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由于教材在编写时受到篇幅、学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而仅仅依据教材中表述的内容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和解读教材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帮助学生关注和拓展教材中“未表达”的学习内容,使教学具有更多元的视角和立意,使学生具备浓厚的现实关切和世界视野,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资政育人”的课程价值。
关键词:教学视角 教材内容 表达
认真研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导言,我们会发现写得非常有韵味。
首先,它有浓厚的现实关切。大量的文字都在强调这段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密切关联,特别是讲到它对中国历史未来走向产生的巨大影响,既有正向的非常丰富的经验,如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疆域的确立等直到今天都值得延续的内容,同时,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训和历史反思,文字表达的量的背后是教材编写专家所传达的重要理念。其次,它提示我们认知这段历史要有世界的眼光。由于这部分历史是在全球化揭开序幕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要确立一个历史的坐标系,确定历史的坐标点,就需要建一个横坐标和纵坐标。在传统时代,以纵向的视角看历史,中国毫无疑问达到了历史或传统社会的最高点,是我们智慧的极限和天花板。但若加进一个横坐标,将其放到世界大背景下,我们又会发现所有的这些成就都是通过传统路径取得的,跟当时的世界潮流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放眼此时的世界,一种新的挑战全球的工业文明正在萌发,一场改造整个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一个冲决中世纪封建神学桎梏束缚的思想启蒙运动正在发展。提示我们思考这段历史中的“发展”与“停滞”。第三,它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历史教育“资政育人”的功能。历史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怎样认识自己和如何认识世界。这一段明清史将这两个认识非常好地结合起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认同。这也是新课标、新教材的“新”意之所在,历史记忆已进入民族血脉,也在事实上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第13课的主要内容是明朝历史的发展脉络,其核心词可以概括为三个变化,即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形势的变化和内陆边疆与政权的变化。在本文中,我从七个方面思考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教学及传递的课程价值。
从课标和教材来看,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写了四件事,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设立、宦官专权和厂卫制度的形成,这些史实都有力地说明了明朝以专制强化为特点的内政。但是,有一些未在教材中表达的内容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展,才能真正使学生了解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全貌和根源。
一是未表达制度变革实现的方式。以废除丞相制度为例,教材在“问题探究”栏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明太祖和黄宗羲对“废丞相”的不同态度和原因。但对废丞相所采取的方式与艰难未着笔墨,学生很难理解作为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制度,为什么朱元璋说废就能废,是历史上其他皇帝不想废吗?教学中我们通过补充胡惟庸案、空印案等具体史实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这一困惑。用胡惟庸案、空印案实现对相权的剥夺,是明朝制度变革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方式,很容易地在立国之初就废除了存在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把使用平常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迅速地解决,表现出了朱元璋非常高超的政治智慧。
二是未出现地方上“三司分权”和“封建诸王”等史实。教材中对明初关于地方的管理基本没有涉及。补充“三司分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朱元璋本人对“承宣布政使司”这一地方行政机关的解读就是,承宣布政使司承的是“朕”命,是替朕代言,百姓被要求完全听命于皇帝,专制集权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朱元璋不仅削弱地方官员权力,还通过分封子弟拱卫朝廷,并为其寻找其合法性。朱元璋认为,天下这么大,一定要有屏障,保卫国家和百姓,现在他的儿子已经长大,可以给他们分封爵位,明太祖认为这是遵古先哲王之制,也是为长治久安做的考虑,然而却事与愿违。吕思勉先生曾对中国古代的四次分封进行了评述,第一次是项羽分封的汉王让他乌江自刎,第二次是刘邦“郡国并行”引发了“七国之乱”,第三次是司马炎分封带来了“八王之乱”,第四次是朱元璋分封子弟引发了“靖难之役”。其实,历史不断地告诉后人分封最终会酿成大祸,同时也告诉我们,汲取历史教训,需要学会选择和判断。
三是未提及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教材在“学思之窗”栏目给出了一段清代奏疏和一个思考问题,通过《大明会典》这一明朝行政法典帮助学生理解“清承明制”这一历史现象,但对明代的司法制度没有提及。从法律上看,除了《大明律》廷杖制度外,明初还有由皇帝亲自颁行的法圣之法、法外之法,也可以叫至上法,即《大诰》、《大诰续编》和《大诰三编》。“法外法”极为特殊,它将君主的个人意志完全强加到了臣民身上和法律之中,打破了常规,突出了“治乱世用重典,以重典驭臣下”的理念,也更加凸显了明初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
四是未点明思想控制方面的特点。思想控制是朱元璋加强皇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教材在“学习拓展”中有八股取士的简短介绍,其视角较为中性,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两篇明清八股文,了解其特点。我们会发现这与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的表达有很大不同。还有与其常常联系在一起的“文字狱”,教材将重心放在了清朝,但其实朱元璋时期已经揭开了“文字狱”的序幕。明代“娄东三凤”之一陆容就曾描述了洪武年间,秀才做官所吃的苦和受到的惊吓,这些人为朝廷出了力但只要小有犯过,轻则充军,重则刑戮,十有八九都不得善终者。
五是未涉及直接管理人民的三大具体措施。黄册制度、里甲制度和道德教化在明代及以后的历史上都影响巨大,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制度选择。首先是黄册制度,作为一种户籍制度,史学家认为在明初它有效地维系了职业世袭制度,防止了流民迁徙并保证了国家税收,作用极为重要。今天南京的玄武湖就是收藏黄册的地方,去过玄武湖的人会发现,黄册放在这里就意味着近乎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其目的是防止有人去篡改。同时,如果发生火灾,玄武湖周围都有水,可以迅速扑救,足见黄册的重要性。其次是配套的里甲制度。为了使士农工商这四民各安其分,各守本业,可以说,里甲制度是朱元璋“设计出了一个前工业化国家所能获得的最彻底的行政控制系统”。第三是道德教化的方式。为了使老百姓增强对大明王朝的认同,朱元璋采用如礼教、发布“六谕”以及召见各地富民等方式增强情感共鸣。最著名的就是洪武三年,朱元璋邀请各地方年龄较大、德高望重的富民到首都南京去参观朝政,再从其中选拔比较有管理才能的人直接去管理地方,这些人接受了皇帝召见是极高的荣耀,很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对明朝的共鸣。这三大措施对稳定明初的基层政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是未提及明代政治与元的关系。我们一般是将明与清写在一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却是将元与明作为整体,并用“钢铁纽带”一词特别讲到元明两代共同塑造了中国的专制政体,元代行事不羁,不受宪政色彩的约束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卜正民认为蒙古政权中的一些野蛮化成分被吸收到明朝制度中,两朝之间打通并建立起了这样的联系。他还讲到一个细节,就是“明朝”这一名称,现代有不同的解释,没有标准答案,更不要说终极的权威答案。但是,研究发现元明清这三个时代的名称跟此前中国古代王朝名称的来源都不一样,以前所有王朝的名称来源往往都是封号,是他人给的。比如秦是周王给的,汉是项羽分封的,唐是因为李唐王朝这一封号来的等,王朝名称要么是发源地,要么是赐予的封号。而元代的名称虽来自于儒家经典《易经》,却是自己给自己起的,就像拿破仑加冕皇帝时,以往的帝王都是教皇为其加冕,而拿破仑是自己将帽子戴在头上。由此可以看出,小到王朝名称,明其实也继承了元的特色。
七是亦可尝试生态文明的视角。现今高中历史教学有七大主题,生态文明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大众都认为工业化社会对环境有破坏,但其实农业社会对环境的破坏在某些方面并不亚于工业社会。史景迁认为明清时期是我国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至十六世纪末,黄河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预测的力量。关于生态文明角度,汪荣祖先生也特别讲到生态环境中天灾和人祸的关系。他认为在明清五百年间,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在很多方面是毁灭性的。汪荣祖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如北京长城一带的林区由于燃料供应的问题被毁掉,特别是皇宫消耗的巨大数量的木材对生态的破坏不可谓不大。还有福建多山,原为热带原始森林,明清人口增加,高产作物推广,粮食不足导致福建地区大量种植番薯、玉米,以及榄、蔗、茶等经济作物,使森林变成了童山,福建的天然林大都毁于明清时代。西北地区本身植被就较为薄弱,明清时期还受到大量砍伐和战争影响,导致了西北地区生态进一步恶化。即便是讲究“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国人,与大自然为友、爱惜万物、反对杀生也没有能够减缓此时生态环境的恶化,像其他文明一样,明清时代文明的开拓与社会经济的进步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事实上若只是从教材本身的几个点出发进行教学,对明朝国家特性的认知是否能达到理想目标我们是存疑的。但由于教材在编写时受到篇幅、学时等原因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可以选择有助于认识明朝社会特点的部分作为教材和教学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