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性学习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4-10-27 00:00周凡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10期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需要从以往的“以知识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小学信息科技兼具知识性和技能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以具体项目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 真实性学习 课堂教学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真实性学习,做到情境真实、问题真实、项目真实、任务真实、评价真实,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一、真实性学习的概念和优势

(一)真实性学习的概念

真实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项目所开展的学习和实践。真实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学生而言,真实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能够实现真实问题、真实过程、真实知识的统一,充分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性学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创设真实的项目任务,提出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二)真实性学习的优势

真实性学习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信息科技学科而言,真实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真实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以问题为抓手,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真实项目的激励下,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与他人分工合作,获得全面锻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而言之,真实性学习是指向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二、基于真实性学习的“教”与“学”

(一)启发引导,增强“教”的真实性

在以往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采用“课堂示范+学生模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机械地操作计算机,不断重复教师教授的知识。在真实性学习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定位“教”和“学”的关系,用引导、启发、布置任务、开展互动等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作梳理和提炼,全面调整教学结构,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拓展,结合现实生活布置课堂学习任务,让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教学的真实性。

(二)实践探究,提高“学”的真实性

信息科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实践操作局限于机械模仿方面,难以结合学习内容开展创新性探索。为此,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学”的真实性,为学生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选取简单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然后为学生搭建合作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在学生合作中,教师需要塑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为学生提出灵活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三、基于真实性学习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路径

(一)采用视频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背景,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学阶段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料,将视频资料作为学生自主3cca7ece84f001fdaff51daf18876c244b27a90e78abe5f63c880c63688f66cb学习的资源,使学生提前准备,自主规划学习任务,降低对教师的依赖度。视频导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初识WPS文字”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视频,在视频当中讲解“WPS文字”软件的界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WPS文字”软件,了解“WPS文字”软件界面中的各种功能,掌握打开、保存文档的方法,学会文字的修改和输入方法。在视频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篇小学生作文,以作文为案例,设计文档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调整作文的格式,插入图片,通过设计边框、版面等方法,对文档进行美化,让学生感受“WPS文字”软件的强大功能,提升学生对“WPS文字”软件的学习效果。通过视频导学,学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从文档处理、作品美化的角度出发,联系现实生活学习“WPS文字”软件,提高学习的真实性。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视频的质量,字幕清晰、内容精简的视频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研究“WPS文字”软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二)设计项目任务,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项目任务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在项目任务的设置中,教师需要为项目设计真实的背景,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在学习“初识WPS演示”时,教师可以布置项目任务,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合作探究。在“WPS演示”软件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软件当中编辑演示文稿,在幻灯片的不同位置插入图片,结合整个幻灯片的主题设计背景,对幻灯片的各个元素进行调整。另外,学生还需要对幻灯片进行美化,可以结合需求插入声音或影片,还可以插入链接,设置动画效果。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保护地球母亲,珍惜自然环境”主题的幻灯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真实的项目背景,为学生播放保护环境的宣传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在项目任务中,各小组需要结合环保主题,通过网络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下载图片、声频等创作素材,然后将不同的素材融合起来,呈现出最终的幻灯片作品。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做好任务分工,将文稿撰写、动画设置、资料搜集、排版美化等任务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和他人进行合作,对作品进行美化。在小组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的学生演示本组的幻灯片,向他人介绍组内的分工情况,交流幻灯片的创作灵感,谈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设计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合到幻灯片的制作中,使作品更加精彩。

(三)优化教学评价,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真实性学习的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评价,将教学评价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就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而言,教学评价不但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还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获得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学习“走进‘WPS演示’软件”时,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渗透于课前、课中、课后,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开展评价,引导学生作自我反思,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首先,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设置导学方案,制作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使学生了解“WPS演示”软件界面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其次,设计预习问题,结合学生对预习问题的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初步评价,此时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为学生演示简单的幻灯片制作流程,让学生边学边练,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两张幻灯片,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学生开展阶段性评价。在这一阶段,有些学生学习速度较慢,教师要对这些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在小组项目的实施中,教师需要观察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情况,记录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包括交流讨论表现、学习积极性等。另外,在小组汇报阶段,教师需要开展学生个人评价,同时还可以渗透小组互评,提高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然后结合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开展评价,让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需要调整“教”和“学”的关系,结合现实生活创建真实情境,根据教材设计项目任务,为学生搭建小组合作平台,让学生实现真实性学习。在真实性学习中,教师需要承担起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将教学评价贯彻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总之,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真实性学习的重视力度,从以往的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孟卓媛.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