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探索

2024-10-25 00:00:00刘润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8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情景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本文从情景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着手,分析了情景式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关系,阐述了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景式教学 创新思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8.04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旨在通过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期对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一、情景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景式教学的特点包括情境化、互动性、情感体验和开放性。

情境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互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互动,教师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开放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式教学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情景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景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情景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认知能力发展。情景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二、情景式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情景式教学旨在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而创新思维则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提出新观念、发现新方法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情景式教学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情景式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情景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兴趣和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情景式教学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情境式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情景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的解决方案、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情景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情景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新思维的产生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例如,在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分角色扮演杨志、老都管、贩卖枣子的客人和卖酒人等,以不同的语言和动作还原小说的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比较良好。许多学校已经开始采用情景式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例如,教师会创设一个模拟法庭的情境,让学生模拟法官、律师等角色,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情境创设能力,才能够创设出好的情境。但是,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情景式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情景式教学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教师需要购买或制作一些教学道具,如角色扮演服装、道具等,但这些道具往往价格昂贵,难以负担。

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其教育语言和教学思维都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使情景教学的创设更加符合文本学习的需求,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情景教学,使初中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能深刻领悟语文知识。因此,情景教学对教师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尝试学习新知识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与情景教学相关的理论内容,并将其与语文知识有效结合起来,进而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此外,情景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才能够创设出好的情境,但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也存在不足。

四、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是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作用在于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身感受语言的魅力。

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情境。其次,教师需要注重情境的创设方式,避免过于生硬、刻板的情境,而是要注重情境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例如,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水浒传》一文时,其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充分地体现了小说人物除暴安良、疾恶如仇的特点,这些情境描写让读者对鲁提辖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和情节,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的创设和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情境,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的创设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活动是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思路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设计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设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问题。在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鼓励学生思考。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尽管初中生的生活经验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丰富,但是在习作中依然感觉无话可说,经常会为写作素材缺乏而烦恼,看到写作题目总感觉无从下手,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精心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的写作情景,让学生在写作前,组织他们结合教师给出的题目去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回顾生活中的一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在特定情景中的真实情感,从而丰富初中生的写作素材。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课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中,学生有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文章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不同作者描写四季的写作方法。教师此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中走一圈,观察在这个季节校园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花草树木,促使学生将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都写入到作文中,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写作,例如,以旅游为主题,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经历过的趣味活动,但是教师播放一篇黄山的介绍,让学生同时写这一题材,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写作角度不一样,带来不同的写作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设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出新思路。在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设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新成果。在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提出新的创意和方法,从而创造新的成果。

3.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营造氛围是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路径之一。氛围是指周围环境对人的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氛围对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被吸引,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其次,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自然和顺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最后,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如何营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氛围呢?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课堂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如共同编写故事、讨论文学作品的主题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让学生扮演并进行对话或表演,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认真倾听并理解他人的发言。鼓励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导学生在合作中遇到冲突时,要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

4.融入评价,鼓励学生持续创新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激励学生持续创新。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初中语文情景式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途径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融入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持续创新。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标准的设计,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其中,从而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例如,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在自由发挥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评价中加入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思考非常有深度,值得肯定”“你的创意让人眼前一亮”等等。这些评价语言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

为了设计有效的评价体系,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意味着评价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例如,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在自由发挥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其次,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公平性。公平性意味着评价标准应该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避免出现偏袒、歧视等现象。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根据教师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最后,评价体系应该具有激励性。激励性意味着评价标准应该能够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如表现优秀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综上所述,情景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适时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探讨情景式教学的应用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试题与研究》2018年第14期。

[2] 何恒《运用情景教学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好作文》2024年第2期。

[3] 马培英《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研究》,《当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23期。