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24-10-25 00:00郭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7期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口语交际训练的意识;其次,可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时,明确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意识,包括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等;最后,教师自身的训练和激励评价是保障口语交际训练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师具备相关能力和意识,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些步骤将有助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低年级 口语交际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7.010

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将其视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特别指出,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等能力同样关键。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阅读教学为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平台。这种互动过程不仅是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更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最佳场所。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不仅有助于阅读教学本身,而且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途径。

一、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口语交际训练的意识

研究发现,有教师存在一种狭隘的观点,即认为口语交际的训练仅限于专门的口语课程,与阅读教学并无直接联系。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倾听、表达与应对能力往往被忽视。课堂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作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应当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实践,而非仅仅依赖教师的解读。因此,我们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深入研读课文中的文字,是他们发现、提出并共同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不仅能锻炼他们识别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进他们的表达技巧以及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特别是解答疑问的部分,它鼓励学生通过对话、讨论,甚至是辩论来探求真知,获取知识,并提升各项能力。教师务必要重视这一环节,并精心设计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思想,通过想象对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组合,使表达更为具体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能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应怎样表达思想感情,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因此,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发挥引导作用,不仅要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道德观念;还需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并融入思想教育,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有效地利用语言文字来传递和交流思想。

二、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

(一)借助插图,想象“说”

图画如同一剂强烈的催化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说话的欲望。其强大的吸引力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很多课文都配有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插图。这些图画面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些图画也可以作为学生语言训练的工具,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此外,这些图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通过观察和欣赏这些图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二)童话故事,表演“说”

尽管参与表演活动需要学生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学生们对此热情不减,因为这样的活动为他们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特别是在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尤为显著。以《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为例,当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每组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通过这一表演过程,学生们不仅将课文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更在无形中增强了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教材中的童话类文章是绝佳的素材,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角色扮演机会,让学生在享受表演乐趣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填补课文

课文往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领域,教师在其中不应只是扮演解答者的角色,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应尊重孩子们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鉴于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背景、兴趣和思考方式,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每篇课文都应被视为一个启发思维的平台,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殿堂。在这个殿堂中,学生通过口语交流,能够实现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这种教育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续编课文

教材中的诸多课文,特别是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常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的续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创意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还能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无限想象的活力,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以《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们可能会说:“狼扑向小羊后,小羊机智地躲开了,然后想办法找来帮手,一起把狼赶走了。”这种新颖的教学引导策略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创造的乐趣,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五)仿编课文

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具有“样本”特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和模板。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所传递的规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以及严谨、流畅、优雅的行文结构。在完成对这些样本文章的深入剖析之后,应立刻引导学生们进行文章的仿写和创编。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语言库。通过仿编文章的过程,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从而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积累自己的语言素材,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他们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六)创设角色情境,体验“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在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是,聚焦于角色人物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文章所传达的深层含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还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深刻体验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因为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角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丑小鸭》一课为例。

教师:哦,真是令人心痛的场景!丑小鸭降生在这个世界,却遭受了那么多的不公和欺负。想象一下,如果你变成了那只丑小鸭,你会有何感受呢?

学生1:我可能会觉得非常孤独和寂寞,因为我将没有朋友在身边。

学生2:我肯定会感到深深的悲伤和难过。

教师:那么,请你们用“我是一只(内心充满悲伤与孤独)的丑小鸭”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们的感受。

(七)质疑评议,讨论“说”

在阅读教学的环节中,教师教导学生学会在思考中质疑,引导其独立探索、深入思考,从而形成个人的见解,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将这些见解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不断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反思中提出问题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反思,能够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这种反思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他们还能够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八)与语言文字训练相结合,先说后写,以说促写

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采用“总分”的结构,教学这一类课文时,笔者会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说一段话,先说后写。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还有很多,如复述课文、课堂上的互问互答、同学之间的辩论、背诵等,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三、关键——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意识

(一)训练要增强目标意识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UbaZIM+GP4s9eNu5CgEJ2g==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上例中的训练目标大致可分为二:一是在训练时,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二是简练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理由,并能与人进行简单交际。

(二)训练要及时指导

在确立明确的训练目标后,教师会针对这些目标精心策划并调整训练模式,并且会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指导,确保口语交际的训练得以落实。那么,具体应当指导哪些内容呢?笔者的观点是:

1.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口语交际的基石在于“倾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只有当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捕捉到对方的言语,才能构建出通往“理解”的通道,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表达”的能力。在训练的初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简单的技巧入手,如注意说话的“音量、语速、节奏和间歇”。

2.提供语言范式,指导学生说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习得”是基础,但“学得”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不能仅限于使学生能“习得”语言,而应更加强调“学得”的重要性。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规律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直觉,增强语感,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保障——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训练和训练时的激励评价

(一)教师自身的训练

1.规范语言

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方面,首要的是激发学生对普通话的热爱和对正确发音的追求。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使用,教师应当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以身作则地引领学生使用普通话,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表达,以此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口语表达技巧。

2.言传身教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不漫无目的地说话、讲解,与人交谈态度诚恳、文明礼貌,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优化评价,让学生敢于表达

课堂教学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教导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培养倾听和赞赏他人的习惯。我们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价学生、学生间互评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的多元评价体系。这样,学生不仅会更加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观点,还会以“小评论员”的身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自由表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学习,他们能够共同进步,从而提升自由表达的意愿和口语交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廖华倩《谈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中外交流》2021年第10期。

[2] 郭桂芳《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析》,《魅力中国》2020年第10期。

[3] 刘帮建《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析》,《读与写》202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