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探究

2024-10-25 00:00:00曹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8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当然也不例外。“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无限缩短,展开交流更加方便。学生也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见识到更多的事物。在此前提下,班级管理不再只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更像是一辆自行车上不同的轮子,二者合力才能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对于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的重大作用。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每一个当代班主任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班主任 管理水平 提升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8.061

班级是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班主任作为成年人,不管是出于身份还是自身经验,都应该主动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互联网+教育”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无法避开的话题,它已经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在教育界属于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它已经打破传统班级管理思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使得班级管理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就班级管理来说,加强班级管理是社会各界都极其关注的事情,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对自己班级的管理水平应该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一、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站在学校的宏观角度来看,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校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近似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思维方式的初中生在此聚集,形成了若干个学习团体,组成了一个个班级。班级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事情,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即将成年的阶段,对世界有了一定自己的看法,世界观初具雏形。初中阶段的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较大。班级管理水平高的班主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成绩更加乐观。而初中教师也都希望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教学工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彼此发展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高,学生学习氛围就好,学习成绩进步就快;学生的成绩好,给班主任及其他的任课教师能够带来正反馈和成就感,也让班主任更加积极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双方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目前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面临的阻碍

1.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没有及时变革

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是最直接的因素。部分学生上课整体状态比较散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上课期间,可能花很多时间来管理课堂纪律,会很大程度影响教师的上课效率,也无法达到教师期望的授课效果。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理念和方式还是根据自身经验,没有根据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物的更新换代都是很快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时,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班主任花费较大力气却发现实际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是最了解学生的,他们可以最大程度上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学校的管理理念也没有与时俱进。目前,学校的关注度明显偏向于升学率,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压力过大,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有关注,但明显不足。笔者认为,二者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天平的两端应该平衡。当前情况下,班主任的压力也是存在的。因为现在初中的班主任也是某一科目的任课教师,在完成负责科目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负责班级管理工作,这就导致班主任的任务重、工作量大,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以上种种,都会对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2.部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初中班主任自身的管理能力也是影响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因素。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看法因人而异,对班级管理的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班级管理水平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会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都会出现差异,女生的整体表现比男生好,她们会更愿意参与进来。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水平差异也是存在的,不少班主任仍然受传统班级管理经验较大,没有将互联网的发展这一背景融入自身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缺乏管理水平提高方面的专业培训。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螺旋式上升、曲折性发展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当然也不会例外。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很多班主任采用的班级管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班级小组、班委管理、卫生清洁小组等等,这都是很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但是班主任的参与感过重,没有充分“放权”给学生进行管理。也有部分班主任在人员分工方面的安排也不够合理,很多班干部是班主任直接选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到班干部的水平,与班主任自己的期望也不符。而且,不少班主任在管理方式创新方面的努力不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改革创新。

3.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立性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少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使班级变成“一言堂”,不少学生是在被动接受班级管理,没有真正进入班级管理过程之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自己敲定管理方略,然后直接开始实施,在制定管理方略时没有参考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忽略了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一既定事实。那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就完全取决于班主任的眼光和经验,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班级是由班主任或者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就要让学生的意见成为自己的参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这样班级就会成为一个整体,班级的凝聚力也会突显出来,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会发生改变。

4.沟通工作仍有改进空间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效沟通会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起到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不少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严肃的形象,且没有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师生之间的沟通频率不高,且出现学生与班主任的沟通意愿和兴致低的问题。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与家长的沟通也有限。这就造成了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不够,班主任对学生平时的日常表现也认识不足这一窘境。换句话说,班主任对家长在班级管理中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认识不够深刻。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对于班级学生的个人成长影响很大,很多学生平日里缺乏自我锻炼,从而在班级管理中失去主动性,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水平。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师生各自角色定位有待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对当代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极大帮助,也会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很多班主任和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有着不足之处。很多同学认为班级活动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教师也没能及时改变这一想法,班主任自身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班级管理也是基于这一思路开展,形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格局,二者没有处于平等的位置。这与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认识有关,班主任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的成绩,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显得不够重视。这无疑也会影响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措施

1.班主任要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学习成本也在逐渐下降。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逐渐理解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征求学生的建议。同时,要对制定的班规有敬畏之心,带头遵守班规,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在平时就要善于观察,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班主任对自己班里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得到反思与成长。同时,班主任必须意识到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对于学生的管理至关重要,班主任要主动加强家长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感,让家长成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捷径。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也要认识到,班主任是任课教师以及班级管理员的结合体,有着双重身份。学校应从实际出发,适当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让学校资源可以向班主任适当倾斜,从而提高班主任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排头兵,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水平对班级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管理方式。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身边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并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改进,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应用到自己班级的管理之中。对于年轻的班主任来讲,有经验的班主任无疑是他们身边最具参考价值的案例,年轻的班主任要主动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学习,“老”班主任也要积极帮助年轻班主任积累经验,形成以老带新制度。班主任也可以阅读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或文献资料,来丰富自己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促进自己班级管理水平的进步。

3.RBF4fOyU/d+mdLhP42xxa1QaFMCk7QXnwb2zVXnhFdE=加强班级管理的民主性

班级管理是一件复杂的、意义重大的事情,不能仅仅把成绩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注意班级的民主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认识到初中的学生也是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班主任或者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之一,有权利和责任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同时,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要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这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班级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彰显个性。设立值周班委等角色,让学生轮流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他们的自治能力。同时,定期举行班级会议,让学生就班级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通过民主化的管理,学生可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为班级营造出民主、开放、自由的氛围。班主任也要经常表扬、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会对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4.丰富沟通方式,提高交流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积极拓展双方的沟通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初中学生常用的交流软件,并积极融入进去。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并在群里发布一些自身生活方面的信息,如自己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哪种运动方式等等,这样会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消除隔阂,同时也会起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作用。也可采用匿名的方式,让学生将班级管理的意见传达给班主任,起到沟通的作用。班主任与家庭之间也要有沟通,这样可以与家长进行深度交流,会令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也可以通过书信、便签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学生传达一些难以面对面表达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沟通方式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也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应使用清晰、准确、亲切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模糊的表达方式。同时,班主任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语气和语调。

5.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水平的又一重要途径。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助于班主任更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尊重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班主任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

班主任要积极转变自身思想,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而不是仅仅在管理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互助关系,帮助学生发展、完善自己。要帮助学生完成思想的转变。班主任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推动师生管理观念的改变。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就要传达一种平等观念,采用班干部选举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这样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分子。除此之外,对于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出发。制定班级制度时必须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到班级所有成员的认同,这有利于学生遵守班级制度,也会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感。

参考文献:

[1] 孙舒层《初中班级民主管理研究》,郑州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2] 刘艳峰《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研究》,西南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3] 方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创新策略》,《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5期。

[4] 孙薇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会、学习小组“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究》,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