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24-10-27 00:00王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9期

摘 要:作业与课堂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课后作业的形式,设计难度层次递进的作业内容,并注重优化作业评价工作,以此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随即阐述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及注意事项,以期提高初中语文作业的实效性,贯彻落实“双减”“双新”精神。

关键词:“双减” “双新”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9.035

2021年7月24日正式颁布了“双减”政策,确定了“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工作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双新”指的是新课程和新教材。其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的要求。初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这一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摒弃传统的作业设计观念,积极创新及优化作业设计工作,让作业朝着生态健康、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机械单一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主要是以“抄写生字生词、重点段落”“背诵指定篇目”“做配套练习”的形式为主,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机会,阻碍学生逻辑思维、审美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而且,机械、单一的书面作业是枯燥无味的,很容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必然不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阻碍“双减”“双新”相关要求的落实。

(二)作业内容层次不明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常常是“一刀切”,布置的作业任务是一样的,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这样,一些学习能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作业过于简单,没有实际意义,不认真对待作业练习;对于一些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作业难度太大,出现“不做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的行为。因此,层次不明的作业设计是不合理的,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与“双减”“双新”精神相违背。

(三)作业评价缺乏实效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诊断、反馈等多重功能,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上,往往只是给学生的作业打上“√”或者“×”,致使作业评价的价值无法发挥出来,很难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根据以上叙述,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主要存在“作业形式机械单一”“作业内容层次不明”以及“作业评价缺乏实效”三大问题。对此,下面从作业形式、作业内容及作业评价三个角度出发,针对初中语文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工作的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学生作业兴趣

1.设计趣味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作业形式,是促进学生内化吸收知识的有效手段,而要想充分发挥这一作业形式的价值,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对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具有趣味性的书面作业练习,使学生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以九年级上册教材第21课《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为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绘画类的书面作业:“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梳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及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以此为依据绘制一幅手抄报。(要求:结合关键词句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通过合适的绘画语言进行表现;整理‘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暗线的线索,结合简洁的词语概括暗线的整个过程,将其标注在合适的地方)。”这样,可以给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课文双线叙事结构线索的同时锻炼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以此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2.布置新颖口头作业

口头作业是指通过口头表达形式或肢体表达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一种作业形式。这种作业类型着眼于学生语言的学习、运用和发展,可以在促进学生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等能力。因此,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尝试设计新颖的口头作业练习,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应用平台,以此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的综合能力。

以九年级下册教材第6课《变色龙》为例,在结束全部课时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家庭住址自由组合成四人小组,并且布置以下表演类的口头作业:“(1)在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叶尔德林及观众四个课本人物中任意选择一个,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揣摩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编排与之相关的台词及肢体动作;(2)在演绎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手机或其他摄影设备进行记录并及时上传到班级群。”待各小组上传完表演作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观看并评价,投票选出优秀演员、最佳剧本等多个奖项。这样,可以让课后作业变得新颖且富有创意,以此驱动学生主动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而通过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和创造性想象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认识课文的创作背景,体会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效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分层设置内容,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1.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分层作业主要是指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设计的具有差异化的学习任务,这意味着,要想确保分层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重要前提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以此为依据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好对学生的分层工作。

以九年级上册教材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为例,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在每一节诗歌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赞美‘你’?” “作者分别赞美了‘你’的什么?”“你认为每一节诗歌妙在何处?”三个启发性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将它们提出,通过答题情况判断学生对诗歌词句的理解程度。其次,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重点研讨一个小节,让学生分析小节的修辞手法、体会小节描绘的画面等。教师要认真观察巡视,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记录。结束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划分学生层次。首先,对于学习态度积极且能够准确把握诗歌内涵、概述作者语言特点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划分为A层次;对于学习态度比较积极且能够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但未能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和写作手法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划分为B层次,而对于其他课堂学习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则划分为C层次。这样,教师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设置作业内容,增强作业的科学性和层次性。

2.精心设置梯度练习

分层作业设计主要是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上有所提升,而要想顺利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作业练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依托教学内容设置难度层次递进的学习任务,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作业练习。

同样以九年级上册教材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为例,在结束本课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不同难度的仿写类书面作业:“[低难度]仿照《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创作一首以《你是 》为题的诗歌,让一至四节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中难度]仿照《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表达形式及节奏特点,创作一首以《你是 》为题的诗歌,在每一节中表达心中对‘你’的感情;[高难度]仿照《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表达形式及节奏特点,创作一篇以《你是 》为题的诗歌,在每一节中,选择合适的景物表达心中对‘你’的感情,描述一幅相关的画面,同时保证语言生动、流畅。”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来推送作业练习,以此提高课后作业的针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做作业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相应的发展及进步。

(三)优化作业评价,深化学生学习成效

1.使用多样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完成的作业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科学、恰当的作业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不足,最终达到深化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因此,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作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特点及作业类型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确保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意见,使得学生顺利查缺补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结束九年级下册教材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朗诵比赛”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朗诵课文,录制相应的视频并上传到班级群。对于这类口头作业,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围绕语言表达、情感表现、精神风貌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像“普通话标不标准、吐字清不清晰”“是否能够准确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等等。这可以让评价结果变得更加客观、全面,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再者,在结束九年级下册第15课《山水画的意境》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者是怎样诠释‘意境’的概念的?”“作者认为获得‘意境’的渠道有哪些?”等少量比较开放的解答题。对于这类书面作业,教师应当亲自批改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作业评价方式。如某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敢主动向他人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面批的方式,帮助这些学生找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完善不足。

2.让评价内容变丰富

“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新《课标》则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进行作业评价之时,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拓宽作业评价的关注点,让评价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以便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进而促进学生深化学习成效,逐步实现提高综合素养的目标。

如在结束九年级下册教材第5课《孔乙己》全部课时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整理“重点字词”“文学常识”“内容结构”“写作特色”及“课文主旨”五个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些知识水平较差的学困生,只要他们能够按时上交并认真对待作业,即便作业完成度不够理想,教师仍然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可以在空白区域画一个“竖大拇指”的图案。同时,教师要指出作业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样,可以让这些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去订正作业,使作业评价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再者,一些学生能够有条理、完整地整理所学知识并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但存在“‘不屑置辩’的‘辩’字写成‘辨’”“‘蓬’字的草字头太小”等书写上的问题。很显然,这些学生的课内知识点掌握牢固且具有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结合相应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表扬。

三、“双减”“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紧扣课堂教学内容

作业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倘若为了创新作业形式而设计一些偏离课堂教学的作业练习,必然无法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导致作业毫无意义。因此,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刚刚结束的课堂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规划作业内容。这样,才能让作业练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双减政策”精神及“双新”目标要求得以顺利落实。

(二)注意合理调控作业数量

初中阶段的科目有所增加,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而学生的居家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过多的作业练习必然会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谨记“适量布置”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控学生作业的数量。如,有一些类型的作业是比较费时间的,像绘制手抄报、合作创编舞台剧。对此,在布置这类作业之时,教师应适当减少相关的作业任务;再如,当其他学科的教师准备组织单元测试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少布置一些作业练习,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及心理压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课堂所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切实达成“双新”的目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不断学习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以更好地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少而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欣媛《贯彻“双减”,减负提质——试析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路径》,《试题与研究》2024年第16期。

[2] 丁劲《“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安徽教育科研》2024年第14期。

[3] 陈张丽《“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形式探究》,《新教育》202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