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支架·融通

2024-10-27 00:00杨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10期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思维品质;有助于突破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变革创新。活动中,适切指导方法的架构、职业启蒙素养的渗透、校内外场馆资源的联结,可以助力研究的顺利进行,为师生打开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研究性学习 学习指导 场馆资源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现状与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一些区域开展得如火如荼,颇有成效。也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摸索前行中屡屡碰壁,陷入困境。通过调查了解,笔者发现,当下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推进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主题无从下手,活动难以开展

万事开头难。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起始点,好的课题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活动时,常常苦于课题的选择——课题从何而来?如何进行选择?衡量课题质量的标尺是什么?主题抉择的困难,直接造成活动无法开展。而选题缺乏适切性,也会导致研究中途碰壁。

(二)缺乏指导路径,变为教师代劳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其间的地位较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而言相对弱化。与传统教学中熟练地传递给学生单纯的、直接的“科学性知识”不同,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获得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由于缺乏指导方法,本该由学生完成的环节,往往由教师代劳,这违背了活动的初衷。

(三)知识能力有限,难以支撑活动

作为跨学科项目,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指导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通常会qZ3i0P3aBaQS2WTyv5EiVA==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而学校教师往往存在“术业有专攻”的情况,仅对自己任教的学科领域较为熟悉,因此仅凭个人有限的力量是难以应对全方位的指导的。这就要求教师引进走出,融通资源,打破知识壁垒。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往往要突破这几大难题,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内容选择与组织过程中,遵从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原则,以学生的切实发展为核心要义展开指导工作。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策略

(一)妙趣主题jGgvfgY/UlqYw5PIeh6TRQ==,源自生活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考察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小课题或设计制作的灵感,作为基本的学习载体。

比如,某次秋游活动中,学生围在一起分享美食,忽然一个学生看着包装上的“无糖”字样,提出疑问:这里面真的无糖吗?可吃起来还是甜的,配料表里也有“糖”字样——“赤藓糖醇”,为什么还称它为无糖食品呢?无糖更健康吗?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又如,学校引入了火龙果种植,结出的第一茬果,虽说色泽诱人,但大小个头却与市面上销售的相去甚远。为什么学校里种出的火龙果这么迷你?是因为第一次结果吗?还是因为水土不服,或是养护不周?学生都很好奇,有着一探究竟、洞察问题根源的强烈欲望。

学习生活中的际遇,让学生在脑海里时常萌发出像这样的问题,但其中多数如云烟般飘散,很快就被抛到了脑后,甚是可惜。因此,教师要留心收集学生成长中富有研究意义的小疑问,呵护他们的探究欲望,创设多元的条件,使其衍生为有声有色的小课题,推动学生前进的步伐。

(二)提供支架,适切指导

建构主义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提出支架式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也就是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纲要》指出,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可通过提供“支架”,导之以方向,辅之以方法,潜移默化地将指导贯穿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全过程。当学生逐渐习得方法,具备独立运用的能力时,“支架”则可如建筑中的“脚手架”般移除。基于实际学情,活动指导中的“支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设计。

1.提炼问题,形成课题

捕捉到秋游中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小话题,围绕“赤藓糖醇”“无糖”等关键词,课堂上一场头脑风暴正在掀起。“关于糖,你想了解什么?”“糖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带‘无糖’字样的产品真的不含糖吗?”“‘无糖’产品的甜味从哪里来?”“‘无糖’意味着更健康吗?”……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教师指导学生以“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为原则,对组内的问题作梳理,对重复、相似的问题进行合并,将与话题联系不够紧密的、无法实操的问题删去。最后,班级讨论提炼出将“无糖产品是否更值得选择”作为研究切入点。为了提升话题度,教师和学生对语言的表达进行了包装——代糖,是“真诚的朋友”还是“糖中间谍”,这就形成了最终课题。

2.明确步骤,制订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了解研究的主要阶段,设计可开展的活动,制定详细的计划,对人员进行分工安排。基于学生年龄、性格、经验、能力等实际情况,在学生计划对“糖”“火龙果”展开进一步研究前,教师提供了以往研究性学习中同样是对食品进行研究的案例,让学生较为直观地了解研究的全过程,学生参照范式合作完成了活动主流程思维导图。学生设计活动也有迹可循(表1),打开了广阔的思路。研究活动中,有诸如“问卷设计”“访谈记录”“资料整理”“分析研究”等不同任务。组内成员势必各有长处和短板,如外向的学生擅长与人沟通打交道,内向却心思细腻的学生更能胜任资料整理工作,等等。因此,在进行人员分工时,教师要知人善任,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安排不同性格、能力的学生搭配共同完成任务,有利于彼此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3.梳理方法,恰当选用

学生开展活动前,教师要对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设计制作、访谈内容设计等进行一定的指导,以保证活动的质量。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方法是多元的,学生要在不同的阶段,结合实际需求,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更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坚实后盾,以协作者、参与者的身份随时掌握学生活动动态,持续予以援助提升;对呈现出来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如组织实地考察、访谈等,在实际活动前,组员和教师可以模拟情境进行演练,对不完善处及时调整。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经验、兴趣专长,主动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在搜集资料研究无糖产品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网络引擎了解到“代糖”这一概念。随后各组分工围绕种类、成分、能量、利弊等不同研究方向,通过图书、视频等媒介获取信息,对其中互不符合的表达进行求证判断。最后化繁为简,借助思vmEy5xsoyDSbhT49uiFjzw==维导图清晰地呈现主干信息,擅长绘画的组员,还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创作漫画,让更多人轻松了解“代糖”。传统纸质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耗费极大的人力,学生提出采用“问卷星”设计网络问卷,不仅能扩大调查范围,还便于后期数据的统计筛选。

(三)打破壁垒,融通时空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学生可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方式开展活动,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活动中要借力场馆资源开展活动,争取多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家的支持。

1.校内外场馆资源

例如,活动围绕学校建有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展开,十分便于学生利用在校时间观察并监测火龙果生长情况,发现问题,跟进研究。同时,学校地处水果批发市场附近,周边有超市等社会资源,便于学生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市场上火龙果同期种植、销售情况。

2.校内外专家资源

除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外,鼓励学生在有需要时直接或间接地向校内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甚至社会人士寻求帮助。如对“代糖”的研究中,学生可以向超市管理人员了解代糖产品的主要类别、进货选择、销售情况,也可以向持有营养师资格证的家长就能量、营养、健康等内容虚心求教。

三、结语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全员性、灵活性、多样性,为生命成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环境。研有所思、学有所乐,在这里,师生都实现了角色的转换、理念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钱新建.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指导[J].教学与管理,2021(20).

[3]丁晶.小物件,探究大智慧: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

[4]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表现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