读教材,其次是要读教材上推荐的书目。此外,闲暇之时,可以多研读其他的课外书,这些书可以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但应当是每个领域中的经典,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自行选择书目,教师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推荐合适的作品,如《诗经》《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等。从开始学习语文起,教师就应当培养学生精选书目的习惯,诸子百家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任何大家都是博采众长、兼诸百家,才能从中内化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正所谓“登高望远”,才能“包揽万象”。

(二)博阅以拓己

所谓博览,即有重点的广泛阅读书籍。博览求得的是对书本大意的了解,对知识面的一个拓展,或是想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3]。中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是学生读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万变皆不离其宗,纵使其千变万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小说、散文、新闻、文言文、古诗词等几种体裁,爱国、相思、奉献、奋斗等这些主题,读得多了,自然就能区分归类了,所以,对学生来说,熟悉各种体裁、熟悉各种主题的作品,做题时自然就能一眼看出,是何种体裁,何种主题,自然也就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唐彪认为,学者读文不可专趋一体,不可只取一家之言,经世治文,需要博览群书,“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闲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2]69所以,想要知道天下大事、人生哲理、古今典故,想要写出经世名文,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2]这就强调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片广阔的汪洋,其中诸子百家竞相争鸣,铸就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吸纳百家之言,而不仅仅被局限在一流之中,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往往只能窥见事物的细小一面,看不到事物的全面和本质。阅读需要极其宽广的知识面和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视角,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博览经典,感悟不同体裁、不同主题、不同思想、不同视角的作品,如此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阅读作品时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三)切磋以互流

对于阅读来说,交流必不可少,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站角度不同,个人的阅历、性格、理解能力不同,所看到的点自然也就不同。而我们如何让学生对课文有更细致全面的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她们在不断地阐释和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想法的片面性,在吸纳不同观点的同时,也能养成其谦逊、善于接纳不同观点的优良品性,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联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组织的能力。

唐彪强调交流的重要性,认为可以组队讲书,取书中精微之理,汇集诸章,联类而解。“学者少壮之后,不可不与品学兼善之友讲书、背书、课文,不然,则记诵不熟,书史不明,文艺不进。”[2]而且强调“君子心文会友,以友辅仁。”[2]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对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交融不同思想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授《鸿门宴》这篇作品时,有的学生认为刘邦胆小,有的学生认为他能屈能伸,还有的学生认为他阴险狡诈;而对于项羽,有XUR17e6PEGNeyRlrNfLKUA==学生认为他讲义气,也有学生说他优柔寡断,更有学生认为他不听劝谏,有勇无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可能就会不同,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才能对人物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方天地。

切磋交流,就要接纳不同的观点,与外界相互联系,这是学生向外扩展的方式,也是学生思维不断向外拓宽的绝佳方式,而阅读,正是需要一片宽广包容的思海,才能容纳阅读的“五颜六色”。教师应当多为学生营造平等对话、自由沟通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合适的评价,努力建设能勇于交流不同思想观点的班集体,养成学生能吸纳各家精华的能力和习惯,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再紧盯一个方向,而是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全面深刻地认识作品、理解作品。

唐彪的《家塾教学法》阐明了阅读需要注意的要点,静心去欲是学生读书学习的中心,熟读精思、反诘疑问是学生将知识向内转化,加强其理解深度的方式,而博阅精选、切磋互流则是学生不断加强积累、丰富自己,向外扩充其知识广度的方式,如此以“静”为中心,沉淀住浮躁易动的身心,而后通过静思起疑、熟读诘问不断内化知识,加深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其阅读的思想深度。同时,通过选择精华、博阅沟通的方式,不断丰富学识、拓宽视野,扩大其阅读的广度,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之田必然广阔且肥沃。

[参 考 文 献]

[1](清)唐彪.父师善诱法[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

[2](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北京: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5.

[3]王启凯.博览探广度,熟读求深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

[作者简介]雷琴(2001),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