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文化自信”的内涵构成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而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建立面临诸多困境。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建立要从主渠道——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深挖,采取包装改造、项目推进、深度探究、纵横比较、拓展延伸,凸显教学新颖性、综合性、思想性、兼容性、体验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表现力、反思力、吸引力和转化力,从而强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文化自信,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认同感;古诗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自信”作为核心素养之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2]古诗文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建立的主渠道之一,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包装改造、项目推进、深度探究、纵横比较、拓展延伸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凸显古诗文教学的新颖性、综合性、思想性、兼容性、体验性,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强化价值观的引导,注重情感体验,提升审美品位,让古诗文教学有趣、有料、有形、有味,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建立传统文化认同感的价值
选入语文教材的古诗文作品文质兼美、语言表达简约,“诗无达诂”“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着多元且广泛的解读空间,古诗文作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语言价值、教育价值,还兼有多重的文化传播价值。将其作为突破口和主要载体,会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感,实现时代育人目标、发挥语文课程独特价值、奠定国民精神的底色。
(一)基于育人目标的时代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培养目标上指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担当体现在学生对本国文化建立起高度的认同感,具备浓厚的文化归属感。
(二)基于语文课程的独特价值
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1]入选语文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是古代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的真实载体及传承形式,文以载道、诗以言志。
(三)基于全球发展的精神底色
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更应坚定文化立场和文化信仰,筑牢国民及青少年的思想防线。“文化发展中在全球眼光形成的同时,应当具备自身特色的寻根(民族)意识”[6]。要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底色,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
二、建立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困境
(一)资源开发匮乏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仅限于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方面的课外读本较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渠道较少,造成古诗文教学资源短缺,影响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普及、拓展与延伸。
(二)落实较为空泛
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文言知识系统讲授,弱化文化意识的挖掘和文化知识广度的探讨。学生在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上存在隔膜和距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活动实施等,学生主动参与明显不够。
(三)保障机制不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及普及过程中,存在学校单方发力的现状,文化部门、社区、家庭等协同支持机制滞后,资源有效统筹与活动优化并不通畅,没有形成规范的衔接通道。
(四)评价相对滞后
学校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方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效度不高,对传统文化了解状况、喜爱程度等处于隐性的状态,在实践环节和学生素能监测过程中,难以用具体的指标予以衡量,导致该方面监管与指导存在一定的盲点。
三、建立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教师需要在课堂深度上发力,创新呈现形式,完善活动设计,多渠道补充和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迁移和运用的频率,破解传统文化与学生心理认知、生活经验、言语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隔膜和疏离感。
(一)包装改造,提升新颖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存在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和学生的情感距离、文本和学生的时代距离、教师和学生的认知距离,导致课堂枯燥沉闷、呆板无趣。如何消弭古今隔阂和学生被动接受现状呢?“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1]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的便捷优势,借助媒介辅助手段,通过网络语言引入、多媒介资源呈现等方式促使学生轻松主动学习古诗词。以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润泽学生心灵,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巧学。
1.借助网络语言增加活力
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就是用我们正在使用的语言去理解和解释过去的语言。破解古诗文的语言编码规则,让现实和过往搭建对话桥梁,需要教师建立转换的思维。特级教师王君在执教《木兰诗》时有一个环节是:假如用一个时髦的词汇形容木兰,她究竟是“女汉子”,还是“女神”?组织小组辩论,教师做好启发和引导。最后得出:女汉子太刚烈,而她有感性一面;女神太高大上,而她并没有在云端。文中有一个词汇表达最接近:“女郎”。本县一位市级名师执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理解陶渊明性格中的出世归隐思想时,引入网络流行语“佛系”让学生“秒懂”其中内涵。创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会使授课内容新颖有趣,紧贴现实,增加了吸引力和启发性。
2.借助多种媒介提升魅力
古诗文经过艺术的创编和改造,不少已经变成经典的歌曲。执教这些古诗文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丰富学习资源,顺应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创意阅读、表达和交流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元互动、感受古诗文产生的经典魅力。以歌曲为引子做渲染和铺垫,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蒹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增加文本魅力,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推进,提升综合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
项目式学习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3]教师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设置驱动性、挑战性的任务,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实施具有真实性的实践活动,组织学习成果汇展,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其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推进载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4]教师用项目式学习方式为抓手,确立恰当专题,设计项目式活动,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分工明确,设计活动真实有效,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能力。
如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诗词鉴赏单元,以《曹操诗歌》为专题,设计曹操诗歌学习项目活动。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制定具体赛制和评分细则,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第二部分为经典分享交流,将学生评论和精彩体会制成鉴赏册。第三部分为经典诗词抢答,以必做题、选做题、风险题三种模式呈现,营造真实答题环境。该项目学习需要学生结合所长,自由组合为若干个小组,参与班级诗词大会。学生要全面浏览曹操的诗歌,以吟诵方法或喜爱的方式诵读作品;将自己对作品的阅读体会写成文学短评,与同学在班级微信群交流分享;诗词大会设立问答环节,与评委互动交流。该项目式学习从内容角度有效整合,学习方法上实现多元化,评价上每个活动都有相应展示过程,及时反馈作品阅读效果。
项目式学习让学习活动真实发生且具有挑战性,引导学生认知文化、体验文化,有效增加其综合性,让学生在传统古诗文积累与学习过程中有更多元的学习平台。
(三)深度探究,提升思想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思力
学习古诗文是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做到与时俱进、古为今用,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教师创设丰富的情境,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和对接,促使学生与古诗文深度对话,在探究思辨、对接碰撞、经验分享过程中,助推语文知识学习与价值启蒙教育有机融合,让教材中古诗文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落地生根、内化润心。“借助批判性思维求知、检视中华文化,文化反思鼓励学生超越描述性的文化解释,通过论证、判断、审思等多元的探究逻辑对话中华文化,省思中华文化之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发展自身的文化阐释力与文化批判力,从而重建或更新自我的中华文化身份,提升文化认同的品质。”[5]
通过文本解读,有效挖掘语文教材的文化记忆价值。学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启发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我”、古代和当下,从而让思想境界、情感体验、认知方式逐步转变。创设探究性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教师结合诗歌语境和背景链接资料,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在画面想象和充分对比过程中,体会诗圣杜甫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迁移转化到当下现实,有无数劳动者心系社会发展、牺牲小我的慷慨之举。
学习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唐代杜甫《望岳》等诗文,设计开放性的思辨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探究两首诗表达的哲理及价值。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如何做到志存高远,洞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深层意蕴。
元代官吏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对历代王朝更迭发出犀利的指责,对深陷疾苦的民众表示同情。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唯物主义历史观,了解古代封建王朝腐朽,对民众疾苦漠视。再与当下执政为民、人民至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古今关照、互鉴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当有理想、有本来、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纵横比较,提升兼容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力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跳出教材的范畴和框架,与古今文化、国外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从容对话,感受世界多样文化的博大和各自呈现的特质,引导学生在广泛涉猎、充分积累的过程中,吸收人类所有优秀文化之精华。引导学生建立开放的视野,在兼容并蓄过程中,打造价值多元的文化共生体。
一是面对多元文化,坚定本国文化的立场。在多种文化对比、审视中,发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潜质。“对个体而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反思与确认,并将群体文化纳入个人价值体系的过程,它引导个体热爱、忠实、保存并光大所属群体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关注文化认同是因为其可成为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划清群体的文化边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辨识并整合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6]比如与乞巧节相关的一系列诗词,展现出中国情人节的“中式浪漫”和委婉含蓄的爱情价值观。
二是面对全球发展,形成吐旧纳新的态势。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既要传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又要对他国的文化及传统予以理解和认可。基于国际认同,去辩证地接收和吸纳。让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与统编语文七上《植树的牧羊人》(法国作家让·乔诺)做对比,两篇作品主人公面对困难都有矢志不渝的情怀,都在表达人类改造环境的决心和意志力,挖掘“改造”的文化内涵,建立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体,搭建兼容并蓄的开阔视野。
(五)拓宽延伸,提升体验性,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力
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巩固,以体验、参与、感知、辨析等方式,强化传统文化的认知,做好文化的传承,而“文化传承是个体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和实践的过程,是文化认同心理机制的执行系统。”[7]以教材的古诗文为延伸点,优化学生的体验效度,使其在参与文化传承、实践的真实个体行为、集体活动中,积累文化经验,丰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并转化为真实、有效的行为,形成浓厚的文化意识。
一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综合活动。针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乞巧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沉浸式场景,让学生亲身受到情感熏染、文化教育、价值启蒙。如开展清明节的“思念亲人”诗文积累展示活动,掌握祭祖的仪式,了解家族衍变和构成,建立起家族寻根的归属感和弘扬优良家风的使命感。中秋节,举办“穿越在月亮古诗词”诵读赛,从古到今,在时空转化的漫长过程中理解中秋节变与不变风俗的内涵与外延,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民俗意义、社会意义。组织传统节日习俗最佳推广大使评比活动,通过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生动宣讲,在活动中增加对传统文化认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是联动社会资源,开展研学实践。借助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组织学生到社区、博物馆、研学实践基地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扩大传统文化资源获取的渠道,引导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文化素材,搜寻文化之根脉,感受传统文化之丰富。在走访调研、座谈回访、查阅资料、亲眼观赏、实地取证等过程中,梳理信息、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建立文化记忆的资源库。
三是打造传播平台,创建育人场景。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促进成果转化,让学生制作传统文化采风手册、宣传小视频、调研报告等,以作品输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立体诠释。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走廊、过道等,宣传古诗文中经典佳句、名言警句,发挥环境育人作用,给学生以积极的正向心理暗示。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2]陈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N].人民日报,2021-03-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5.
[5]闫琳,董蓓菲.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程中华文化认同教学的概念框架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3(07).
[6]吕立杰,丁奕然.指向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校本课程调查[J].教育研究,2019(09).
[7]史慧君,郑雪明,覃秋陆.指向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学园,2024(03).
[作者简介]周雅梅(1980),女,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高级教师,从事语文课程建设、区域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