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25 00:00马军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7期

摘 要:大单元教学理念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者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单元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知识点的联系与运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大单元背景下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以及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有效传授文言文之精髓,使学生领悟其中的魅力。

关键词:大单元 文言文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7.030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智慧,它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用以抒发情感、记载历史的重要工具,更是传承中华数千年文明的载体。在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授文言文之精髓,实乃每位语文教师之重任。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融入现代元素,使古老文字焕发新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品味文言文的独特魅力,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通过系统学习文言文,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文素养,更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一、大单元教学理念概述

大单元教学通过将具有相似知识结构的篇章整合成一体,不仅突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性,使得教学进程更加系统、有序,而且强调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与应用,推动教学设计从单课时向大单元转变,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认知,构建文言文学习的整体框架。教学过程中引入大任务、大情境、大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作业的设计则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逐步深化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古代文化。

二、大单元理念下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1.建立框架,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得以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知识结构的文言文篇章系统地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的有序性和连贯性。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审视文言文知识,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师能够更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紧扣教学目标,避免单篇教学时的碎片化和零散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更加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逐项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强了他们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整体把握,提高教学质量

在准备和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文言文教材和教学理论,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这种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进而形成更为科学和灵活的教学理念。大单元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教师们相互借鉴和学习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3.激发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挖掘文言文的内涵,逐步掌握其基本知识和阅读技能,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互动中共同探索文言文的魅力。大单元教学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还提升了他们的整体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单元理念下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1.明确大任务,统领学习方向

在大单元下的文言文教学中,一个清晰、具体的大任务能够为学生指明前行的方向,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再迷茫,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个大任务不仅是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和锻炼,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完成这一大任务,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设定明确的大任务是大单元下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以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的《出师表》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大任务:全面探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展现的忠诚与担当精神,并联系历史背景,分析其忠诚报国思想的根源与影响。这一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深入阅读《出师表》文本,逐字逐句地理解诸葛亮的忠诚与担忧,还需他们仔细品味文中诸葛亮的言辞,探究其忠诚品质的具体表现,从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到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再到他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付出一切的决心,这些都是学生要深入挖掘和理解的内容,除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还要挖掘《出师表》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他们需要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诸葛亮忠诚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对历史背景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诸葛亮的忠诚与担当精神是如何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诸葛亮的忠诚报国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具有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一部分的探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诸葛亮的忠诚与担当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完成这一大任务,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的能力,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出师表》的文本内容,还能够对古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更加热爱文言文学习。

2.创设大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言文学习,创设一个大情境是极其必要的,这个大情境可以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社会的繁华与沧桑之中;也可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场景,让学生在感受古代文化魅力的同时,深入理解文言文的精髓;还可以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文言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无论是哪种情境,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探究文言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快。

仍然以《出师表》为例,在学习《出师表》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言文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巧妙创设一个大情境,将学生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课堂开始前,教师先详细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从政治格局的变动到战争场面的描绘,从英雄豪杰的崛起到文人士子的风采,这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诸葛亮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战争状况,对《出师表》的背景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背景介绍之后,教师创设了一个模拟三国时期的朝堂议事场景,让学生穿上古代服饰,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诸葛亮上表陈述的情形,当学生们身临其境地站在朝堂之上,感受着古代政治氛围的庄重与肃穆,他们的情感与思绪也会随之沉浸其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诸葛亮的忠诚与担当精神,他们可以从诸葛亮的言辞中感受到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后主的殷殷嘱托;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创设大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诸葛亮所处的蜀汉朝堂、战场上的烽火连天、士人们的儒雅风采,都能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呈现得以还原,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这些资料,更加深入地了解诸葛亮上表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出师表》中的文字和情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和内涵,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

3.设计大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在大单元下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大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等方式深入学习文言文,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规则、词汇含义和篇章结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针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场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可以包括文言文的字词句解释、文学常识、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教师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可以组织一场知识竞赛活动,活动按照初赛、半决赛、决赛的顺序进行,每轮竞赛结束后,及时公布成绩和晋级名单,教师和评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初赛以知识问答为主,可以设置与《桃花源记》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涵盖文言文的词汇、句式、翻译等方面,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通过答题得分,选拔出优秀选手或团队进入决赛;半决赛主要是情景解析,由教师提供《桃花源记》中的某段文言文,要求学生进行翻译、解析,并回答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拔出更具实力的选手或团队;决赛则是综合竞技,可设立多个环节,如在快速抢答环节,学生需迅速回答与《桃花源记》相关的问题,文言文接龙环节,学生要以前面一位同学的回答为开头,继续用文言文进行接龙,创意表演环节,学生可结合《桃花源记》内容,进行文言文朗诵、情景剧表演等,展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创造力,最后通过各环节的综合表现,评选出最终的优胜者。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与表彰,让学生之间分享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这场文言文知识竞赛大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布置大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在完成一系列大任务、大情境和大活动的学习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大作业,这个大作业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一篇文言文写作或者一个汇报等,不论选择哪种形式,这项大作业都将是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提升,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挖掘文言文的内涵,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呈现出一份独具匠心的作品,这不仅是对他们文言文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对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提升。通过这样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检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自己的文言文素养。

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岳阳楼记》之后,教师针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与赏析能力,布置了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对这篇文言文进行深入阅读和细致分析,其作业内容包括对文言文字词句的解释(选择文中你认为关键或难懂的字词句,解释其含义,并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赏析(分析文中所使用的两种文学手法或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它们如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文章主旨和深层含义的理解(阐述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或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等,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这里仅展示一位同学的学习成果,某同学表示在《岳阳楼记》众多的文言文字词句中,他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所吸引,其中,“以”字意为“因为”,传递出一种因果关系的逻辑;“物”字则指代外物,泛指世间万物;“喜”与“悲”二字,分别描绘出高兴与悲伤的情感状态,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充分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文学手法与修辞手法的赏析方面,《岳阳楼记》同样让其受益匪浅,他指出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的对比,生动描绘了岳阳楼在不同天气下的不同景色,使得文章的层次感和画面感得以增强,除了对比手法,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排比句式,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句式不仅使得文章气势磅礴,节奏感强烈,还深刻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对于文章主旨和深层含义的理解,该同学认为《岳阳楼记》的主旨在于表达作者忧国伤时,对家国不幸的哀痛之情,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品质,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这位同学表示这次的大作业,不仅让他对《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的字词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赏析其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进一步加深了对文言文主旨和深层含义的领悟,他相信,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升他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还将为日后的文言文学习和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习文言文,便是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学生们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够接触到古代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更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教师应不断探索文言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参考文献:

[1] 林莹《初中文言文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中学语文》2024年第6期。

[2] 李飞《大单元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小学教学参考》2023年第28期。

[3] 刘栋《中学生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方法探微》,《成才之路》2023年第27期。

(马军吉,1975年生,男,汉族,山东临沂蒙阴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