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实践

2024-10-25 00:00朱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7期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教学中,致力于借助中华传统文化开展汉字育人。汉字承载着意蕴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育人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识字育人过程,有利于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步有重要、深刻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传统文化汉字育人的可行性和汉字育人现状,紧扣汉字育人条件,践行汉字育人策略,进一步将汉字育人活动落到实处。

关键词:传统文化 汉字育人 汉字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7.013

新《课标》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说明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丰富汉字育人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汉字教育活动,从而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生根据汉字育人的表现形式,深入挖掘汉字的深刻意蕴,掌握更多汉字文化基因,积极调整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精神,从而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体现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重要价值。

一、围绕问题: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可行性

基于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模式,在目标、内容和实践层面具有可行性。在目标层面,汉字育人指向文化传承,学生接触更多汉字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文化传承意识,主动担任文化传承任务。在内容层面,汉字育人蕴含丰富的文化思想,具有丰富小学教育的作用。在实践层面,传统文化提供育人思路,符合小学语文育人方向。

(一)目标:汉字育人指向文化传承

新《课标》将认识中华文化的魅力视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并将汉字育人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板块。教师需要践行新《课标》理念,将汉字视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利用汉字育人过程,带领学生正确认识、掌握汉字的文化意蕴,学生深入体会汉字的思想和精髓,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精髓,主动承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体现汉字育人指向文化传承的优势,符合新《课标》教学目标,满足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内容:汉字蕴含丰富文化思想

汉字蕴含丰富的文化思想,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珍贵的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传统文化丰富汉字育人过程,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发挥汉字育人的重要价值。汉字包括不同的笔画、笔顺和特点,展现不同的汉字结构,结合汉字书写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关于汉字的文化思想,发现汉字的魅力,深入分析更多与汉字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为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提供切入点。

(三)实践:传统文化提供育人思路

汉字育人能够展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拥有文化导向和育人指向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识字育人,有利于体现小学语文的价值。基于小学汉字育人活动,教师需要重视“知识”和“文化”教育,既注重汉字的基本结构,也重视其蕴含的价值观念,深入挖掘汉字蕴含的文化价值,如汉字的文化内蕴、汉字德育价值等,从而呈现完整的传统文化育人途径。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积极总结汉字的文化价值、德育价值、美育价值和智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二、聚焦问题: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现状

聚焦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现状,发现存在教学目标偏重汉字工具性、教学方法侧重汉字符号化的问题,直接影响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效果。在汉字育人目标层面,仅停留于汉字的工具性作用,忽视汉字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导致汉字育人无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汉字育人方法层面,其侧重于汉字符号化,使汉字育人失去了原本的育人功能。

(一)教学目标偏重汉字工具性

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汉字育人的根本性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促进他们认识、了解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教师组织识字育人活动,仅关注学生的识字量、写字量、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等内容,忽视汉字育人的深层次需求,不利于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汉字蕴含丰富的美德内涵和思想意蕴,包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等重要的文化元素,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的意象思维、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但教师忽视汉字的文化解构和职能运用层面,缺乏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理念,无法对汉字知识技能教学形成正确认知。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将汉字视为一种工具,仅注重基础笔画和汉字结构,不能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价值,无法实现汉字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侧重汉字符号化

汉字育人方法与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有直接关系,为提升学生汉字学习效率,教师将汉字视为一种符号,利用笔画之间的规律区别汉字,并找到汉字的整个结构。但汉字主要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汉字意义三个部分构成,若教师将汉字育人视为简单的汉字符号表征教学,容易将汉字教学呈现为浅层的教学过程,不能呈现汉字育人的真实价值。学生通过拆解汉字的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规则,但忽视其蕴含的意义,不理解其代表的真实含义,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和落实。教师结合普通的教学方法实现汉字育人目标,不能根据汉字演化的规律培养其横向观察的能力,没有体现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使汉字教学方法呈现符号化特点,不利于发挥汉字教学方法的真正作用。

三、“紧扣与践行”方法: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条件与策略

教师应该紧扣传统文化的汉字育人条件,转变汉字育人理念,加强汉字理论教学,不断提升个人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汉字育人奠定基础。同时,应用字理教学方法,创设汉字认知情境,将汉字育人目标、过程、方法落到实处,有利于提升汉字育人综合水平。

(一)紧扣方法: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条件

教师的个人因素是影响汉字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转变育人理念、加强理论教学等方法,突出汉字育人的文化属性,提升汉字育人水平,增强文化敏感度,从而为汉字育人提供基本保障。

1.转变汉字育人理念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有直接关联,其蕴含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重要文化思想和精神,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基于上述背景,教师在开展识字育人活动时,积极探索汉字存在的文化信息,分析、总结汉字的智慧和思想道德意义,从而保证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理解和认同,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目的。学生跟随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对汉字的学习态度,主动深入探索汉字蕴含的文化精神和观念,发现汉字的魅力,愿意转变汉字学习观念和想法,进一步实现汉字学习目标,并发挥汉字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2.加强汉字理论教学

汉字蕴含传统文化元素,蕴含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能够体现系统、宏观的汉字文化价值观念。为保证学生可以主动探索汉字蕴含的思想文化,教师应该加强汉字理论教学,深入剖析汉字蕴含的中华文化因素,加深对汉字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理解程度,提升对汉字智慧的感知能力,从而体现汉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规律,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思想意蕴。同时,积极围绕汉字活动,强化实践能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汉字教学课堂,从而增强汉字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深入研读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包括汉字构型理论的智慧,具有文化传承价值,通过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深入总结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总结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读语文教材,揭示汉字育人主题,借助内涵丰富的汉字文化,展示汉字艺术和精神,总结小学语文教学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关系,积极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进一步实现汉字育人目标。学生结合小学育人教材内容,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明确学习汉字的重要作用,形成汉字的认知意识,掌握汉字的学习技巧,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二)践行方法: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策略

为将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可以从目标、过程、方法三个角度深入探究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策略,应用字理教学方法,创设汉字认知情境,致力于提升汉字育人水平,实现传统文化下的汉字育人目标,改善汉字育人现状。学生结合汉字学习过程,积极掌握正向的汉字学习方向,形成明确的学习态度,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汉字教学的本质追求和精神追求。

1.目标:应用字理教学方法

每一个汉字包括不同的构字理据,被称为“字理”,其包括语音、形体、语义三个方面的元素,以汉字的起源和构成为中心。教师应该结合字理教学方法,确定汉字育人目标,融入象形、会意、形声三种造字方式,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汉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学生发挥想象力,跟随教师设定的“认识汉字、挖掘内涵”的目标,发现汉字的特点和形成规律,找到汉字的具体形象,从而展现汉字的认知过程,符合汉字育人理念,有利于提升汉字育人综合水平。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口、手、目、耳、足”五个简单的汉字。首先,展示“口、手、目、耳、足”五个简单的汉字,屏幕展现仓颉的形象;其次,指导学生照镜子,观看自己的嘴巴、双手、眼睛、耳朵和双脚,总结五个器官的特点,找到它们与汉字之间的联系。最后,展示关于“口、手、目、耳、足”的五个甲骨文形象,分析不同汉字、甲骨文和器官图片之间的关系,学生总结汉字的秘密,发现张开嘴巴之后,该形状和“口”字相同。基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利用“照镜子”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模拟古人创造汉字的过程,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构字原理和文化底蕴,感知汉字的意义,发现汉字构造的规律,形成汉字构形的思维,总结汉字的合成关系,进一步提升认知水平。上述教学过程说明,教师应该重视字理教学方法,做好汉字讲解工作,调整教学方式,明确其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学习技巧,还有利于他们接触传统文化。

2.过程:创设汉字认知情境

后现代学者斯拉特瑞提到:“认知者不能同认知对象相分离,意义不能同引起该意义的经验情境相分离。”这说明知识对促进认知主体发展的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汉字教学的过程属性和价值的重要性,积极创设汉字认知情境,调动学生的汉字文化学习意识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水平。同时,借助识字游戏、讲述故事、动作演示等方法,总结汉字文化的历史,创造汉民族文化生动图景的形象,借助趣味性汉字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促进汉字育人的目的。

例如,教师利用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故事阐述“虹”等汉字的构成规律,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民的传统思想,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同时,展示雨后的彩虹图片,组织学生根据图片讨论“虹”字的构成规律。学生发现“虹”字拥有“虫”和“工”两个部分。教师指出“虹”字以“虫”为偏旁部首的原因,学生认为“虹”字像一条弯曲的虫子,所以展示“虫”字旁,部分学生还认为可以将其解释为“雨停后,天空出现一条长两个脑袋和一个嘴巴的虫子在河里饮水”的故事。结合此过程,学生总结“虹”字的构成规律,总结中华文化的内涵,发现汉字之意的真理。结合上述教学过程说明,教师可以创设直观的汉字情境,帮助学生直接理解汉字的特点,方便他们记住汉字,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有利于提升汉字的认知水平,愿意主动学习更多汉字,从而为汉字育人活动夯实基础。

3.方法:丰富汉字实践活动

书法与汉字存在直接关系。教师可以借助书法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与汉字相关的技能。学生结合书法知识,总结书法的线条、墨法和章法,体验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感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和生命情怀,从而促进个体精神的成长、主动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书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文化审美和道德意识,深入感知中华民族的生命情怀,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汉字育人水平。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汉字的长短、粗细、浓淡的线条特点,根据线条的搭配艺术和空间感,感知书法文化的空间结构。学生观看关于汉字书法的书写过程后,基于书法的气韵和风骨,尝试书写学过的汉字,并用心写好每一个笔画。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书法的特点,学生感悟书写过程体现的意志品质,不断磨炼心性,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上述教学过程说明,教师可以应用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带领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并积极参与书法综合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体现汉字育人融合传统文化的实效性。

综上,教师应该注重汉字教学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积极总结汉字教学特点,分析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以其为主要依托,带领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致力于提升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水平,体现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海艳《从“识字教学”走向“汉字育人”——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阅读》2023年第39期。

[2] 陈淑琴《信息技术教材中“五育育人点”的挖掘策略——以3D打印探寻汉字结构为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20期。

[3] 顾茜倩《刻汉字之“灵”铸文化之“魂”——“双减”背景下写字育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年第17期。

[4] 秦双星《汉字文化在大学育人中的表达与赋能——以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为侧重》,《汉字文化》202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