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的策略研究

2024-10-25 00:00:00陈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8期

摘 要:现阶段,德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师不仅要完善德育方案,还要加强德育手段的创新,最大限度减少传统德育的局限性。班主任实施德育时,应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取学生的反馈,减少学生的成长压力,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班主任实施德育的难度并不低,以往的德育手段不仅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肯定,还会导致学生遇到较多的困难。为此,新时代的德育应不断增加德育资源,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德育诉求,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班主任实施德育时,也要积极反思自身的德育行为,不能操之过急,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调整德育模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 班主任 德育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8.057

相对而言,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时候,要对德育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分析,树立明确的德育目标,改善德育的方式方法,革新德育的内容,最大限度鼓励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对所有学生都按照单一的手段开展德育,不仅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肯定,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体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进步,反而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时候,应设计完善的德育方案,优化德育内容,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德育体验。另外,班主任实施德育的评价手段要进一步创新,不仅仅是单纯地批评学生的问题,还要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改正建议,指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的要求

1.创新德育理念

现阶段的德育成为很多院校的重点教育内容,一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还会在长期教育中产生新的问题,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的转变,也会造成较多的影响。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应严格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进行调整优化,创新德育理念。班主任实施德育前,要对比分析当下流行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仅仅是按照个人经验实施德育,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还会在德育的过程中造成较多的矛盾,这对于德育的发展进步造成了较多的挑战。开展德育的时候,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完全遵从班主任的想法,未必能够在德育中得到较多的突破,还有可能造成师生的矛盾。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时候,要不断改善德育理念,积极尝试不同的德育方法,争取给学生带来较多的感悟。

2.丰富德育资源

班主任实施德育时,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传统的德育资源完全要求学生按照固定的方法、固定的模式去生活和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参考比较少,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还会给学生的造成较多的束缚,这给学生的进步造成了较多的困难。为此,班主任应加强课内资源、课外资源的联合应用,确保在德育资源的综合部署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逐步减少德育资源带来的问题。班主任实施德育时,应积极联系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观察社会上不同德育案例的特点,与学生共享德育案例,引导学生更新自己的理念,对学生的优势积极放大,对学生的劣势有效解决。班主任筛选德育资源时,一方面要给学生匹配适合他们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德育资源。

3.革新德育方法

+054uLxh3SdHCkO5rZmg0/xWE3+G63EHXlSDDcZnGj0=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方法十分重要,班主任实施德育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也要了解家长的诉求,还要对学校的德育目标积极地贯彻落实,只有满足多个领域的要求,才能在德育的过程中更好的革新方法。比如,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的时候,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压力和问题,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弥补,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态度。班主任开展德育时,还要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获取家长的肯定和支持,这样才能减少德育的不足之处,对学生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方法

1.加强德育指导,完善德育思维

目前,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手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应加强德育指导,不断改善德育思维,既要让学生积极配合,也要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并不规律,白天犯困、晚上不睡,同时无法集中注意力。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设计了新的德育指导方案,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白天时间和夜间时间。白天以学习为主导,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午休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保持学生的营养摄入;放学后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差异性的复习计划,确保学生每天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要求家长严格要求学生,指导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

2.优化沟通交流,获取德育反馈

目前,德育引起的话题比较多,很多班主任实施德育时,之所以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一部分原因在于沟通交流能力比较差,多数沟通停留在批评学生层面,这样的沟通方法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还会造成较多的矛盾,无法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班主任与学生开展德育沟通的时候,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在学生自我表达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尊重,这样才能在德育方面得到更好的配合。另外,班主任在与学生德育沟通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反馈内容。比如,有些学生讨厌在办公室沟通,容易给形成较大的压抑感,班主任要注意不同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尽量选择轻松的环境去沟通,减少盲目批评的问题。

3.完善德育方案,实施差异教育

由于班主任实施德育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积极完善德育方案,尽量对学生实施差异性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的诉求,也要指导学生在未来的成长和进步中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比如,有些学生非常淘气,但实际上这部分学生既没有恶意破坏班级公共物品,也没有恶意伤害同学,仅仅是在性格上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班主任为了在德育中得到更好的效果,就要与音体美教师积极联系,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并制定对应的体育锻炼计划,一方面将学生的好动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在不同的场下合理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在长期教育中出现偏差。

4.联合学生家长,实施家校联合

现如今的德育工作正不断创新,为了在将来的德育中得到更好的成果,班主任要与家长积极联系,按照家校联合的方法完善德育手段,既要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也要在长期德育的过程中减少学生的问题。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不能继续按照批评的口吻,而是要积极分析学生的优势和自身的问题,引导家长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如果一味沉浸在考高分的家庭教育中,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较多的压力,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对于学生的未来进步造成了较多的难题。实施德育的时候,在家校联合模式下,班主任要积极倾听家长的想法和诉求,帮助家长完善德育方案。

5.关心学生学习,加强知识应用

现代化的德育模式正不断创新,班主任实施德育时,要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应用不同的知识。有些学生之所以没有在学科学习上投入较多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应用知识,感受不到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帮助。为此,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各个学科进行指导,比如,当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班主任可以建议学生利用数学的计算知识、时间知识、统计知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时间合理规划,控制好自己的娱乐时间,调整复习计划,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当学生学习自然知识时,班主任可以建议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进行欣赏,养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或者是宠物,感受不同的生命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长体验。通过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合,班主任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德育的质量。

6.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律能力

对于班主任而言,德育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尽量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果。班主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时,要先从一些小的习惯出发。比如,班主任建议学生,每天拿出15分钟时间复习1种学科,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关键在于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有些学生经过1个星期的努力后,从被动复习变成主动复习,而且复习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20分钟,因为这部分学生想要将当天学习的内容全部复习,不想留下太多的空白。所以,当学生逐步养成更多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律能力以后,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娱乐。

7.革新行为约束,减少极端问题

班主任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合理约束学生的行为,避免出现极端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与伙伴出现矛盾以后,可能会出现肢体冲突问题,班主任此时要对冲突的原因、冲突的过程、冲突的结果进行准确判断,不能盲目地去分析对错。同时,绝对不能因为冲突比较小,就对冲突造成的后果视而不见,而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家长,共同分析冲突问题,然后有效解决冲突的根本问题。约束学生行为的时候,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对各类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不要随意去行动,要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通过约束学生的行为,很多学生的极端问题有效减少,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出了更多的保障。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的趋势

1.打造新的德育平台

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应从多个角度思考,努力打造新的教育平台,给学生带来较多的参考和选择。比如,班主任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德育分析案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减少传统德育方法带来的局限性。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可以给家长推送适当的信息,帮助家长对孩子的德育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避免对孩子造成误判。德育平台下,班主任也要借助平台的各类资源,积极学习新的德育技术、德育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的阶段成长变化情况,班主任要适当做出改变,指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保障。所以,在未来的德育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创新平台功能,丰富平台资源。

2.完善德育制度

在班主任实施德育时,德育制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传统的德育制度仅仅是在精神上进行指导和优化,并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因此,很多德育制度的约束力比较低,难以给学生带来较好的作用。班主任设计德育制度的时候,应与家长积极的沟通,统筹兼顾行为制度、语言制度、冲突解决制度、文化制度,利用不同的德育制度,鼓励学生在自身的言行举止方面加以规范,减少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另外,德育制度的作用下,家长和教师也要接受一定的约束,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盲目地对学生做出决策,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诉求,由此在德育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的要点

现如今的小学德育机制不断创新,班主任实施德育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德育的问题。但是,随着小学生的成长进步,德育工作不能一直按照固定的方法落实,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变化、生活经历、家庭情况等,对学生开展差异性的德育指导,最大限度减少传统德育模式的局限性,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德育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空间。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实施德育应加强对各项德育要点的遵守和研究,明确德育的方向,不断增加德育资源,引导小学生加强自我约束,提升学生的德育竞争力。

班主任实施德育前,要调查研究学生的德育情况,比如,班主任要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去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家长的德育品质和德育思维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快速进步,同时,要在家校联合模式下,丰富德育的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在长期德育中进一步提升思维。另外,班主任实施德育过程中要积极反思自身的问题,班主任的德育想法未必完全符合学生的诉求,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出德育方法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快进步,提高班主任的德育能力。班主任实施德育后,应对学生的成长结果进行准确评价,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提高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德育体系不断完善,班主任不仅革新了德育理念,还在日常德育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减少了自身的问题,不仅在品德素养上取得显著进步,还在自身的成绩和能力上取得较好的提升。未来,应继续对德育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要加强德育活动的组织,整合利用不同类型的德育资源,分析学生对德育的看法,要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时候,也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从家长身上得到较多的反馈,提升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燕平《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策略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2] 徐嘉雯《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亚太教育》2021年第24期。

[3] 谢树凤《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的策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10期。

[4] 陈宗德《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才智》2019年第36期。

[5] 谢凤梅《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科教导刊》201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