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育并重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实践探究

2024-10-25 00:00吉文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7期

摘 要: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德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更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如何将德育有效地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实现管育并重,是当前小学班主任面临的一大挑战。管育并重理念强调在班级管理中,既要注重严格的管理,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引导。这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管育并重理念 小学班主任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7.057

“管育并重”理念的内涵在于强调管理和教育的双重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德育方法。通过自身的言行示范、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管育”的关系

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过程中,管和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管指的是基于学校要求实施的相关制度,班主任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管强调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需要做到听从教师的管教。无论这一管理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学生必须遵守。然而现实中,注重个性的学生面对学校“冰冷”的制度,在某些方面容易有抵触情绪。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易出现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对于提升学生的教育极为不利。一味用制度约束人,反倒容易让学生阳奉阴违,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在开展管的同时还需要加入适当的育。育指的是开展明礼的教育,通过引导小学生形成宽容意识、团结意识以及感恩意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助力自身的成长,有效降低学生对校规的抵触。管育并重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可以达到提升小学生道德水平的目的。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足

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德育工作过程中,常常过于强调管束的作用,而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这种重管轻育的现象,实际上并不利于德育的真正落实。管育并重,强调的是在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往往过于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略了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为了保持校园卫生,一边要求学生随时“弯腰捡”,一边自己却“视而不见”;一边要求零食不入校,一边在办公室备“战备粮”,甚至有时把零食作为奖励发给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如果教师自身无法做到言行一致、品德优良,那么我们关于品行的“金玉良言”就不会得到学生的信服。

(二)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方式单一化

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和德育时,往往采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我们主要依赖于道德法治课程,过于依赖课本知识,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班主任在德育中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只注重灌输德育相关的思想理念,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些理念。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否将德育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还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我们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三)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简单化

新课改对于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班主任将自己定位在德育的引导者位置上,而非主观者位置。在小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德育知识,同时要将德育规则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然而,在现实的班级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容易忽略积极运用激励策略,未结合学生德育的实际情况,无法提升学生对德育的关注度。尽管一些班主任引入了激励策略,也并未对实施的结果开展跟踪反馈与评价,造成了激励策略的应用与学生的实际发展脱节。

三、管育并重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实践策略

(一)融入正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如果将小学生与中学生在情绪表达方面的情况进行比对,极易发现在情绪表达方面,学生年龄越小,表达就越直白迅速。例如,在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时,小学生面部的表情变化更为迅速。而这一富有戏剧性的脸部表情变化,主要是在于年龄越小,学生越缺乏自我肯定意识。其对自身的定位,主要来源于环境反馈的信息。外界反馈正面积极的信息学生就建立自我肯定意识,反之,则建立自我否定意识。而自我肯定意识的缺乏所带来的后果是小学生自信心弱且极易被外界的困难摧毁。因此,在管育并重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时需要运用正念心理德育。要想小学生在学习个性、生活习惯和良好品德等方面实现逐步提升,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结合心理德育,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及特点,将其转化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元素。就如罗森塔尔暗示学生智商高一样,不管是良好行为还是优秀品质等,只要学生表现出了些许的长处,班主任就应该运用正念心理德育给予正面影响,采用多种形式融入直接表扬、间接表扬、自我表扬,不断强化学生这一优势,以此建立自信。

同时,正念心理德育的运用还可以融入班级管理评价中。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需要做到避免在学生身上贴上标签,即以客观、正面的形式展开多元评价。例如,一些学生文化成绩落后,但其热爱班集体,在赛场上努力拼搏、在劳动中积极肯干、同学沟通中乐于助人等,班主任就可以利用“班级日志”、微型班会、家长信息群等形式进行积极鼓励,还可以结合优势成立小组,委以重任,带动大家在班级德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运用叙事疗法,见证成长故事

陶行知先生主张的观点中,认为教人要从小教起。其强调,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是小学时期。同时就这一说法做出了一些解释,个体想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就要从幼年时期开始接受教育。在较小年龄的时候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说明了个体在成年之前就已具备完整的人格。这一说法为之后的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平日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常遇到自己的矛盾、困惑、不满、委屈、压力等诸多情绪,教师可以运用叙事疗法,把其呈现的结果以叙事的方式外化,积极引导具象化问题,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作用,使全班学生都成为彼此的成长见证人,互相影响,促进其不断构建自我认知,实现个体和集体的自我成长,达到德育目的。

通常情况下,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运用叙事疗法需要历经四个环节,首先,要创设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叙事,学生只有感到自己不会被轻视,对班主任和同学有足够的信任之后才会畅所欲言,叙事疗法才能发挥效果。其次,要具化问题,深入探究内心想法,把问题引发的情绪、内心想法具化为一个事物,更利于小学生将问题与自身剥离开来,减轻心理负担。再次,要发挥见证人的作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诸多问题不仅有个性,也有共性,大家共同建构新的叙事内容,互促互进。最后要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以仪式的形式涂抹或去除具化物,为找到方法、为大胆尝试点赞,为今后的持续改变注入不竭动力。通过班级叙事疗法,同学们会意识到原来大家都会有学习的苦恼、懒惰的想法、和家人的分歧、和朋友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像“怪兽”“懒惰鬼”纠缠我们,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在教师诸如“你有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成功经历”“你会怎样做,能不能做得更好”等问题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个体和集体互相碰撞,共同探究,寻求方法,达成共识。比如,听了一些学生表达了跟学习相关的内容,见证了同伴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的过程,会发现学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具有挑战性。“只是我没有想到,只要大脑重启一下就好了。”也许学生在倾诉过程中会捧腹大笑,也会遇到全班沉默性的思考。但无论怎样的现场反应,都是基于叙事疗法所获得的学生真实反馈。在清晰的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勇敢尝试,消灭心中的“怪兽”“懒惰鬼”,对未来形成明确的目标,不断培养自主意识。

(三)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焦点解决疗法

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运用焦点解决疗法聚焦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1.借助目标架构 建构班级目标

面对班级和同学间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和主题活动等运用“水晶球提问法”激发和利用学生潜意识里对团队的热爱,对队友的友善,激发其参与问题的解决。借助“水晶球”指向未来,想象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班级氛围,和谐的伙伴关系等,投射自己对目标的憧憬中,问题的回答已经存在一些改变的事实。学生只有描述得更具体、更形象,才更有助于加强改变的动机。当大家对价值和规则达成一致时,要相信学生是有力量、有能力找出解决方法的,更能表现出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运用刻度化提问 提升学生自信

班级管理中,设定的规则或目标可以分解成几个阶段或几个小目标,班主任可以通过刻度化提问,具化规则或目标。利用1—10的数值(1代表最糟糕,10代表最棒)便于了解现状、直观发现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找到方法,增强可行性,督促自己不断达成目标。因为有了具体的数值,因此可操作性强,便于形成动态对比,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小目标的达成带动大目标的落实,不断树立自信,更有自我完善的动力,由此对班级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四)运用积极心理学

1.积极语言表达

师生日常交流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言语交流。在班级管理中,这一方式最容易被忽略。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每天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却较少去思考怎样通过引导去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容易简单、直接地、“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可能无意识地给出消极评价而不自知。这种无意识中为学生贴“标签”,却影响了这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词汇语句跟学生进行交流,发挥教师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积极语言表达方式跟他人进行沟通。即便一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相比直接批评,班主任可以运用更为积极的话语进行引导,例如:“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如果上课时手里不摆弄学具,你一定会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还能给你们小组加‘星’呢!”

2.积极榜样示范

爱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低,要求他们挖掘自身的优秀之处,并运用在生活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榜样,便于他们进行模仿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比如,可以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向师性,一个爱赞美学生的教师,也会影响自己的学生,教师要避免挑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积极沟通;可以挖掘身边的资源,评选班级小明星,在身边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可以通过观看电影,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去发现优秀的榜样;可以与学科教学课程进行结合,用好教材资源;可以举行主题班会等开展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比如,在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时会使用电子产品接触网络信息,“追星”呈现低龄化趋势,我们开展了“追逐星光,成就梦想——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小向科学家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共同实现中国梦,埋下一颗向上的种子,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品质。

综上所述,在管育并重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实践,要发挥班主任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注意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在育人过程中,我们要融入正念,帮助学生不断树立自信;运用叙事疗法,引导学生见证成长,培养自主意识;运用焦点解决疗法,将目标具体化可视化,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不断尝试自我管理;运用积极心理学,正向引导,发挥团队力量。在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应注重管育并重理念,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规律,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明果《浅谈网络环境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理念的策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5期。

[2] 于帅帅《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研究》,《世界儿童》2023年第5期。

[3] 赵颖《探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有效融合》,《环球慈善》2021年第2期。

[4] 古永华《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策略》,《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年第3期。

[5] 陈晓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应用研究》,《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

[6] 徐位玲《管育并重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探讨》,《读写算》2020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