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渗透策略

2024-10-27 00:00张壬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9期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构建与塑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华、传承美德风尚、遵循行为规范,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其道德修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渗透策略,旨在将传统文化的道德智慧与现代德育紧密结合,以期全方位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德育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9.062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如何坚守并传承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源泉,是初中德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根脉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人文精神,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初中生而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与运用具有深远意义。鉴于此,我们将探讨在初中德育中如何科学、创新地渗透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塑造良好人格、提升道德品质的有效力量。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道德品质与人格修养

传统文化是一座蕴藏着丰富道德教育资源的宝库,在初中生德育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使他们深刻领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正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有助于提升其人格修养,为其成长为具备道德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一方面,通过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初中生能够形成诚实守信的品德,懂得尊重他人,明白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培养理智明辨的能力,以及坚守承诺、言行一致的诚信精神。这些品质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值得信赖的个体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引导初中生理解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的生活态度,学会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然,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这种理念有助于他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过度竞争,实现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再者,法家强调的法治观念,使初中生认识到规则、制度的重要性,理解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和公平正义感。这对于他们成长为遵守社会秩序、尊重法律权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勇于维护社会公正的公民具有深远影响。

2.传承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感

传统文化作为承载民族精神的核心载体,凝聚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历史记忆、独特的精神象征以及崇高的价值追求。在对初中生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着力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这将引导初中生深入探寻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足迹,全面理解其发展历程中的辉煌成就与曲折历程,从而在心中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的深度认知,他们能真切感受到民族的伟大之处与历史荣耀,进而激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熏陶与价值观的造的过程。它能让初中生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促使他们对自身所属的国家和民族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种情感纽带的建立,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之情,使之自觉成为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定力量。

3.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初中生需要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清晰的文化认同。德育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应在其中深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习俗等多个维度。这样的教育实践旨在使学生全面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增进他们对本土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尊崇,从而在内心深处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系统学习与亲身体验,初中生能够深化对自身文化根脉的理解,提升抵御文化趋同压力的能力,坚守住民族精神家园的一方净土。这种教育路径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全球视野下保持文化独立性,更能培养其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与传播者的自觉意识,为构建包容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元素,提供源自东方的智慧启迪与实践方案。

4.丰富德育内容与教学手段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深厚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初中阶段的德育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素材与创新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巧妙运用历史典故、古典文学巨著、各类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等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德育课程之中,赋予教学内容更强的生命力与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

此外,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实践活动,如传统礼仪的实际操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亲身感知,以及围绕传统文化议题展开的辩论活动等,能够有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此类活动不仅使学生在亲历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引导他们在互动与思辨中深化对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的认识与内化,促进初中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渗透策略

1.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德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古典文学作品作为道德教育资源,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智慧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批判性思维。

首先,教师在选取教学材料时,应注重挑选那些蕴含诚信、孝道、友爱、公正、勤俭、爱国、敬业等核心德育观念的古典文学作品。这类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论语》《孟子》等富含儒家伦理智慧的传统蒙学读物,以及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它们皆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浅出地呈现了诸多传统美德。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选定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读,通过文本细读、人物性格剖析、故事情节梳理等方式,揭示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例如,在《论语》中探讨孔子关于仁爱、诚信、尊师重教的论述,在《红楼梦》中分析贾宝玉等人对待社会伦理与个人情感的矛盾冲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作品如何生动地呈现和传达道德理念。

再者,教师需将古典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情境相联系,阐释其在当代生活中的适用性与价值。比如,探讨古代忠诚观念如何与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应,或者古代孝道精神如何在现代家庭关系中体现和更新。通过这样的关联,使学生认识到古代道德观念并非遥不可及的历史遗迹,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指导原则,能够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最后,鼓励学生对古典文学中的道德观念进行现代诠释,既要肯定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合理性,也要勇于审视其局限性。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对作品中的道德议题进行讨论、辩论,如对《红楼梦》中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态度进行反思,探讨其对当今社会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启示。这样的批判性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力,使他们能够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道德创新能力。

2.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融入德育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德育紧密结合,既能让学生在参与、体验节日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熏陶,提升其道德素养。以下是具体的操作策略:

首先,挖掘节日内涵,强化道德主题。每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定的道德寓意。如春节,以其家庭团圆的温馨氛围,强调孝亲敬老、和谐家庭的价值观;清明节则通过祭扫先人、缅怀英烈,教育学生尊重历史、珍视生命;端午节借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面对困难坚韧不屈的人格力量;中秋节以月圆人团圆为象征,传递亲情、友情与家国情怀。教师应深入解读各节日的文化脉络和精神内核,明确对应的德育主题,以此为基石规划德育内容。

其次,策划主题活动,实践德育理念。围绕各节日的核心道德主题,设计一系列富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感知、理解和践行道德观念。例如,在春节期间,可安排学生动手制作年画、书写春联、参与家庭年夜SkntoiSzmL6wxQoUXJQfnw==饭的筹备(如包饺子),在欢度佳节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对长辈的感恩之心;端午节时,可组织学生观看龙舟竞渡,尝试包粽子,使他们真切感受并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整合多媒体资源,创新德育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视频、动画、网络互动平台等多媒体工具,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传统节日的庆祝场景、历史渊源、习俗变迁等内容,引发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例如,播放有关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纪录片或文化专题片,展示节日庆典中的礼仪礼俗、互帮互助等美德行为,使学生在观赏中接受道德熏陶;利用在线互动游戏或虚拟体验项目,让学生模拟完成节日习俗任务,如网络“赛龙舟”,电子“做月饼”等,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发挥教师传承与示范传统美德的作用

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至关重要。他们需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以身作则,展示诚实守信、温良谦恭等传统美德,以此影响和感染学生。

首先,深化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学校应定期举办教师培训项目,着重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如儒家伦理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清静无为与顺应自然、法家的规则秩序与公正严明等,旨在提升教师群体的文化底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研习班、经典文献诵读活动以及传统艺术体验课程,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共鸣,使之成为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其次,内化美德,树立师德典范。教师应当自觉将诚实守信、温良谦恭、敬业乐群、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融入个人行为准则,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效仿的道德典范。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师德模范评选机制,对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传统文化美德、师德表现卓越的教师予以表彰,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争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校园风气。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师德楷模”评选活动,设立“诚实守信奖”“敬业奉献奖”“尊师重道奖”等奖项,以表彰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的教师。

再者,互动对话,引导价值观念。教师应主动发起与学生的对话,就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展开讨论,耐心解答他们在道德认知上的疑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组织师生共同研读古典文学作品、赏析传统艺术表演、探讨社会热点议题等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增进师生间关于道德议题的交流与思考,合力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4.在家庭环境中实现传统文化与德育的交融

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与德育观念浸润的首要阵地,而家长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下三点策略有助于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工作:

第一,家长树立道德榜样。家长应当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亲身践行诸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宽容友善等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这些美德。同时,家长应积极参与由学校主办的家长课堂、家庭教育研讨会等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能力,确保在引导子女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准确传递这些深入人心的道德准则。

第二,开展亲子共读与讨论。家长应与孩子一起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引导孩子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激发其道德情感。此外,家长应鼓励孩子就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通过亲子间的深度对话,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以《卧冰求鲤》这一孝道故事为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如下思考:首先,家长简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强调孝道在古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王祥作为孝子所展现的高尚品德。接着详细描述故事的情节,让孩子深刻感受到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在现代社会如何践行孝道,如关心父母身体、常怀感恩之心等。最后,鼓励孩子就故事内容提出疑问,如“在极端条件下,王祥的行为是否必要”或“在现代社会,孝道的表现形式是否应有所变化”。通过此类探讨,帮助孩子理解道德行为的适用范围,培养他们在面对复杂道德情境时的判断力。

第三,鼓励参与社区德育活动。家长应激励子女投身于社区举办的各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公益慈善行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直观体验传统美德的深厚底蕴,从而激发社会责任感,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家庭与社区应携手并进,共同为下一代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传统文化与德育网络。

例如,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孩子参与社区举办的环保清洁、敬老助残、义务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实践,孩子们能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互助互爱、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从而逐步培养起关心他人、服务社区的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渗透,不仅是对历史积淀的智慧传承,更是对青少年精神世界与心灵素养的深层塑造。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唯有如此,方可确保传统文化与德育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使传统文化如种子般在青少年内心深处萌发、成长,最终绽放出繁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欣《让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落地生花》,《读写算》2023年第34期。

[2] 吴鲁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中的渗透方法》,《读写算》2020年第3期。

[3] 傅玉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分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