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智学生受到自身障碍的影响,在认知、情绪、语言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简单、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融入社会,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更加注重生活化、情景化。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贴近生活、贴近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情境教学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教师个人能力限制、环境限制等因素不能规范开展。本文梳理了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探寻原因,进而提出建议和策略,以期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掌握这一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教学 培智学生 生活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9.04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培智学生受自身障碍的影响,在认知、情绪、抽象思维发展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在日常教学中内化知识,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从培智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学生熟悉的情境、知识来进行生活化、情景化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掌握能够融入生活的知识。
2022年4月,相关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标志着我国基础语文课程观念的进一步革新。针对培智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适应的要求:生活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探索情境教学法在生活语文课程中的有效实施路径,能够体现生活语文的学科性质,有效促进培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或引入贴近学生经验的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优化学习成效。培智学生与普通学生发展规律相同,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特异之处,例如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语言理解能力不足、语言表达受限等问题。情境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改善这些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BoRuOXeCr6jWW9CCaB2CSg==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方法简单、缺乏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等问题。
二、情境教学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研究
1.教学目标研究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开展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前都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关于培智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当紧紧围绕着“生活”这一核心。赵汤琪提到,培智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积累生活经验。高鹏凌提出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个性化,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定,让学生能够习得自己最需要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使用自己所学会的技能。申承林、蒋玉兰通过研究发现培智学生的课程标准均渗透着“生活”观念,教学目标也应当以此为核心。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仅仅将教学目标依据语文学科特点进行制定,局限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2.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培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尽可能贴近生活,主要是指选取智力障碍儿童日常和未来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可以用到的知识,以及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密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学内容。卢欣莉认为,针对培智学生自身存在的身心发展不足等问题,教师应当牢固树立生活化的观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作为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生活化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推动作用,孔红芳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内容越靠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容易促进知识的内化。在教学内容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丰富的环境、精彩的内容、多样的布置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如今,培智学校教师越发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但是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展和操作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3.教学环境设计研究
环境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生活化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杨扬提出可以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教室中的每一个设计都具有教育功能。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可以粘贴代币制增强系统,将对孩子的激励记录在墙上。可以在洗手处、食堂餐厅墙壁、卫生间墙壁等地贴上洗手步骤、文明礼貌提醒等,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会一定的知识技能。另外,卢欣莉认为,教室的布置也应当尽可能贴合学生自己的习惯,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活动。还有学者认为,学校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功能教室,例如超市、菜市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在真实情境之下开展主题学习。
(二)理论基础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对培智学校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观念深受其教师杜威的影响。“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二者具有同一性,而非分离和割裂的。“学校即社会”也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意思是社会是我们学习的场所。他曾说,教的方法要遵从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符合做的方法,如何做便如何学,如何学便如何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研究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有助于处理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为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
美国二十世纪的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归宿,在教育中学到的一切知识都应当应用于生活。同时,杜威提出了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这一观点符合情境教学的理念,在情境中、生活中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教育满足生活需要、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3.建构主义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的过程,教学过程并非简单将知识移植进学生大脑,而是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构建起新的知识。建构主义同时还有情境化的理念,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动当中,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之中的符号,不可能脱离具象而抽象地存在。因此,建构主义支持构建具体的情境,在情境当中学习可应用的知识。
三、情境教学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语文课堂中生活教学目标淡化,分层教学目标有时难以全部完成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考虑生活化目标,进行目标的分层设计,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很难落实生活化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也很难全部实现。例如,在《小画家》一课中,教师即使设计了生活化的目标、进行了目标分层,但难免出现意外情况,影响教学进度。对于中重度残疾学生而言,生活的基本技能是他们的主要学习目标,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很难跟随教师进行更深入的关于生活知识的拓展。
2.语文教学内容情景化体现不足
对于培智学生语文学习而言,目标是引导他们一步步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从学校生活再到社会生活。而一些教学内容显然距离学生生活太远,设置的情境也不够现实。例如,《我的故乡》一课介绍了上海的建筑与风俗,学生很难内化、很难理解课文中传达的感情。
3.教学资源单一、道具单一、方法集中化
教师们都具有一定的生活化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准备,与教师的实际意愿相差甚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在网上找一些视频、图片,准备一些卡片、画报、小玩具等进行环境创设,但与真正的情景化教学有很大的差距,教学效果也不好。
4.在实际课堂中缺乏相关评价
评价对于课堂整体走向来说具有监督和督促的作用,若评价到位则有积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若评价跟不上,则会导致相关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完成。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失了对于生活化目标的评价,学生所学的字词句都只能停留在课堂当中,而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原因分析
首先,教师具有一定的生活化意识,但是能力有限,导致在实际行动和思想观念上对于生活化、情境化教学的认识存着一定的片面性。
其次,教师能够接受生活化的理念,但是对于自身在课堂中具体实施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没有足够的准备与耐心,认为付出巨大的精力而不知道有何种结果是不值得的。
再次,情境化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按照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做到情境与主题的相适相合,另一方面要求对教学情境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尽可能贴近真实情况,这样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是没有体现出来的。
四、情境教学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与实施策略
(一)运用原则
1.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的原则贯穿于培智学生教育教学始终,在任何场景之下都应当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实际学情和学习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设计也应当适合每个孩子的实际需求。
2.适切性原则
虽然是进行情境化设计,但是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培智学生注意力分散,就要尽可能在情境设计中去掉无关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进而能够彰显主题而保证学生不被其他元素吸引。
3.发展性原则
任何情境的设计都是为了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而服务的,不要为了设计情境而设计情境,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量这一元素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是否具有推动作用,不做无用之功。
(二)实施策略
1.加强学情分析,明确学习起点
一是分析学生的生活情境,因为情境化教学的原则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境、生活经验,以明确学习起点。例如,在学习“打电话”时,要尽可能用智能手机而非座机,在学习“超市”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孩子跟随家长去超市时的主要活动。二是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以便为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分层目标。例如,学习“打电话”用语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制定不同的句子长度等。三是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学生的用语习惯、学习特点设置符合其需求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用生活化语言,培养倾听习惯
培智学生在理解方面常常存在一定的不足,有时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或者与教师沟通。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应当首先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问题后,再讨论问题。同时,教师应当使用情境化语言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有效进入情境。
3.注重教学方法设计,促进有效实施
在实施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准确,教学内容适合,教学资源全面,同时也要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情境导入上,教师应当用语言、案例等将学生引入情境当中。在情境渗透上,教师应当充分使用语言的感染力、贴合的案例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体会字词句和修辞手法。在情境实操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匹配更加适合的学习同伴,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创设生活化情境,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活动情境中,要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进行知识的学习。游戏情境中,寓教于乐,让游戏帮助孩子获得学习体验。生活情景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孩子回到真实的情景当中。
5.评价中强调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在情境化学习中要进行情境化、生活化的评价。对于评价的方式和手段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例如让学生为家长写一个便签,帮助家长去超市买东西等等。以多元智能理论去设计教学评价的内容。
(三)情景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爱护牙齿》选自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句式工整,富有韵律。以《爱护牙齿》为例,将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游戏情境中教学。导入是一节课的基础,教师在导入内容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导入,用“火眼金睛找五官”,让孩子们在小卡通人物的脸上找到五官,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在问题情境中教学。只有游戏也是不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找一找眼睛在哪里”“鼻子在哪里”“嘴巴在哪里”,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注意到卡通人物洁白的牙齿(或者黢黑的牙齿),让孩子们在问题中紧跟教师的节奏,迅速进入课堂。
在活动情境中教学。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充分融入多样的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通过听、说、做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例如“指一指上下两排小牙齿”,训练学生听、做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生活情境中教学。学习最终要落脚在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牙杯、牙刷、牙膏等道具,教学生用工具去除道具上的牙渍,引导学生形成“爱护牙齿”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凌思艳《情境教学激活听障学生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成才之路》2018年第28期。
[2] 郑格《分析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8期。
[3] 郭文斌、袁丹阳《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设计的现实特征与改进路径》,《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