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之旅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于学生的整个人生来说至关重要。德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中位于首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参考,推进小学德育工作迈向新阶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工作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9.058
“德者,才之帅也”,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塑造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教育目的,小学班主任需要合理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个人品格进行德育,最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践行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小学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使班级整体迈向新高度。
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支柱,深深植根于学校教育的每一环节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为学生的茁壮成长与学校教育的有序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的点滴中融入德育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德育的内容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引导学生说出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在拉近师生之间关系的同时,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3.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
小学班主任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和理解,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困难,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组织与德育有关的主题班会、志愿活动、竞选得力的班干部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班级建设,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诚信、友善、责任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班主任要清晰界定德育目标,确保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选择符合导向性原则的德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在于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精准施策,即紧密贴合学生个体的思想认知水平与品德成长现状,兼顾其年龄阶段的独特性与个人差异,量身定制教育方案,以充分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每位学子品德素养的最优化发展。为此,班主任需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细致把握学生的个性风貌、思想动态及品德发展轨迹,实施精准滴灌式的德育引导,确保“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同时,灵活应对学生的年龄层次与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摒弃一刀切、成人视角或固定模式的局限,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知行合一原则
在班级管理的德育构建中,班主任应秉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深度融入教育实践中。这一理念倡导全面系统的理论传授,更强调通过实际行为的塑造,引领学生实现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塑造出言行相符的卓越品格。知行并进的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日常实践紧密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内在觉悟,优化其行为模式,真正实现“知”与“行”的完美融合。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理论教育,同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想道德行为的训练,教育学生将正确的认识付诸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信念。
三、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工作的策略
1.加强班级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自古以来就有“孟母三迁”的例子,环境是人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良好的德育环境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有力法宝。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将目光聚焦于班级的环境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形成课堂主体的意识,积极引导班内学生加入班级德育环境的建设之中,凝聚大家的智慧,共同商讨制定有关内容。比如:宣传挂画的选取、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以及图书文化角的建设,班主任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商量探讨,集思广益,制定充满德育元素的内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而对于班级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班主任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衔接,从整体结构到细枝末节,都需要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与决议,制定出与班级相适应的细则条款,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自己精心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此,在充满德育氛围的环境与严格章法的班级管理制度之下,每位学生都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不断创新德育内容,积极营造多元、底蕴深厚的文化环境,以境养人,以德育人,引导学生在温馨、愉悦的德育环境中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班主任加强班级的环境建设,将德育思想以及德育融入环境之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彰显了教师不可多得的育人智慧。
2.创新德育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实施德育,就必须摆脱传统且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创新德育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便利,为德育提供丰富的资源与技术支撑,利用有声图文、视频和音频等形式丰富德育的内容,使德育充满趣味和生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置身于德育的趣味课堂,拓展学生对于德育认知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教师的德育教学质量。例如,爱国教育是德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帮助自己完成德育。班主任可以将网络上查阅的爱国主义故事制成幻灯片,讲述给学生,如精忠报国、“五四运动”等,引领学生感受岳飞报效国家的决心以及“五四运动”时期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列举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人物,使学生体会到英雄不畏牺牲的精神。播放爱国影片《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于生动的画面之中帮助学生感受前辈爱国的热血。这种爱国主义德育下,教师以动态的形式将德育内容呈现给学生,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做一个爱国主义的演讲,通过视频的形式上交,班主任可以选择班会时间评价同学的视频。班主任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3.借助课外阅读刊物,挖掘德育元素
课外阅读刊物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见闻。与此同时,课外阅读刊物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思想精华,对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具有借鉴意义。因此,作为学生最亲近的教师,班主任可以在课内外多向学生推荐积极向上的读物,共同挖掘书中的德育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形成优良的品格。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在分享中成长,在交流中提升。班主任在向学生推荐图书之初,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以及图书中所体现的德育主题。例如《成语故事大全》,此书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成语词汇,通过故事情节和形象描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学习成语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一些生活和人生的道理。
又如,在阅读《安徒生童话》这一课外读物中的“丑小鸭”的故事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故事中“主人公”从被嘲笑到最终蜕变为白天鹅的过程。这在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从中学习到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此外,故事中还体现了友情、亲情等积极的价值观,这些都可以作为德育的素材。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外刊物,帮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为了在班级管理中施行德育,班主任可以借助课外阅读刊物,挖掘书本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
4.举办多种实践活动,加强德育实效
德育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与感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举办多种实践活动,从而加强德育的实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接受德育的熏陶。班主任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周、爱国主义教育月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深入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还可以选择周末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参与社区清洁、敬老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更加贴近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积极登上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更加深入地理解到集体荣誉感和责任的重要性。班主任通过举办、参加多种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体现出班级的活力,使班级管理充满生机。因此,举办多种实践活动,能够加强德育的实效,从而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
5.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强化网络德育工作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网络来教学的频率极高,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强化网络德育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加深学生对网络利与弊的了解,网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班主任需要认识到网络对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作用,同时也要注意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损害学生人际关系、弱化学生道德意识、毒害学生身心健康等。其次,班主任需要利用网络超越时空限制、传播信息迅速和自由开放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政治观念教育,防止学生受到西方政治观点的影响。此外,班主任要在网络德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道德自律能力的强弱,采用相应的方法,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自律能力的不断提高。
6.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事业中,班主任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成才。这一过程涉及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教学策略、课堂管理以及学生互动等多个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同时,班主任要进行德育,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应以身作则,丰富德育内涵,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语感染和熏陶学生,成为学生思想的启蒙教师。最后,教师还要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班主任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及时主动关怀学生,尤其是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时,要公平公正,还原事情真相,减少学生的侥幸心理或行为的出现。教师通过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了高大的榜样形象,与学生亦师亦友,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成长为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综上所述,德育是一项深远且具有挑战性的育人伟业。步入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需具备耐心与责任感,以前沿的德育观念为引领,依托深厚的德育专业知识,融合创新的教育策略,精准施策于班级管理的细微之处,全方位、立体式地滋养学生的心灵,促使其道德素养的提高。这一过程是对学生个体的精心培养,更是对“为党培养时代新人,为国造就未来栋梁”这一崇高使命的深刻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梅《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年第14期。
[2] 魏爱霞《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的策略》,《求知导刊》2024年第13期。
[3] 李昕《新媒体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家长》2023年第35期。
[4] 范广霞、郭春霞《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