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一采用专题编排,内容与必修课程多重叠之处,涉及内容广泛,课时紧,容量大,容易出现教学与学科能力、核心素养脱节情况。从“主题+问题链”角度入手可以一定程度解决此类问题。选择性必修课的融通教学策略:一是依标而立,凝炼教学主题;二是选修与必修融通,生成结构化知识;三是关键问题引领,开启深度课堂。
关键词:主题 问题链 融通策略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性必修课程模块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要涉及从古到今的重大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反映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演变,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拓展。作为一线教师面对选必1课程会普遍出现一些困惑:内容与必修课程有重复之处,该如何处理;专题内容覆盖政治体制、人事管理、法律、财政、民族、外交等方面,涉及学科多,难度大;课时紧,专题容量大,如何取舍才能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本文以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为例,试从“主题+问题链”角度入手进行选修与必修融通教学实践。
一、依标而立,凝炼教学主题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学科教学、评价及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钻研课标,解读课标,依标而教,明确“教什么”,这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避免无效教学的出现。课标承载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课标中蕴含了核心价值,需要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立意,领会本课的历史价值所在,从中“立意”,提炼教学主题,统领教学。黄牧航强调“任何学科的学科素养的教学与评价,都要与相应的核心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分层命题模型”(图1)中,“核心价值处在最为关键的位置”。[1]本课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2]主要涉及到两大学习要点:一是从民族关系看,主要从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入手,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二是从国家关系看,主要从中国与几个主要邻近国家的关系入手,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即“朝贡体制”。可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这课书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各民族不断碰撞、不断交往,在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经济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并对外交流与辐射,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因此确立本课教学主题为“大中国的凝聚与辐散”。
当然,凝炼教学主题的方法还有许多:可以是阅读相关的历史专著,从专著中提取新视角解读教材、整合教材,让散落的珍珠变为珍珠项链,完善知识体系;可以是古今联系,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相结合点,提炼主题,发挥历史以史为鉴的功能;可以从时代特征去突破,去寻找“课魂”,在时代长河中找到时代的特色,从中提炼课魂,让学生深刻感知“那年代”“那人物”“那生活”等。凝炼“主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切忌“空洞”,只追求历史的表象或文词的华丽,而对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等无太大意义。二是主题要具有统领性,有助于一课书的建构或成为一课书的线索,而不是局部知识的理解。
二、选修与必修融通,生成结构化知识
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是在必修课程为基础的专题教学,与必修内容或多或少有重叠之处,或为学习选必内容提供背景,因此需要汇编、整合资源,一方面,要与选必教材进行对比,挖掘教学新侧重点,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避免无趣无效的教学,这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从三个主要领域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3]另一方面,可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可以结合选、必教材让学生通过表格、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多种形式梳理、整合知识,生成结构化知识,构建专题式知识框架,成为学生的必备知识。《中外历史纲要》(上)对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的政策、制度都作了较详细介绍,但是分散在不同课中,需要把内容进行汇编,根据课标要求,对比《中外历史纲要》(上)内容汇编和选必1第11课教材,发现都是按朝代阐述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制度,由于涉及不同时空,知识比较繁杂,学生时空感不强且易混淆,因此笔者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大中国凝聚之路径
任务一:小游戏:找一找、数一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张地图中关于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或管理制度,分别找出每张地图中至少一处错误,看谁又快又好。游戏规则:
(一)规则1:请对号入答,使用座号尾数
例如:汉朝:优先尾数是“1”号的同学回答(1、11、21、31、41、51号等)。秦朝—0尾数;汉朝—1尾数;隋朝—2尾数;唐朝—3尾数;元朝—4尾数;明朝—5尾数;清朝—6尾数。
(二)规则2:如果上述号数同学找不全错误之处或找错了,补充回答的优先7、8、9尾数的同学。
任务二:整合选必教材制作“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大事记”时间轴(从北方、西部、南方三个方位按朝代顺序梳理)(如图2)。
任务三: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在边疆治理的主要手段,并分析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边疆治理的特点。
无论是《中外历史纲要》(上)还是选必1的教材编排上是按时间顺序用文字形式把不同朝代的民族关系呈现的,笔者尝试以游戏的方式以地图方式呈现主要朝代的主要边疆治理的政策和制度,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学史兴趣。同时在梳理知识、整合知识时,笔者不仅强调时空观念,还以空间来展开,分别从北方、西部、南方三个方位来解读这段历史,以时间轴的方式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给学生展示别样的历史风貌。利用建构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手段有羁縻、战争、内迁、设立机构、和亲、册封、会盟、互市、通贡等,并引导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政策或手段灵活多样;制度具有继承与创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重北轻南等。在这里,学生会有一个疑问,为何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会呈现“重北轻南”的特点?这跟中国古代的民族分布、地理、气候等有关,北方是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民族尚武精神突出,战斗力强,但逐水草而生,生活受地理、气候影响大。给学生展示图3“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让学生分析,会发现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气温两个低谷期,气候寒冷,粮食短缺,为生存需要,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入侵中原或内迁建立政权,这时期民族关系中战争、冲突比较突出。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北部边疆安全,政策多样,就呈现边疆治理“重北轻南”的特征。
三、关键问题引领,开启深度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概括和确定该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4]课标还强调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引领”等。因此需围绕关键问题,创设情境,设计有序合理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科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这专题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二是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为此笔者设计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 大中国凝聚之纽带
材料展示:
材料一 云梦秦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社会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中央设典客官职,位列九卿,掌管异族归附事务,民族地方设道,“县有蛮夷曰道”。
——唐勇《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材料二 (汉)西域都护最初并非是一种正式的官职设置,而是属于“加官”性质……安东、安南、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六都护府分布周边的格局,将边疆民族都纳入了护府的管辖之下……唐代的都护已经列人正式官制中,是其统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李大龙《都护制度研究》
材料三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明]宋濂《元史》
材料四 清以前,历代实行两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内地行郡县制,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行朝贡制……清朝一改历代王朝的传统做法,把郡县制深入推进到边疆地区,在此设治,一如内地,直接纳入到国家管理,废其世袭制,国家直接派官治理,一句话,一切由皇帝掌控。如在东北地区,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
——李治亭《论清代边疆问题与国家“大一统”》
材料五 隋朝时期,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国王仿效华夏兴办学校,“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南诏则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学习汉族礼仪文化,并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摘编自《北史·高昌传》《旧唐书·吐蕃传》等
材料六 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影响,建国之后,为了表明政权的合法性及其重要地位,自称“炎黄子孙”,开始以“中国”自居。同时,仍然称宋朝为“中国”。他们强调夷人懂礼即是“中国”,并不反对汉人懂礼也是“中国”。到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后期又自称“正统”。在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然继续称宋朝是“中国”。
金人进入中原后,亦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理论,自称“中国”,也没有将辽、宋排除在“中国”之外。辽金时期,实际上萌生了多元正统意识,即比较宽泛的“中国”意识,或称“大中国”意识。
——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七 2023年8月,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向公众开放。
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都护制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边疆治理的新特点和影响。
4.653d15f2df1f8cdfdc2e84bd91a7225a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重视学习汉文化的原因。
6.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评析辽人、金人的“中国观”。
7.根据材料七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中呈现的特点及意义。
8.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通过这一环节“情境+问题链”的设计,从王朝治理的角度看,使学生认识到历代王朝采取的边疆治理政策虽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政治上与中央形成隶属关系,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总体趋势是从形式管理走向实质管理,在文化上传播王朝正统思想儒家文化,经济上与少数民族交流互补,并通过屯田等各种方式推广农耕区,到元朝实现了农牧经济区统一,大中国渐形成,明清进一步巩固发展;从少数民族角度看,由于中原农耕经济发达、文化发达以及民族不断交往交融,少数民族自春秋战争起渐接受、学习中原文化、制度、农耕等,同源共祖、华夏民族观念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题,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经济认同、民族认同,以此为纽带,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发展壮大,“大中国”不断凝聚、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与发展。
第二个环节 大中国辐散之路
问题1: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和选必1第11课教材,以表格方式梳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如表1)。
问题2:根据表1和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
问题3:根据材料八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及影响。
材料八 天子躬行勤政,可使“四夷”归服,而周边部族及诸国遣使朝贡,可体现王朝强盛的气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推行“怀柔远人”政策,周边诸国“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唐代大食、日本等向唐朝多次派遣使节,(下转P68)
(上接P72)学习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传播佛教文化,堪称中外和平文化交流的典范。明初,中央政府列出了周边十五国为不征之国。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更是宣示和平的远洋航行,郑和被奉为和平使者。中央王朝将“厚往薄来”理念推广至与周边部族、诸国的交往中,并长期作为维持朝贡体系的基础。在朝贡体系下,中央王朝与朝贡国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各朝贡国自由决定是否与中国往来。
——摘编自刘祥学《远迩相安 共享太平——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宗旨》
这个环节通过三个问题引领,用表格方式进行选修与必修知识整合,把分散知识进行汇总,生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同时把表格内容作为教学资源来分析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用史料提供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对外交住的基本体系的特点、成因及影响,从而理解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负责任的大国外交的历史源渊。
以上是笔者基于学生学科能力提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主题+问题链”引领下的选修与必修融通教学一些尝试和探索。
【注释】
[1]黄牧航:《以高考评价改革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历史学科的视角》,《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8期,第35页。
[2][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3、10、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