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还强调强化人文关怀与提高审美鉴赏力。其中,审美教育能极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元素的基础上,从运用多媒体、扩展课外教学、创设情景法、互动讨论法以及整合跨学科五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9.017
在当前教育领域,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广泛关注。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贯彻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高效的审美教育能极大地丰富其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应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审美教育意识,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策略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囊括了各式文学体裁,从古诗词到现代散文,再到童话故事和戏剧片段。每种体裁都带有独特的结构及表达方式,如古诗的韵律之美、散文的抒情画面、童话的想象力和戏剧的对话张力。学生对这些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学习,能体会到语言的多样性,在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审美能力。学生学习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提升语言表达效果的同时,也能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深度,学习将自己的思想感受以文字表达出来的方法。此外,自然美与人文美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双重审美元素,自然美一般以描述自然景观、动植物来体现,培养学生的自然情感;人文美则以描绘人物性格、历史事件、文化背景为主,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多样的文化与人类智慧。教师综合这两种美的教学,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提高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1.运用多媒体,增强感性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动画、音乐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体现,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其独有的视听效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其能够迅速而直接地进入作品的情境中,感受人物情绪及环境氛围,从而让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样,动画的运用,尤其是对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文学内容,能进行形象化演绎,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帮助其快速把握作品的主旨。此外,音乐作为一种强烈的情感传达媒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以旋律节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色彩及审美风格。音乐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进入文学场景中,体验诗文背后蕴含的情感,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深层次目标。多媒体工具的综合应用能以多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种全方位的感知过程使得文学作品的意蕴美感得以全面展现,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理解文学并提升欣赏能力。多媒体工具的应用还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439YYb50XksO9xroWrUh9A==,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使每位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中获得美的体验。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敕勒歌》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一段关于北朝草原景色的动画视频开始课程,动画中展现宽广的草原和奔跑的马群,同时配以《敕勒歌》的朗诵音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在感官上直接体验到诗中描述的场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的内容与《敕勒歌》的诗句如何相互呼应,例如探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象。随后,教师引入音乐元素,播放一段蒙古族的草原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旋律表达《敕勒歌》中豪迈情感的方式。教师设置一个活动,让学生尝试在音乐的伴随下,自己朗诵《敕勒歌》,感受诗歌节奏与草原音乐之间的和谐。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呈现《敕勒歌》的诗句,同时配合插图注释,详细解释古诗中的难点及文化背景。学生与触摸屏互动,得以自主探索诗句中的意象,如点击“笼盖四野”的注释,屏幕上显示草原四季的变化,加深学生对诗句意义的理解。此外,教师会设置一个创作环节,让学生根据《敕勒歌》的情感及画面,创作简短的诗句或绘画作品,再利用课堂上的投影设备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讨论。
2.扩展课外教学,激发探究兴趣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不应局限于教室gKjZImtUvIixVaNwheyAiA==内的文字图像,还需安排实地考察或文化艺术展览,使学生直接体验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其对文学作品的情境形成深刻理解,培养其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直接观察并体验文学作品描述的情景,激发感官体验及情感共鸣。学生与现实环境直接互动,能更准确地捕捉作品中的情感色彩及文化内涵,加深对作品的整体理解。此外,文化艺术展览提供了一种视觉与审美的直接教育,展览中的各种艺术品及文化遗产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接触人类的审美历程及文化积淀。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得以激发探究兴趣,提升审美情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亲身体验以及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文学艺术的个人感悟。此外,课内外学习同样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多样化选择,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活跃性,有助于形成一种参与感强的学习氛围。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彩色的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彩色的梦》的课文,重点解读课文中的形象比喻,如:“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使学生理解作者怎样用丰富的想象及多彩的描绘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接下来,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彩色铅笔、五彩斑斓的画作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像,以视觉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诗文中“彩色”的理解。紧接着,教师安排一次校外教学活动,带学生去美术馆或进行户外写生活动,在美术馆中,学生能直接观察到各种画作,体验色彩在艺术中的运用方式,与《彩色的梦》中描述的场景形成直接联系。学生观察艺术家使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方式,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艺术美。在户外写生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实践课文中提到的“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在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教师提问:“你在活动中选择了哪些颜色来表达你的感受?这些颜色和《彩色的梦》中的描述有什么相似之处?”帮助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及审美体验。
3.创设情景法,提升情感共鸣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模拟诗人的创作环境或重现小说中的关键场景,使教学不再是抽象的知识传递,而是变成一种生动的体验式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使其以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波动与艺术美感。此教学策略引入实物、图片、声音和模拟活动等元素,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教学场景,这种情景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从文字的平面世界中跳脱出来,进入一个更为立体的思考和体验空间。例如,当学生在模拟的古代书房中亲自用毛笔写作时,能在学习书写技巧的同时,深切体验书写背后的文化意涵及审美情趣,这样的互动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找到与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对那些文学作品中抒情或描述细腻情感的部分尤为有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能更深入地探索并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形成更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此外,情景创设还促使学生在感知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方法,在文学的海洋中寻找与自己情感共鸣的点。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那一定会很好》为例。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与《那一定会很好》中描述的木材转化过程相类似的情景,例如将教室布置成一片森林,用绿色的布幔和树叶装饰,播放森林中鸟鸣风声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刻就感受到大自然的氛围。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种子,讨论其作为种子在泥土中孕育的感受,探索种子对未来成长为大树的期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绘画或手工制作能代表种子、树木、手推车及木地板等角色特点的道具,以此来推进后续的扮演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表演出种子成长为树、树变为手推车和最终成为木地板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角色的生命历程,深刻感受每个阶段所承载的情感变化,例如从种子的束缚到树木的自由,再到手推车的辛劳及木地板的宁静。此外,教师设置一个创作环节,让学生基于在情景模拟中的体验,写一段描述自己角色内心感受的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与学生互动,询问其对角色情感的感受、对故事情节的看法以及这些体验怎样使其更好地理解《那一定会很好》中的主题情感,从而在情感层面与文本建立更深的联系,提升整体的审美感受。
4.互动讨论法,拓展思维深度
教师精心设计提问以及巧妙引导讨论,能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这种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在讨论中重新审视文学作品的多维度意义。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同伴的见解,对比自己的理解,这种对话与互动有助于其识别多样的观点。每一次的互动都能揭示文学作品中之前未被注意到的层面,从而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此外,讨论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与他人的见解相结合,在合作交流的过程,将思维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能够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此教学法的运用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立场,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透彻的文本解读,能够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开展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表达及自我认知的桥梁。
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女娲补天》为例。课程开始前,教师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设计几个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的主题寓意,例如:“女娲为什么要决定修补天空?”“女娲用不同颜色的石头修天有什么象征意义?”“如果你是女娲,你会如何选择解决这个问题?”接着,教师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需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分享会。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走访各组,听取讨论,适时提供引导,帮助学生扩展思考。教师鼓励学生从道德、哲学或实用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考虑女娲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及蕴含的美学价值。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组织一个班级大讨论,让每组代表分享观点。在这一环节,教师进行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观点,同时询问:“你们组认为女娲修补天空的行为,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或者“这个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对自然和社会责任的看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剧本创作或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来表达对《女娲补天》故事的感受,使审美教育的内涵得到艺术化体现。
5.整合跨学科,加深文化理解
整合美术、音乐、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视角与材料于语文教学中,能极大地丰富并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种教学策略允许学生从不同学科获取信息,从而建立更为全面立体的认识,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在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信息,学习在复杂的信息网络中提取对自己理解有帮助的知识。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其学会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锻炼审美能力。跨学科整合使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学习,而是变成了一种文化的综合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认识到文学作品是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交汇,实现对学生文化自觉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为例。教师利用美术资源,展示与《将相和》相关的古代画作或文物,如模拟的秦赵时期的服饰、武器等。学生观察这些实物或图片,能够更生动地想象故事中的场景,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及当时的社会风俗。此外,教师选择古筝或琵琶演奏等与《将相和》情绪相匹配的传统音乐,在描述蔺相如与秦王的对峙场景时播放,增强学生的情感以及审美体验。在课程的互动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如:“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如何处理与秦王的谈判?”“音乐、服饰和武器在理解蔺相如的人物形象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学习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欣赏文学作品,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基于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创作一个项目,如绘制一幅描述《将相和》某一关键场景的画面,或者通过艺术处理编写一个小短剧来复现故事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课内外结合、情景模拟、互动讨论以及跨学科整合的方式,能有效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些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升对文化的感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张瑞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24年第1期。
[2] 冯文敏《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新课程》2023年第7期。
[3] 马红霞《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新智慧》2022年第9期。
[4] 叶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科技资讯》202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