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实践

2024-10-25 00:00马秀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7期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策略及其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双减”政策的核心理念,提出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的语文课程内容重构方案,并对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如何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其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语文 课程内容 重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7.018

随着我国对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关注,“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亟需进行课程内容的深度重构与创新实践。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小学语文课程如何适应“双减”政策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知识点密集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包括汉字基础、词汇运用、语句理解、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过度依赖“填鸭式”教学方式,即将大量知识点密集灌输给学生,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填鸭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表达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强调基础知识灌输的现象,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汉字的书写规范、词语的记忆积累、课文的细节理解等方面的要求尤为突出,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过于侧重对知识的再现和模仿,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固化

传统的语文教材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僵化和固化,忽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个体差异,使得课程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以及时代发展有所脱节,这种倾向往往导致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堆砌,而轻视对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新《课标》和教学大纲在某些方面的指导可能较为宏观,特别是在主观性较强的领域,难以给出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或统一的教学模式,使得部分教师在理解和执行时可能出现差异,不知该如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何平衡基础知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3.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常常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板书,这种单向灌输的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氛围沉闷,缺乏生动活泼的互动环节,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其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实际语文能力的有效培养。此外,语文课程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过于追求分数和应试成绩,对文学欣赏、情感体验、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内容关注不足。为此,在重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同步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其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策略

1.精简课程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双减”政策下,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需要明确这一核心理念:精简并不等于简单削减知识点,而是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更为精准、高效地聚焦于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的传授。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深入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灵活运用教育智慧,把课程内容设计223iseyeMHUIzcyu7R6r1Q==得更为精炼、实用且有趣,应当摒弃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转而关注对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文化审美素质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具体到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上,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工具,而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终点。一方面,要梳理并提炼出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必备性的知识内容,例如汉字的认知与书写,基本句型的理解与运用,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等;另一方面,减少机械的、脱离实际的练习,转向更多元、更贴近生活的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回归教育的本质,打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新形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整合同类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对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深度革新,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感受语文的魅力,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重复或相似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避免冗余和碎片化的学习,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逻辑的连贯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涉及《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以及《燕子》《荷花》两篇散文和《昆虫备忘录》等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围绕“自然与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整合,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春江美景、旅途风光和春季自然景观,《燕子》和《荷花》则细致描绘了两种动物和植物在特定季节的生活状态,《昆虫备忘录》则介绍了昆虫世界的生命现象。通过这类整合,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教师也可以结合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色,从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抒发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脚、对仗及画面描绘等艺术特点。散文部分,可以从描写手法、细节刻画、情感流露等方面引导学生比较《燕子》和《荷花》的不同之处,同时学习如何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事物。此外,可以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的春季元素与《燕子》《荷花》的生物特征结合,探讨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与变化,以及各种生物在春天的生长特点和行为模式。

通过同类内容整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实现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和立体化建构。

3.拓展文本内容,丰富知识体系

针对“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书本知识教授,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多元化的认知结构和开阔的视野。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解释这首《绝句》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是杜甫在何种心境下创作的,以及为何选择这样的自然景象表达情感。杜甫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流离和社会动荡,终于在成都找到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这首诗就是他在草堂周围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面对春光明媚的江山景色时,有感而发之作。同时,可以引入其他描绘春天景象的古诗,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相关诗句,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春天的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适当拓展文本内容,可以深化学生对《绝句》的理解,更能通过扩展至其他古诗,构建一个更为广阔而丰富的古代诗词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底蕴。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后的实践方法

1.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都是学习语文、锻炼语言表达的绝佳素材。将语文学习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从而有效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教学中,课文主要是通过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以及它在春天里自由飞翔、欢快生活的场景,展现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所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同时增进其对季节变化、动物生活习性的认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观察校园或家附近出现的燕子,指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和方法,详细记录燕子的形态特征、飞行姿态及生活环境,锻炼学生细致观察与准确描述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春天的景象,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燕子和其他动植物的变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课文内容相融合,形成个人化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风格,描述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常见鸟类或自然景观,将语文技能迁移至日常生活中。安排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探讨燕子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搜集有关燕子的民间故事或谚语,并在班级内分享,以此提升文化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借助多元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和互动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锻炼各种能力,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注重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观察、实践、分析、归纳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生动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春天里的燕子景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燕子在春天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燕子的哪些特征使得它能够成为春天的象征?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寻找描述燕子外形、习性、生活环境等关键信息的段落。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特定探究任务,如小组A研究燕子的外形特点,小组B探究燕子的飞行特性等。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整理所收集的信息,形成初步的探究报告。安排时间让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发现,其他同学可提问、补充或修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何人们喜欢燕子,燕子对于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的意义。学生在学习《燕子》这篇课文时能够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还能锻炼其信息检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实现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导的转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强化项目化学习,深化理解知识内涵

项目化学习是以项目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具体、实际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结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开展主题为“探寻春天的声音与色彩”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春天的气息,体会春天的美好。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理解课文内涵,学会观察、记录、表达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以及它们在人类生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组织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画笔或文字记录春天的景色,包括燕子的飞行姿态、筑巢行为,以及各种春天开花植物的状态等。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探究不同地域、民族赋予春天动植物不同的文化寓意,如燕子为何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荷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含义等。基于收集的素材和研究结果,每个小组创作一份多媒体项目,可以是讲述春天故事的绘本,也可以是描绘春天景象的画卷,或者录制赞美春天的诗歌朗诵音频、视频等。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通过集体分享、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公众展示能力。项目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从知识技能、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项目化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更能在活动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拓宽其文化视野,增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4.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文学素养

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所增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推荐适合其年龄段的优质读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例如,学完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亲近自然——儿童生态文学读本》,这本书选取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生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描写燕子、荷花等自然元素的篇章。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生态,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可以结合《自然笔记:跟着课本去观察》,联系第一单元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自然世界,通过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在推荐读物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进行个性化推荐,确保所推荐的图书内容健康、积极,并与课本内容相贴近。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读后感写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进一步激发其阅读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更是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双减”政策精神,科学合理地重构课程内容并扎实开展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新时代小学生。

参考文献:

[1] 胡美珍、曹巧文《多元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福建教育》2018年第23期。

[2] 梁耀元《新课程目标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3] 魏聪《试析小学语文课程的重构》,《新课程研究》2020年第15期。

(马秀珍,1984年生,女,回族,甘肃康乐人,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